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数字货币:星辰大海还是终极霸权

2024-04-12 14:10 来源:网络

数字货币:星辰大海还是终极霸权

数字货币:非商品、非主权的超级货币形态

1. 以Libra为代表的私人发行数字货币,以其非商品、非主权特性,被视为未来货币的终极形态。在数据资产日益重要的背景下,数字货币无疑将成为衡量新经济与新数据资产价值、执行支付、储备财富乃至扮演世界货币角色的关键工具。

2. 然而,倘若任其无约束发展,数字货币可能遵循“小国货币—小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系统—霸权货币”的路径逐步取代现有货币体系,潜在成为颠覆既有秩序的巨龙。

数字货币的理论基础探析

1. 数字货币的理论根基与传统货币形态迥异。不同于商品货币(如金银)和信用货币(如法币),新型数字货币如比特币及大规模发行的Libra或央行主权货币,其本质是基于算法信任与共识的创新产物,而非简单地对传统货币进行数字化升级。

2. 区块链技术虽仅历经十年,但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币已暴露出诸多问题。尽管与金银同样具备非主权属性,但其派生体系与金银有别。Libra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既有体系的妥协与折衷,依赖现有利益主体的接纳方能发展,但最终很可能脱离母体独立发展,这似乎是数字货币演进的普遍规律。

3. 每一种货币形态的存续与发展均需坚实的理论基础。在金银时代,货币数量论与黄金运输点理论足以解释汇率与利率现象。然而,信用货币尤其是主权货币的出现,彻底改变了金融逻辑,其复杂性与不可控性对现行微观定价理论构成了巨大挑战。

信用货币体系下的经典谬误与现代货币理论

1. 当前,我们深陷一个关于信用经济体中广义货币M2与GDP、CPI及资产CPI关系的经典谬误。普遍认为,大部分M2应被GDP与CPI吸收,剩余部分形成资产泡沫。然而,实证数据显示,M2中的80%实际直接进入了资产价格,而非仅剩余5%如谬误所言。

2. 在现代货币理论(MMT)框架下,债务与货币同源,导致货币幻觉、资产泡沫乃至庞氏骗局频现,最终可能引发通胀、泡沫破裂乃至国家破产。全球货币体系在无止境的量化宽松政策中陷入疯狂,不断重复错误却期待不同结果。

Libra:看似靠谱的“伪装者”

1. Libra基于SDR(或ESDR)理论,运用分布式技术构建联盟链,初期由自身网络用户及百余家大玩家组成,采取现实资产抵押的1:1发行模式,看似更为稳健。其Move语言旨在确保资产安全高效转移,但技术优势尚待验证。

2. 然而,相较于大国联合发行的SDR,Libra及其同类企业发行的数字货币是否更为可靠,仍存疑问。即便Libra初期严格遵守监管,但随着其发展,创造货币、获取铸币税的冲动难以避免,理想主义终将让位于现实利益。

3. 若Libra成功,将催生一个超级企业帝国,消除政治中心化的同时强化商业中心,形成类似于欧元的Libra最优货币区。然而,其内部架构的不稳定性、篮子货币构成的不确定性,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多货币区竞争,都将威胁其稳定运行。此外,大型科技公司的兴衰风险亦不容忽视。

我们的应对策略

1. 面对Libra挑战,中国可争取在节点分配中获得更大份额,测试其宣称的开放性和理想纯度。同时,鼓励BATJ等国内互联网巨头与央行合作,发行具备广泛应用场景的中国版数字货币。

2. 探索建立由实体产业企业发起或产业与金融联盟推动的数字货币联盟链,利用丰富的应用场景,如供应链、票据、征信、证券化、土地确权等,先行实现2B运营,为未来可能的去中心化转变奠定基础。

3. 央行数字货币应定位为主权Libra,主要充当M0,实现现金的数字化替代,解决点对点交易、合规、反洗钱等问题,甚至尝试负利率试验,而非立即干预更高层次的货币派生过程,以免过度干预市场经济。

4.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既要推动海外应用,也要注重数字化应用。考虑采用包含多种储备币种的SDR或ESDR方案,提高接受度,以应对Libra强化美元主导地位的潜在影响。

5. 在新一轮技术与产业革命背景下,应将金融重心回归实体,尤其加大对产业的支持力度。坚信随着算法、存储、算力、带宽等技术的进步,数字货币将在5G、量子计算等科技浪潮中,成为衡量新经济与新数据资产价值、执行支付、储备财富的世界货币,引领我们步入数字货币的新世界。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