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浏览器争锋APP:谁是移动互联网第一入口

2011-09-13 10:01
原创

  “什么都在APP化。”这是目前移动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无论是在苹果还是Android用户眼中,最新最好玩的应用永远是最热的话题。但是,对移动互联网厂商们来说,APP(应用)是否意味着一切?

  “客户端型APP一定有陷阱,如果一个应用仅仅做客户端或者以客户端的APP为旗舰,放弃了网页的形态将犯最大的错误。”优视科技CEO俞永福认为,虽然现在应用主导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但未来浏览器的作用将重新体现。

  在PC互联网时代,浏览器是用户接触网络最主要的入口,许许多多的功能和应用都在这上面完成。不过进入无线时代,互联网的入口被苹果重新定义成了一个个的应用,APP Store的繁荣也让众多开发者们全心投入其中。

  对于这样的变化,《连线》杂志在一年前就撰文称“Web已死”。因为用户可能一整天都在上网,但是却没有打开过浏览器,“更加简单、时髦、用起来更舒服”的APP无疑更适合移动互联网。

  俞永福从他的角度认为,APP模式现在已经暴露出了诸多问题。随着手机和浏览器能力的提升,APP能实现的功能也能很轻易地在手机浏览器中实现,所以PC时代浏览器的地位会在移动互联网上重现。

  不过,也有应用开发者向记者表达了不同的观点:“我们还是会坚持做自己的客户端,就像WEB QQ和QQ一样,虽然网页版的功能已经很全了,但是还是使用客户端的用户居多。”

  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用户的需求是多元化的,特别是在手机上,浏览器和APP都不会“一统天下”。

  APP模式的弊端

  打开你的iPhone,是不是常常提示有一堆应用需要更新?而这其中有几个是你会经常用到的?

  在俞永福看来,这是APP模式的体验对用户造成的第一个困扰:“每个用户的手机中都会有很多的应用,但之后常用的通常不超过5个。”并且,APP的更新方式是通过连接应用商店,对新的APP进行更新下载。对于更新频繁的互联网软件来说,用户需要为大批自己并不经常使用的应用不断更新,耗费时间。

  另外,对开发者来说,做APP客户端就意味着要对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手机型号做适配,工作量巨大。

  虽然目前移动互联网操作系统已经基本形成了苹果iOS、谷歌Android、微软windows Phone三足鼎立的格局,但开发者也不得不针对这些系统开发不同的版本。据UC方面计算,适配不同终端占据的资金与精力投入,与开发一款新应用几乎相同。

  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现在的感觉确实是什么都在APP化,所有开发者都在想“我要做一款什么样的客户端”,但是APP独木桥的现象已经越来越明显。“手机虽然可以装软件,但用户安装的数量是有限的,并且常用的就那么几个。”


  根据艾媒咨询统计,包括导航搜索等在内的前200款左右的主流应用,几乎就满足了绝大部分用户的需求。一些中小型的APP,为了赚钱其实已经出现一些窃取用户隐私或者暗扣费的行为。

  俞永福表示,苹果APP Store的审核机制对需要频繁更新客户端的公司也是一大困扰。因为一个更新的版本,提交苹果进行审核至少需要两个星期,而用户下载使用之后的回馈,则至少需要一个月才能到开发者手里,这对于崇尚快速迭代的互联网产品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打击。

  浏览器的优势?

  UCweb虽然没有做PC浏览器而是专注于移动,但显然俞永福希望其手机浏览器能达到和PC中一样的地位。为了证明他的观点,俞永福举了网络视频的例子。

  “看视频在PC互联网上是一个很重要的应用。”俞永福说,之前你去网站看视频,第一个就是要下载一个播放器。而现在大家都是通过优酷、土豆等网站直接在网页上就可以看了。

  “为什么视频会从客户端转向浏览器?因为浏览器支持了FLV技术,支持在页面上直接播放视频。”俞永福表示,回顾PC互联网十几年发展,可以看到最初是以浏览器为中心,应用很少。

  但进入第二个阶段之后,客户端变得很重要。“比如2004年到2007年,我们买回来电脑都会先装一堆软件。”俞表示,2007年之后到现在又回到以浏览器为中心,不需要买来装一堆软件,就需要装几个大的软件就行了。

  造成这样转变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应用复杂度提高之后需要统一标准;二是浏览器能力的提升。“现在移动互联网就处在第二阶段,形成了APP的热潮。但过去半年发现问题,其实大部分APP的活跃度非常低。”俞永福说。

  在俞永福看来,移动互联网最终也会形成PC的局面。随着移动设备在硬件性能上的提升和浏览器效率的提高,基于浏览器开发的应用,其运行效率和展现效果,将很快追上基于操作系统的客户端APP。

  更重要的是,建立在HTML5基础上的WebAPP模式能弥补客户端APP几乎所有的缺点,有望让移动设备的应用回到浏览器的平台之上。

  因为基于浏览器的应用,能够实现自动更新,不需用户自己进行升级。由于HTML5的通用性,只要浏览器支持HTML5,就意味着使用HTML5开发的应用,可以在所有的操作系统和机型中“开发一次,到处可用”,形成了巨大的跨平台优势。

  据悉,UC已经在其新版本的浏览器中推出了Web APP平台。首批有三十款应用,主要为资讯以及娱乐类。

  事实上,facebook也在计划搭建自己的Web App体系。据国外媒体报道,Facebook正在秘密开发一项名为“斯巴达”(Project Spartan)的HTML5应用项目,以摆脱苹果APP Store对其在移动领域的束缚。


  俞永福表示,之所以手机浏览器不如PC那么强势还有一大原因就是内核不开放。优视科技产品总裁何小鹏表示,根据他们的测试发现,大部分厂商如iPhone,Windows Phone浏览器内核的对外开放程度正在减弱,远不如PC中的IE。

  这导致一般的“壳浏览器”厂商无法像以前一样获得核心的资源。俞永福称,UC采用自身内核的新产品很快会在Android、iOS等全平台上线,并且和几乎所有的品牌都有内置合作,“包括国际的诺基亚、三星、HTC、MOTO,以及国产的中兴、华为等40多家。”

  开发者态度

  “APP即使有可能被替代,那也是三五年之后的事情了。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三五年时间也许就错过一波浪潮了。”一位在iOS、Android、Symbian平台都有应用的开发者向记者表示,他依然会把重心放在APP之上。

  “手机用户是很懒的。点击一个客户端和打开浏览器再去找书签或者内容,明显是前者更方便。”上述开发者表示,对于开发商自身来说,APP客户端虽然也有诸多麻烦,但依然是大家内心的重点。

  “QQ和360为什么强大?就是因为他们占领了桌面。”其实所有的开发商们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用尽所有的办法把自己的客户端留在用户的眼前。基于上述两点原因的考虑,有实力的开发者依然都在坚持做自己的客户端。

  另外,以游戏为例,APP从操作体验以及表现力方面确实会比网页更好。而目前移动互联网中量最大的应用主要是游戏。

  不过,张毅认为,浏览器的作用确实在加强,至少已经成为APP的主要推广手段。“根据我们的调研,比如Android用户很大的下载渠道并不是来自专门的market,而是一些诸如3G门户、腾讯、天涯之类的网站。”

  俞永福认为,目前HTML5标准对移动的支持并不周全,比如没有考虑手机通讯录摄像头,没有支持重力感应设备以及陀螺仪等。他认为HTML5标准完善之后,未来游戏之外的应用会更多地向浏览器转移。

  张毅则表示,什么都浏览器化或者什么都APP化其实都有问题,“两者肯定是长期并存的。根据不同的应用功能和用户习惯会有所分化,有的适合浏览器,有的适合客户端。”

举报
关注公众号“多特资源号”
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侵删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