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为什么说虚拟币是区块链存在的唯一意义

2024-04-19 14:08 来源:网络

区块链,如今已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甚至有人断言其将成为构建未来人类社会的基石。然而,当被问及区块链究竟为何物时,各路“专家”的解读却往往陷入模糊不清的境地:或堆砌晦涩术语,或空谈潜在应用,或将其冠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之名。究其本质,大众对区块链的理解依然云遮雾绕。

为什么说虚拟币是区块链存在的唯一意义

区块链的痛点

回顾五年前,区块链尚属鲜为人知的概念,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其系统通过数据块(block)的形式传输,并以链状(chain)结构连接,故得名区块链(blockchain)。尽管从技术层面看,区块链与既有IT技术并无显著壁垒,未有革命性突破;但在价值观层面,二者却有着根本差异——以往技术旨在提升效率,而区块链却反其道而行之。

以比特币为典型示例,其体系内每一笔交易需全网用户验证,首个成功记账者可获比特币奖励,此过程即“挖矿”。当前,比特币活跃用户约500万人,2017年处理交易约3000万笔。尽管与支付宝全年14.8亿笔交易相比,相差近50倍,但考虑到用户基数及应用场景的悬殊,交易量的差距实属意料之中。真正令人瞠目的是,支撑这3000万笔交易所需的电力消耗:据外媒报道,2017年比特币系统耗电量高达300亿度,占全球总耗电量的0.13%,超过多个中小国家全年用电总量。换言之,处理一笔交易平均需消耗约1000度电,按我国居民电价计算,相当于每位活跃用户分担电费3000元。如此惊人的能耗与微弱的处理能力形成鲜明对比。

“去中心化”的低效不仅体现在算力,还波及数据存储。

仍以比特币为例,其要求用户分布式存储公共账本,背后逻辑在于对中心账本管理者可能造假的担忧,故主张账本存储公共化。当前,完整比特币公共账本已超150GB,并以每年数十GB速度增长。仅支持500万用户每年3000万笔交易,账本已如此庞大。若交易量达到支付宝级别,账本年增容量将飙升至逾500TB,相当于将支付宝服务器数据备份至每个用户终端,荒诞之处不言而喻。

为缓解此问题,比特币系统允许用户存储不完整的公共账本(轻钱包),但交易验证仍依赖网络中其他用户持有的完整账本。试想,当账本大到多数人无力完整存储时,留存完整账本的少数节点岂不又成为事实上的中心账本?

将视野扩展至虚拟币之外的区块链应用(若有),公共账本需记录的将不仅是交易金额这类数字信息,可能还包括车辆保险、个人信用等多维度数据。若这些数据也“去中心化”存储于每个用户终端,所需存储空间将呈天文数字级,短期内恐难寻解决方案。

从哲学高度审视,科学的本质是怀疑,宗教的本质是信仰。作为科技范畴内的区块链,何以让众人无视诸多悖论,成为虔诚信徒?答案仍需回归比特币,这一现世的财富神话。

比特币的哲学

时下,业界倾向于将比特币与区块链视为两个独立概念,宣称比特币仅为区块链的一种应用形式。

这种割裂背后动机多样。

具备经济学常识者皆知,比特币难以成为正常经济体的通用货币。其自带通缩属性,挑战货币政策,与现代经济理论格格不入。更重要的是,其所对抗的信用货币体系过于稳固。全球除少数失败国家外,几乎全部基于政府信用发行货币,信用货币因此被称为法币,各国法律普遍规定其为国内流通领域“必须接受”的一般等价物。如此,政府确保信用货币的普遍接纳性,同时保护货币持有者的权益。换言之,信用货币并非无源之水,其背后有政府信用背书和国家机器支撑。

而比特币的发行机制(即挖矿),旨在“去中心化”政府的货币集权,本质上是对政府存在合理性的质疑。

前文已述,“去中心化”理念源于对中心化机构的不信任。比特币原教旨主义者选择“机器共识”替代“制度共识”,深层原因在于认为政府主导的货币发行制度未能实现公平正义——通胀、贫富差距等问题,比特币试图解决的,无一不指向现行体制。由此,比特币低效的共识机制似乎也具备了“牺牲效率求公平”的哲学意义。

倘若科技进步能逐步抹平效率损失,是否意味着“不可信赖”的中心化机构将失去存在的必要性?

这是一个颇具风险的问题,幸运的是,我们暂无需给出答案——因为比特币追求公平的努力已基本宣告失败。

比特币设计者初衷,是使参与者在同期大致均等地获取比特币。为此,设计了一套精密且理想化的区块链算法,即PoW(工作量证明)机制。通过穷举随机数,首个得出特定哈希值(Hash)的用户有权记录该轮交易并获取相应比特币奖励。基于PoW,用户获取比特币的概率与其贡献的算力成正比,投入越大,回报越高,看似合乎逻辑。

然而,现实远非如此简单。

一方面,比特币的PoW极度耗能。生成特定哈希值的预期概率仅为1/62^18(不足亿亿亿亿分之一),导致整个系统需进行海量穷举运算以确定记账权。比特币高昂的运行成本,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这一“公平”的激励机制。

另一方面,比特币设计者严重低估了算力分布的集中趋势。原本设想用户将忠实地使用CPU运行挖矿程序,因CPU核心数量和成本限制,单一用户难以集中大量算力。然而,现实的发展众所周知,从GPU、矿机直至大型矿场,一个意在去中心化的系统已几近寡头化。

比特币严重偏离其理念,其原因并非偶然。

规模化生产赋予“矿业巨头”诸多优势:更强的议价能力、更高的固定资产利用率、更低的人力成本、更薄的研发摊销成本。即使如比特币这般虚拟产品,其生产过程仍遵循边际成本递减这一经济学基本规律,揭示了中心化存在的必然性。从自然科学角度看,相似结论同样适用:分散的个体构成最高熵状态,高熵意味着无序与低效。

有人认为,PoW扭曲了比特币理念,导致效率低下,引发算力竞赛,废止PoW即可解决问题。于是,他们设计了PoS、DPoS等新激励机制。然而,我认为此类尝试终将徒劳无功,因为在“效率”与“公平”这对跷跷板上,无法同时满足所有人,甚至大部分人。

说得再玄妙些:任何虚拟币激励机制实质上都是一种经济制度——“死的制度”无法确保动态经济体系稳定运作,唯有“活的人”方可。

脱币化的困境

鉴于比特币的种种问题,圈内有识之士意识到,继续将区块链与比特币捆绑,只会一损俱损。以“技术无罪”为名,将两者剥离已刻不容缓。此举既是顺应时势,亦是满足人心:比特币影响力已过于深远,若不释放区块链,后续者的致富空间将被严重挤压。

然而,区块链真的能够脱币化吗?

许多不明真相的普通民众,乃至部分知名投资者,坚信“真实、不可篡改”的区块链凭借技术本身即蕴含无穷价值。

对此,我要大声疾呼:误解太深!

例如,银行间结算,即使区块链系统顺利完成记账,但若某家无赖银行拒绝对外付款,区块链能取代法律,保障对手银行权益不受侵害吗?再如产品防伪,即使二维码全程无误,但若卖家发货伊始即以次充好,区块链能施展魔法,确保消费者收到正品吗?事实上,区块链的“真实、不可篡改”,仅能在虚拟信息层面发挥作用,其触角无法触及现实世界。

然而,如今这些概念却被滥用。负责任地说,大部分被寄予厚望的区块链应用,不过是基于“真实性”痛点的臆想,提出这些应用的人并未真正理解区块链技术,他们找到的仅仅是遍布各处的“真实性”应用场景而已。最终,人们会发现,即便克服了低效、冗余、安全性等诸多难题,预想中的区块链需求依然遥不可及。

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技术问题,而是经济问题。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设计意味着系统运行成本将由每个用户分摊,但理性人的天性并非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