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
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
8848.86米
从5月27日登顶成功到12月8日新高程的公布,为什么间隔了这么长的时间?
因为珠峰高程测量是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过程,涉及GNSS卫星测量、雪深雷达测量、重力测量、卫星遥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量技术;此外,温度、气压、折光环境等因素都会对珠峰高程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这需要大量的时间通过复杂的计算以消除误差;最终公布的海拔高度,是对多种数据进行综合处理的结果,是一项系统工程;最后还要经过一定的审核程序,才会最终对外宣布珠峰的“身高”
8848.86米,它是宣示,这是中国新高度!也是世界新高度!
更是蓝色星球上永不停歇的生长之力,6500万年以来,活跃的板块运动塑造了它无与伦比的造山事件,即受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喜马拉雅山脉在缓慢抬升,珠峰也随之长高啦!
8848.86米,它是纪念,纪念几代中国登山队员的不畏艰险、勇攀高峰、不断探索、求质求真的精神!
从1966年,新中国首次珠峰高程测量8849.75m到1975年的8848.13m;到2005年的8844.43m(岩面高程),再到2020年的8848.86m,50余年弹指一挥间,是中国测绘科技的进步,也是中国人探索精神的传承!
8848.86米,它是致敬,从“沃野千里”的东北平原到“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从四川盆地到准噶尔盆地,从黄土高原到云贵高原,从“大漠孤烟直”的西北内陆,到海南岛的天涯海角;从“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北高原,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再到珠江流域,祖国的大江南北,甚至世界各地的同胞们,一起向中国之巅、世界之巅——珠峰——致敬!
为什么要给珠峰重测身高?
一是因为珠峰的身高随时在变化(原因见下文),二是珠峰测量技术有了大的飞跃,新技术可以明显提升珠峰测量精度。。
(1)地壳抬升
珠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处消亡边界带上,还在隆起抬升。长期来看,珠峰以每年4.4毫米的速度缓慢升高,这就意味着10年会升高4厘米左右,30年升高13厘米多。
(2)地震活动
地震对珠峰高度也会有影响。1934年,尼泊尔发生了一次8.2级的地震,离珠峰大概只有9.5公里。这次地震就影响了珠峰的高度,海拔降了半米有余。2015年的尼泊尔大地震,也可能会影响到珠峰的高度。
(3)风化侵蚀
在长达4000万年的造山过程里,喜马拉雅山区岩石的最大抬升高度约有20~25千米,被降雨和冰川等各种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掉的岩石则有至少12千米。在当代,珠峰南面的喜马拉雅山南坡仍然保持着很高的风化速率,每年仍能损失2~5mm的地表岩石。
(4)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峰顶积雪融化,海拔的数值必然会产生变化。
为何选择五月测量?
10月到第二年的3、4月份:是珠峰的季风期。在8000米高空,季候风没有遮挡,非常强劲。
珠峰为何风大?
在珠穆朗玛峰所在纬度,有全球著名的西风急流——副热带急流。
在冬半年,正常西风速度可以达到40米/秒(12级以上),这个风速已经超过台风的风速。
△南支槽主要来源即西风急流的副热带急流
春季后,受夏季风影响干扰,副热带西风急流北退,当副热带西风急流跃动到青藏高原上空、雨季又还没有开始的这一时段,海拔高度七千至九千米的高空风较小、降水也不大,最宜于攀登珠峰。
6月到9月:珠峰的雨季。由于印度洋暖湿气流沿山谷而上,易凝结成云雨,所以多出现雨雪交加或大风雪天气,变化也非常快。
5月风季和雨季交替,风雪较小,会出现短暂的适宜攀登珠峰进行测量的好时机。
为何选择凌晨登顶?
一是因为中午以后,由于对流运动增强,珠峰峰顶风特别大,容易变天,因此一般要选择11点前就撤离。
二是凌晨气温低,雪冻结程度好,因而雪不粘脚,对于穿着重达四五斤靴子的登山运动员来说便于行进。
而登山运动员的头灯、足灯可以照十几米的距离,不存在黑夜看不清路的问题。
△5月27日凌晨登顶途中
登顶测量有哪些困难?
(1)极寒缺氧低压
珠穆朗玛峰顶上,气温常年在-30℃~-40℃,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不到平原地区的1/4,大气压强降低到约370百帕。
(2)大风
如前文所述,珠峰位于西风急流中的副热带急流位置,风力强劲。
在北坡海拔7400米至7500米之间,需要穿越有名的“大风口”。因为“狭管效应”,这里最大风速能把人吹跑,还容易造成失温和冻伤。
旗云的指示作用
在天气晴朗时,珠峰顶常飘浮着形似旗帜的乳白色烟云,这就是珠峰旗云。
旗云是怎么形成的呢?科学家们发现,在7000米高原以下的珠峰,表面都被冰雪覆盖;从7000米以上到峰顶,反而是碎石坡面。太阳出来后,碎石坡面很快被烤热,热空气沿坡面上升,大约上升到峰顶的高度附近开始凝结成云,当云高出峰顶时,就立刻被强烈的西风吹向东方,于是一面“云旗”就高高飘扬在峰顶了。
△珠峰旗云
一般情况下,高原上空刮的是强西风,旗云的方向就会指向东方;若旗云指向北方,预示很快就要下大雪了;旗云如炊烟那样袅袅上升,也预示天气要变坏。如果旗云飘动的位置越向上掀,说明高空风越小,越向下倾,风力越大;若和峰顶平齐,风力约有九级。因此,珠峰旗云又有“世界上最高的风向标”之称。
(3)冰崩、雪崩
在北坳险陡的岩坡上,堆积着深不可测的万年冰雪,潜伏着无数冰崩和雪崩结构,成为珠穆朗玛峰中最危险的冰崩和雪崩地区。
《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报告:气象与环境》指出,“由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屏障作用,从珠峰南坡登顶的主要危险是大雪和雪崩,从珠峰北坡登顶的主要威胁则是大风及其带来的冻伤。”
(4)地形复杂
地形在两段最复杂。一是北坳,北坳顶部海拔7028米,最大坡度有70度,个别地段甚至垂直。二是第二台阶,在海拔8570米到8600米之间,是一道平均坡度六七十度左右的岩壁,陡峭而光滑,被称为“不可逾越的‘第二台阶’”。
为珠峰重新测量高度有何意义?
(1)科研价值
珠峰高程的精确测定,可以结束国际上珠峰高程不统一的混乱局面,为世界地球科学研究作出贡献,其社会效益和科学意义是十分巨大的。
(2)生态价值
精确的峰顶雪深、气象、风速等数据,将为冰川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珠峰脚下
(3)防灾价值
根据珠峰及邻近地区地壳水平和垂直运动速率变化,揭示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力存在着不均匀强弱的变化,而这种强弱变化是引起我国大陆周期性地震活动的源动力。这些研究成果将对我国今后地震预报和减灾、防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4)精神价值
作为全球最高峰,对珠峰高度的重新定义,是中国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象征,是中国力量、中国精神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