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传统色打开中国制造_红色之舞:古今虽异,唯美依旧|文物中的中国传统色是非常多小伙伴都想了解的内容,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用中国传统色打开中国制造_红色之舞:古今虽异,唯美依旧|文物中的中国传统色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的分享收藏哟!
马温馨、王佳歧著《文博时空》一文中,由孙嘉一负责制图,杜广磊负责文物摄影。中国传统“五正色”之一即为红色系列,它拥有诸多色彩词汇,如赤、丹、炎、彤、朱、纁、红等。据《尔雅·释器》,染红色的过程分为一染縓、再染赪、三染纁,依次渐变为橙色至深红,直至第四次染色则成为绛色。
在中国文化中,红色富含深厚的文化寓意,象征着喜庆、吉祥、繁荣和幸福,广泛应用于节日庆典、婚礼宴席以及日常服装之中。唐代官员的服饰,一品至三品官员穿着紫色官袍,四品至五品官员则着红色官服,随后依次为绿色和蓝色。
台湾传统色彩研究学者、《制色:中国人的色彩美学》作者曾启雄教授在接受《文博时空》采访时表示,红色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涉及两种汉字——意符和声符,"红"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赤白色,即两种颜色混合后的粉红色。在东汉时期,"红"所指的颜色并未达到现代的大红色,仅相当于现今的桃红色,且桃红色与红花染色有关。相反,大红色被视为祭祀的象征。
"红"字还代表了染色行业的专业与精湛,其部首为“纟”,该部首相关的文字大多与染织有关。如果一个人能熟练处理红色染色,则被认为技艺已出师。因此,“红”字也包含了“工”的发音和“专注”的含义,随着时间推移,这个词最终演变为色彩的代名词。
茜草在中国古代是最先出现的红色染料,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名为茹藘。到了《史记》时代,被称为茜草。全球茜草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中国茜、西洋茜和印度茜。中国茜分布广泛,曾被发现在北京房山潭柘寺、甘肃天水麦积山、河南太行山、丽江附近的白沙古镇,乃至厦门和台湾等地。茜草共有85个名字,并在许多古籍中有所记载。
茜草以其根部进行染色,所得红色鲜艳,仿佛吸食了大地之血,因此得名“地血”。茜草善于攀爬,属于藤蔓植物,花瓣呈四片张开,不断向上生长,穿越山峦,也因此被称为“过山龙”。因其易于生长并广泛应用于民间,象征着亲和力和融入生活的特性。
茜草根染色,《制色:中国人的色彩美学》
赤字在甲骨文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大字下面跟着一个火字,意味着人在火上受刑罚或者进行驱邪仪式“祓”。赤色因此与火光和血液相关联。
赤色的应用包括唐代杜甫诗句中的“小红”——一抹隐约的绯红,如同少女脸庞淡淡的红晕,透出明快与俏皮。从《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记载可知,“小红”的染色配方用于制作柔和雅致的浅红色染料。
赤缇,源自《草人》中的“縓色”,即赤黄相间的布帛。根据《尔雅·释器》记载,一染为縓,即红色;再染为赪,更深一些;三染为纁,更为深红。一件融合多种工艺如錾金、掐丝珐琅和画珐琅的三层垒桃式红珊瑚树盆景,其鲜艳润泽的大珊瑚树,体型硕大,分支均匀,只有在明清皇家的重大庆典上才会展示。
朱樱,《同朱表臣及诸君游樊氏园》诗句中提及的朱殷,是一种接近熟透樱桃的色泽,明亮诱人,可以联想搭配青豆美酒,绿草白鹅的田园风光,形成一幅诗意的画面。清朝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贯耳瓶采用珊瑚红釉为底色,配以粉彩牡丹,色彩鲜艳,体现了雍正时期的珍稀陈设瓷艺术水平。
苕荣,即陵苕、凌霄或紫葳,取色于陵苕花,如美人的华彩,微风吹过,花枝摇曳,展现出迷人的风采。一件矾红彩折枝花卉纹藏式瓶,通体矾红装饰,纹饰层次分明,展现了清代审美情趣。
顺圣,源自北宋神宗时期的“顺圣紫”,这种色彩汲取了菊花和牡丹之美,鲜赤接近紫色,象征着皇帝时尚潮流。清代红底白梅与蓝绿竹叶的搭配,再现了顺圣色彩的优雅大气。
燃红,如明末清初毛莹《满江红·夏日》中所述,既有热情奔放的一面,又有温柔细腻的情感,当与八宝纹相互融合时,它们交相辉映,释放出更加炫目的光芒。一件清朝景德镇窑胭脂红地粉彩八宝纹烛台便展示了这一色彩的魅力。
鹤顶红源自苏轼《山茶》诗中的描述,是含有杂质的三氧化二砷(砒霜)呈现的一种色彩,如茶花般灿烂美丽,象征古人对于美的向往和赞赏。
朱孔阳,出自《诗经·豳风·七月》,纯赤色代表正红色,鲜明耀眼,犹如烈火燃烧,与小满季节迎接丰收的气氛相得益彰。朱孔阳色彩用于制作丝绸,赋予了贵族衣物鲜艳夺目的色泽。
配色灵感方面,红、粉、黄、蓝、绿五色和谐交融,纹样生动逼真,画面丰满。壁瓶作为一种挂在墙壁上的器皿,自明代万历时期开始流行,各具特色,装饰有各种图案。清代,壁瓶成为了文人士大夫喜爱的收藏品,诗人们对壁瓶的赞美也屡见不鲜。
珊瑚赫来源于明末清初成鹫《南海神祠古木棉花歌》,色彩如同珊瑚出海,落日火赤,张扬而不失宁静,象征着海洋的守护者和岁月的见证者。
无论是古代皇宫里的牡丹之红,还是女子妆容上的胭脂之红,或是现代生活中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玫瑰红、枫叶红,红色始终贯穿于千年风华与浪漫之中。无论古今,红色都如诗如画,令人陶醉不已。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用中国传统色打开中国制造_红色之舞:古今虽异,唯美依旧|文物中的中国传统色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小伙伴了解情况!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duote.com)。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近期热点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