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海南发现一种植物像有3根触手_海南男子路遇怪异生物,一团会动的“老树根”,网友追问好吃吗?

2024-06-13 21:34 来源:网络

近日海南发现一种植物像有3根触手_海南男子路遇怪异生物,一团会动的“老树根”,网友追问好吃吗?消息关注度非常高,想要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的最新消息,小编给大家整理出有关这方面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深入了解!

海南发现一种植物像有3根触手_海南男子路遇怪异生物,一团会动的“老树根”,网友追问好吃吗?

海南男子路遇怪异生物,一团会动的“老树根”,网友追问好吃吗?

2023年4月,一位海南省的居民在返家途中偶遇了一个奇异的生物,乍看之下仿佛一团纠结的老树根,表面覆盖着一层粘稠的胶状物质。最令人惊骇的是,这些“树根”分叉处似乎在缓缓蠕动,活灵活现。

对于任何人来说,夜幕之下遭遇这样的生物难免心惊胆战。然而,这并非来自遥远星际的访客,而是地球本土的海洋生物,只是它平时栖息于深海之中。

据推测,这奇异之物可能是渔民捕鱼时不慎捞起,随后遗弃于路边的。

这种被称为“活生生的老树根”的生物学名为筐蛇尾,其奇特的外观足以让它登上“海洋十大奇异生物”榜单。

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神秘生物。

筐蛇尾属于棘皮动物门蛇尾纲,与广为人知的海星同属一家。

其得名“筐蛇尾”,源自它那如蛇尾编织的篮子般的外形,而它还有个形象的别名——美杜莎之首,灵感来源于希腊神话中头生毒蛇的女妖,筐蛇尾那众多扭动的触手,就如同美杜莎头发上的蛇。

但无需畏惧,筐蛇尾无毒,细小的触手也不具备捕捉人类的能力,仅能捕捉海底的小鱼小虾为食。

相较于其表亲海星,筐蛇尾的捕食方式更为温文尔雅,主要以小型浮游生物为食,偶尔捕获几只磷虾或极小的鱼类。

筐蛇尾偏爱水流湍急的海域,日间依附于珊瑚礁或海绵上休憩,夜间则攀至礁顶,展开其大小触手,从中筛选微小生物作为晚餐。

它虽不具备游泳能力,却能靠触手短距离滑行,且擅长爬行。面对威胁时,筐蛇尾会像蛇一般缠绕自身,形成一个保护性的球状。

筐蛇尾在海洋中的分布远比想象中普遍,全球已知种类超过2000种,新的种类仍在持续被发现。从南极到北极,它们遍布全球海洋,从浅海15米到深海2000米的广阔范围内均可找到其身影。

其身体构造独特,中心为一圆盘,伸出多分支的手臂。初始五条主臂,每臂分裂增生,最终形成数千个细小分支。

最大的筐蛇尾,其手臂可达70厘米长,重逾5公斤。

筐蛇尾与海星共享许多特性,两者均为辐射对称,拥有相似的五条主臂结构。与人类等两侧对称动物不同,它们不分左右上下,仅分前后。

作为棘皮动物,它们拥有一套导管系统,用于输送氧气和养分,但缺乏大脑,依靠简单的神经系统控制。虽然没有眼睛,却能通过感光点感知光线变化。

筐蛇尾与海星的两大超凡能力在于:手臂的软硬变换和强大的再生力。它们的手臂能在需要时变得坚硬如盔甲,断落后也能重生。

尽管筐蛇尾在消化力上不及海星,其生活习性和独特的生物特性,让它们在海洋生物中占据一席之地,默默繁衍至今,遍布海洋的每一个角落。

下次当你好奇筐蛇尾是否美味时,不妨记得,就像海星一样,筐蛇尾并不适合作为食物,它在自然界中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角色。

这就是筐蛇尾的故事,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敬请期待下一次分享。

参考资料:

1、《墨西哥太平洋沿岸发现篮蛇尾(Gorgonocephalus eucnemis)新记录》

上述就是关于海南发现一种植物像有3根触手_海南男子路遇怪异生物,一团会动的“老树根”,网友追问好吃吗?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攻略和资讯可以关注我们多特资讯频道,之后将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duote.com)。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