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前首相:伊拉克战争比俄行动正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据英媒18日报道,英国武装部队负责人尼克·卡特宣称,英国不需要对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进行全面调查,因为那次入侵是一场“正义战争”。他还拿美英等国在阿富汗长达20年的战争与2003年入侵伊拉克做比较,说入
正文摘要:
据英媒18日报道,英国武装部队负责人尼克·卡特宣称,英国不需要对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进行全面调查,因为那次入侵是一场“正义战争”。他还拿美英等国在阿富汗长达20年的战争与2003年入侵伊拉克做比较,说入侵阿富汗没“那么有争议”。英国在 2009 年撤离伊拉克之后,进行了为期七年的伊拉克战争调查,最终得出一份“奇尔科特报告”,对英国当初发动战争的决定提出了严厉批评。赵立坚说,我们敦促英方对其在阿富汗、伊拉克战争期间虐待、伤害当地无辜平民的暴行进行彻查,彻底追究犯有国际罪行人员的责任,切实担负起面应承担的国际义务,给国际社会一个负责任的交代。英前首相:伊拉克战争比俄行动正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据英媒18日报道,英国武装部队负责人尼克·卡特宣称,英国不需要对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进行全面调查,因为那次入侵是一场“正义战争”。他还拿美英等国在阿富汗长达20年的战争与2003年入侵伊拉克做比较,说入侵阿富汗没“那么有争议”。
英国在 2009 年撤离伊拉克之后,进行了为期七年的伊拉克战争调查,最终得出一份“奇尔科特报告”,对英国当初发动战争的决定提出了严厉批评。
北约从阿富汗撤军,促使英国人呼吁对英国打击塔利班的军事行动进行奇尔科特式调查。但现任国防参谋长卡特告诉《每日电讯报》,阿富汗战争背后的理由“已被广泛接受”。
“人们必须记住,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奇尔科特调查,”他说。
“我记得,那是因为人们对伊拉克战争的公正性提出了一些重大问题。而我认为没有人质疑阿富汗战争的真正公正性。为什么国际社会去阿富汗做它所做的那些事情理由很清楚,没有人对此提出质疑。”
以美国为首的联军于2001年入侵阿富汗,目的是将塔利班赶下台,并“阻止基地组织利用该国作为基地”。
美国总统拜登在今年4月宣布,美国从阿富汗“完全”撤军,并将在9月11日纽约和华盛顿遇袭20周年前完成。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上周表示,英国正在效仿美国的做法,大部分军队已经撤离阿富汗,约翰逊说,这次任务成功地减少了来自阿富汗的恐怖主义威胁。20年里,英国累计向阿富汗派遣了超过15万名军事人员,其中454人死亡。
卡特表示,可以通过政府内部审查而不是昂贵的公开调查,来从阿富汗战争吸取教训。
当年的“奇尔科特调查”耗资约 1300 万英镑,在2016年提交调查结果时已经逾期多年。
目前,塔利班据称已控制了阿富汗全国85%的领土,卡特乐观地认为,阿富汗军队将能够抵抗塔利班的进攻。外界越来越担心,一旦北约撤军完成,阿富汗军队将被塔利班占领。
卡特表示,武装分子扩张过度,阿富汗军队大可通过保持对主要地区首府的控制,来抵御进攻。
英国将继续为阿富汗安全部队提供资金,并在军事存在结束后支持和谈。约翰逊上周曾表示,英国将“利用一切外交和人道主义手段”支持阿富汗。他还说,在阿富汗的国际军事存在从未打算永久保持下去。
不过,在阿富汗战场出现的战争暴行,对英国官员此番“正义战争”的说法无疑是有力的驳斥。“今日俄罗斯”网站今年3月14日援引英国媒体消息报道称,一支“恶棍”英军特种空勤团(SAS)部队在阿富汗屠杀平民的证据已经“神秘消失”,原因是美军空中支援部门“丢失了”记录英军暴行的有关录像,导致英国法院无法拿到证据。
联合国人权高专巴切莱特也发表声明,对英国的“海外行动(现役和退伍军人)法案”表示关切。她指出,有关法案可能包庇在海外实施酷刑等严重罪行的英国军人,明显降低了追究严重侵犯人权,构成国际犯罪的海外军人责任的可能性,妨碍对肇事者全面追责,违反英国根据《禁止酷刑公约》等国际条约承担的义务。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今年4月15日曾表示,对于一些西方国家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国虐待、杀害士兵甚至无辜平民的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中方曾多次表明立场。有关行径严重违背国际公约和人类良知,必须得到彻底调查,相关人员也必须得到法律和正义的审判。任何残害无辜生命、践踏人类良知的罪行,不管是谁干的、哪个国家干的,都应该遭到国际社会的坚决反对和谴责,这才是讲人权、公平、正义。 “令人遗憾的是,英国等一些西方国家惯于在人权问题上大搞政治化和双重标准,热衷于充当‘教师爷’,对别国进行干涉和施压,却对自身存在的严重人权问题视而不见。”
赵立坚说,我们敦促英方对其在阿富汗、伊拉克战争期间虐待、伤害当地无辜平民的暴行进行彻查,彻底追究犯有国际罪行人员的责任,切实担负起面应承担的国际义务,给国际社会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来源: 环球时报新媒体
英前首相:伊拉克战争比俄行动正义相关阅读:
俄乌冲突明天就可以结束,梅德韦杰夫一句话,点出拜登的险恶用心
俄罗斯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他经常在社交平台上向西方国家放狠话。时逢拜登访问乌克兰,普京发表国情咨文演讲,梅德韦杰夫又朝美国开火了,他指责拜登在满口谎言,还点出了只要美国停止向乌克兰运送武器装备,战争明天就能结束。
不过这,还不是他讲话的重点。梅德韦杰夫说,如果俄罗斯在没有取胜的情况下停止特别军事行动,俄罗斯就将不复存在,它将被撕得粉碎。这话听起来有些夸张,但实际上,就是西方世界希望做到的事情。
记得俄乌冲突刚爆发的时候,还没有当上英国首相的利兹-特拉斯曾说,俄罗斯境内的资源太丰富了,必须要拿出来和全世界分享。具体怎么分享呢?没过多久美国某智库出了一个详细方案:把俄罗斯肢解为17个国家,让他们彼此争斗,这样西方世界就能夺取俄罗斯的控制权。
相比布热津斯基把俄罗斯“一分为三”的战略布局,这些智库专家们要激进得多。不过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态度从未变过,那就是不想看到一个统一的俄罗斯联邦。如果,俄罗斯真的在没有取胜的情况下退兵,普京的威望必然会遭到挑战,过去20年,俄罗斯的和平稳定很大程度上系在普京一个人的身上,他如果倒下,俄罗斯国土虽然不会分裂,但目前被强行压制住的政治分歧,一定会全面爆发。
有混乱,就是美国的机会,过去几十年,美国最擅长的就是挑动他国内乱,扶持亲西方的傀儡政府,在阿富汗、利比亚、伊拉克,还有乌克兰,他们都是这么做的。虽然美国副国务卿说的是,西方为俄罗斯人民规划了一个“美好未来”。但现在的阿富汗、伊拉克等国,他们的人民过的又是什么日子?
想当初,梅德韦杰夫短暂出任俄罗斯总统时,还想着和美国搞好关系,他和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走得很近,曾豪言“任何事情都不会影响到美俄的友好关系”,但很快,利比亚战争爆发,乌克兰发生政变,当年基辛格说“做美国的盟友是致命的”这句话,在现实中得到了完美的证明。
再之后,从普京到梅德韦杰夫,才算是认清了西方世界的丑恶嘴脸,俄罗斯的“原罪”不是和西方有什么意识形态上的分歧,而是只要俄罗斯存在,西方国家就不会放弃瓦解掉俄罗斯的打算。
所以现在,即使俄罗斯遭到西方围剿,经济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必须在俄乌战场上赢得胜利。用梅德韦杰夫的话来说,这是一件事关俄罗斯生死存亡的事情。过去30多年,俄罗斯在北约东扩的问题上一退再退,如今彻底没了退路,是站着生还是跪着死?普京已经用一句“在战场上击败俄罗斯是不可能的”,做出了明确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