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警惕币圈风险:聊聊分红币与砸盘现象

2024-05-07 03:22 来源:网络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币圈资深交流者老杨。

警惕币圈风险:聊聊分红币与砸盘现象

山寨币市场的现实状况

近期不少粉丝询问他们持有的某些数字货币前景。我发现大家热衷于购买的大多是山寨币,这类币种往往只需花费不到200元即可发行(如SHIB、KISHU、DOG、PIG等)。对于是否值得炒作,我的看法如下:


首先关注项目方的实力及项目的高端定位;


其次观察持币地址数量,共识基础雄厚才更有价值;


还要看其是否符合当前市场热点与行情趋势,缺乏热点且行情走低的币种难以存活。



对于那些仅有少数持币地址、未登陆主流交易所,且缺乏炒作亮点的币种,它们鼓吹未来能上涨数倍的行为,不过是诱导投资者的谎言罢了。


小币种的拉盘现象与KISHU案例分析

小币种市值偏低、单价低廉,一旦庄家拉动,往往可短时间内翻几倍乃至几十倍。然而,诸如KISHU之类的山寨币,打着类似狗狗币和SHIB的概念旗号,虽然宣称巨额发行量与充足共识就能创造奇迹,但其实大多只是通过公链发行,发行成本低廉,庄家握有大量筹码。


KISHU提出了持币可获交易费2%分红和部分销毁的机制,虽每日分红,但却无法掩盖其背后的风险。

交易所与砸盘行为

该币种无论是在外部地址转入交易所或直接在交易所内购入,其交易地址实为交易所控制,使其随时可能被交易所用来砸盘。交易所通过高抛低吸获取利差,并在分红日以低价筹码回馈持币者,实现零成本割韭菜。

在牛市时期,这些币种先登录小型交易所,随后跃升至大型交易所,曾经创下单日几亿元的成交额,如今却不足高峰期十分之一。坊间甚至传闻,小交易所与三大所可能存在人为操纵交易量的行为,即后台增加虚拟币砸盘后回收注销,即所谓高价售数据、低价接盘。

虽然部分大交易所的山寨币仍有投资机会,但对小交易所而言,上线的币种多数仅为割韭菜之用,不仅庄家会割,交易所同样会参与收割。这种现象在币圈内屡见不鲜。

坦白讲,大多数踏入币圈的朋友属于“轻资人群体”,希望通过数字货币投资以小搏大,但他们往往资产有限、处境艰难。但我们年轻人有激情、有活力,还有日益增长的月薪作为支撑,我们敢于尝试、勇于接受失败,因为我们并未面临真正意义上的“破产”。投资应有规划,而非盲目豪赌。

据交易所数据反映,当前现货交易用户的亏损概率高达75%,而合约交易者的亏损概率更超过了90%。如此惨重的损失源于币圈存在的诸多丑陋乱象,如黑箱操作、内幕交易横行,所有参与者都难以逃脱被割韭菜的命运。

总而言之,务必谨记——炒币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