多特软件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资讯 > 正文

##五超大城市同日调防疫政策

摘要:

非常赞同孙春兰副总理的论断: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回忆今年3-5月间的上海抗疫大封城情景,再看看如今广州抗疫的做法,谁都可以感受到

正文摘要:

非常赞同孙春兰副总理的论断: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回忆今年3-5月间的上海抗疫大封城情景,再看看如今广州抗疫的做法,谁都可以感受到中国抗疫策略已经发生巨大进步,变得更加理性、科学。这是近三年疫情期间从未在中国发生的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疫情在增加,另一方面各地都在解封。中国疫情和抗疫措施的新常态正在到来。新冠封城即将成为过去式。这是广大人民的福音,也是中国经济的福音。每个好公民都应该做好自我防护。
五超大城市同日调防疫政策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上海、南昌、郑州先后官宣,对外来人员管控升级已成定局

11月22日,上海发布宣布:11月24日起,来沪返沪人员抵沪不满5天者,不得进入餐饮服务、购物中心、超市卖场、菜市场、美容美发、洗浴、室内健身、歌舞娱乐、网吧等公共场所。同时将在 “随申码”“场所码”等展示界面显示“来沪返沪不满5天”的标记提示。

随后,江西南昌宣布从23日起,对抵昌未满5日人员,采取和上海类似的管控措施。同日郑州在晚间21:30召开的防疫发布会上,宣布从25日起全市临时实施为期5天的“流动性”管理,并执行同样的外来人员管控措施。

三个城市目前的疫情压力相差很大,情况最好的南昌每天只有十几例的新增无症状病例。上海也一直在几十例的数字上浮动。而郑州则刚从高峰回落,但每天新增依然近千例,之前最高每天新增4000例,曾一度是全国疫情第二严重的城市。

城市的疫情管控也完全不同,上海和南昌城市基本属于常态化防控,郑州正在开展第二轮大范围的全城静默。但三个城市发布的外来人员管控措施完全一致,说明这不是一个临时的管控,而是以后的常态化动作

2天内,3个省会级城市宣布相同的外来人员管控措施,可以说已经不是某个地方根据疫情而采取的临时措施了。这些官宣消息基本上确定了一个事实,这是在二十条新规对外来人员取消集中隔离后,又一常态化举措。

这个升级版的管控措施和二十条的精神是违背的。按照11月11日二十条的条款,对外来人员采取落地检后,要求不限制人员流动,高风险的地区采取7天居家隔离,但低风险地区人员只需要落实3天2检即可。

这样的政策,明显是对二十条新政的升级。事实上,二十条在发布后,受到了社会的强烈期待。但是在落实过程中,却不断出现地方不落实,甚至升级管控措施的情况。包括曾被认为落实最彻底的石家庄,也在猛踩刹车,14日宣布放开的管控措施基本上全部回归。

当然,目前疫情严重,升级管控有不得已的地方。但对外来人员设置的障碍是否科学却值得深思,这样对外来人员的升级管控,充分暴露出各地市对外地防疫的举措不放心。这个心理和石家庄开放后各地的表现如出一辙。

石家庄在14日宣布,全市非封控区居民自由出入,离石家庄不需要核酸证明。很多石家庄人十分兴奋,但上路后才发现,很多地方对石家庄的车辆一律劝返。就连同一个省的邯郸,也同样不让石家庄车辆下高速。

在目前全国防控政策不一的情况下,一个城市的放开几乎是毫无意义的。石家庄也是在周边以及其他城市的挤兑下,不得不紧急刹车,重新回归。

在全国一盘棋的防疫部署下,为什么不能做到防疫政策统一?一直是个很令人纳闷的问题。这次二十条在落实过程中,可能唯一被执行的就是对密接人员由集中隔离改为居家隔离了。但即便是这个政策,依然存在很大的困难。

比如郑州,近日多个社区要求高风险单元阳性人员上下三层的住户集中隔离,个别社区甚至还要求整个楼栋隔离,隔阴不隔阳的做法,后来还是在居民的一直抗议下作罢。但相对于其他条来说,这个仍然是执行得最好的一条了。

不让外来人进入饭店,被很多人解读称以后出门要自带干粮,当然这只是一个开玩笑的说法。但这样的做法,等同于防疫部门的各自为政,对外地防疫成果的不认可。这种不认可直接导致防疫成本的增加,和对有流动需求的人生活上的干扰。

强烈呼吁国家必须建立起互信互认的核酸检测结果,执行统一的人员流动政策,决不允许地方层层加码。可以针对不同疫情地区采取不同等级的管控,但一定要明确具体。在科学论证的情况下,不能给地方留太多弹性空间,要不然很容易变成一纸空文。

多个超大特大城市同步调整防疫措施,专家建议优化隔离政策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征兆,它表明中国的疫情防控策略正在与时俱进,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非常赞同孙春兰副总理的论断: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回忆今年3-5月间的上海抗疫大封城情景,再看看如今广州抗疫的做法,谁都可以感受到中国抗疫策略已经发生巨大进步,变得更加理性、科学。过去基本上只考虑“清零”,如今则是既考虑“清零”,也考虑民生、经济、资源、情绪。

这是近三年疫情期间从未在中国发生的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疫情在增加,另一方面各地都在解封。

好!非常好!中国疫情和抗疫措施的新常态正在到来。新冠封城即将成为过去式。这是广大人民的福音,也是中国经济的福音。

但不能躺平。每个好公民都应该做好自我防护。

多特收录文章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属非营利性,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进行处理。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