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磁暴为什么引起极光?_一个太阳活动周期中黑子呈现的趋势?最近引发大家的关注,相信大家都想知道这件事会有怎么样的发展?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地磁暴是由太阳风与地球磁场交互作用所引发的现象。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会闯入地球的大气层,并与气体分子相撞,从而释放出能量。这种释放的能量会刺激大气中的气体原子和分子,使其散发出特定色彩的光芒,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极光。
这些光线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展现出五彩斑斓的效果,形成了壮观的自然景色。所以,地磁暴是极光产生的原因。
1610年,伽利略揭示了太阳黑子的存在。自此以后,人类开始系统性的探寻太阳黑子的行为。
1926年,德国业余天文学家施瓦贝运用一部小型天文望远镜观察太阳,并详细记录每日出现的黑子数量,并绘制了太阳黑子图表。他察觉到大约每隔11年,太阳活动便会变得异常剧烈,黑子数量显著增多。
这种状态称为“黑子极大”,随后逐渐减弱,直到几乎不再有任何可见的黑子。因此,每过大约11年就被定义为一个“太阳黑子周期”。
为了更为精确地了解太阳黑子的活动模式,国际天文学会对黑子周期进行了序列划分,始于1755年的11年被视为第一太阳黑子周期,至1998年进入了第23个周期。
1861年,德国天文学家施珀雷尔发现,在每一个黑子周期中,黑子的出现遵循一定的规则:每个周期之初,黑子位于离赤道一段距离的位置,之后会逐渐移向较低纬度地区,每个周期结束时,新的黑子则会在高纬度区域再次出现,预示着新的周期即将开始。
到了20世纪初期,美国天文学家海耳进一步研究了黑子的磁场性质,发现在从最强到最弱直至完全消退的过程中,其周期恰好是黑子周期的两倍,也就是22年。
这一周期被命名为磁周期或海耳周期。然而,对于太阳黑子周期持续时间的问题,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在19世纪80年代,德国天文学家斯波勒注意到在1645年至1715年间,太阳黑子活动非常罕见,而英国天文学家蒙德尔进一步指出,在这70年期间,太阳活动维持在一个极低的水平,黑子的平均数量甚至低于普通11年周期中最稀少的年份,有时候甚至连续多年没有一个黑子出现。这段时期被称作“蒙德尔最小期”。
有关太阳黑子周期的争议一直未曾停止,不断有新的观点出现,有人提出22年的变动周期,有人认为是80年的变动周期,甚至还有人提出200年或者800年的周期。
总的来说,太阳黑子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却又极其复杂多变。现有的科研水平尚难以给出明确的答案。
关于太阳黑子活动趋势预测问题,研究人员以提高预报可信度和降低预测误差为宗旨,利用自1700年以来的太阳黑子相对数月度和年度数据,根据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特点进行分析,得出太阳黑子具有100年的长周期、11年的短周期以及在两个100年长周期之间存在2-3个连续的低值短周期的活动规律。
通过对318年的太阳黑子相对数序列进行阶段性划分并对其周期性规律特点进行分析,再通过比较2019-2030年太阳黑子相对数所在的短周期轨迹段与历史上类似的小周期轨迹段的相关性,筛选出最为接近的历史小周期轨迹段,以此来预测2019-2030年太阳黑子活动的趋势。
结果显示,2024年将是下一个短周期的高峰年份,而2030年则是下一个短周期的低谷年份。这些研究结果能够为用水文学领域常用的太阳黑子相对数作为影响因素来进行洪水灾害预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磁暴为什么引起极光?_一个太阳活动周期中黑子呈现的趋势?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小伙伴了解情况!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duote.com)。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近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