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何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了_为什么年轻人不愿进工厂?消息关注度非常高,想要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的最新消息,小编给大家整理出有关这方面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深入了解!
制造业的招工困境早已不再是新鲜事,许多年轻人宁愿选择快递、外卖等职业,而不愿进入工厂工作,以至于沿海某些制造业重镇的老板们不得不站在街头等待挑选工人。
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制造业正面临尴尬的局面。不久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显示新增的28个职业中有19个与制造业紧密相连,占据了近70%的比例。
根据国家统计局四月份的最新数据,制造业的主要群体之一——农民工的比例为27.3%,较上一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且这一下滑趋势已持续数年。与此同时,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比例达到51.5%,较上一年增加了0.5个百分点。
此外,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明显下滑,从2011年的32.1%降至2019年的27.2%。
虽然这一趋势并非中国独有,制造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符合产业发展规律,但我们的情况有所不同,即工业化尚未完成,实体经济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就业仍需要“蓄水池”,人均收入水平还相对较低,因此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的时间和速度似乎有些提前和过快。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普遍的看法是,制造业的成本增加过快,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然而,实际上整个行业的成本都在上涨,“成本论”的解释略显牵强。
实际上,具体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制造商不是因为订单不足,而是因为订单太多、工人不够,无法扩大生产规模;有的是因为疫情带来的短暂出口需求激增,但企业不愿永久性扩大生产能力,以防未来的产能过剩;还有一些企业出于业务前景和回报率的考虑,不愿意投资...这些现象实际上都是理性决策的结果。
归根结底,问题在于低端过剩、高端不足。从中端到低端制造业,受到外部波动的影响较大,面临着“两头夹击”,上游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被渠道、平台和外资企业“封锁”。在这种情况下,行业的生活自然会变得困难。
人随着产业迁移。在人口红利时期,由于劳动力价格较低,缺乏技术创新和技术效率提升的动力;而在人才红利时期,付不起新兴服务业提供的较高薪资,行业吸引力下降也是合乎逻辑的结果。
因此,“逃离”制造业的现象背后,主要原因并不是人们变得更懒惰,而是出于人们不愿赚取“性价比较低”的辛勤劳动这样的理性考量。
对于个人来说,只有提高收入并投资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技能培训,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对于企业来说,支付更高的薪资以获取更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打造出更高品质的产品;对于国家来说,实现向国际价值链上的攀登,增强竞争力,这才是一个健康的循环。
上述就是关于为何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了_为什么年轻人不愿进工厂?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攻略和资讯可以关注我们多特资讯频道,之后将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duote.com)。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近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