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发现了能有效降低疟疾死亡率的青蒿素,#屠呦呦曾经试图测试青蒿素的安全性#。今天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91岁生日。转发祝屠奶奶生日快乐!
20世纪60年代,屠呦呦在阅读中医古籍时发现了疟疾治疗的记录。之后,经过数百次中药筛选、数百次失败和个人实验,青蒿素终于出现了!
BBC短片讲述了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传奇故事。主持人说:如果用拯救多少人的生命来衡量伟大,屠呦呦无疑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自1969年1月以来,我们的研发工作经历了380多次试验和190多个样品。事实上,我们很早就注意到了青蒿提取物的作用,但随后的实验结果表明,青蒿提取物对老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只有12%到40%。我们分析说,抑制率不能上升的原因可能是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太低。屠呦呦告诉《全球人物》。1972年,屠呦呦在抗疟药研究内部会议上报告了她的研究成果。后来,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将提取物命名为青蒿素。接下来要做的是将青蒿素用于临床试验,转化为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不仅如此,屠呦呦甚至要求自己试药,后果自负。
2015年12月7日,屠呦呦在卡洛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演讲:“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这是诺贝尔获奖者演讲台上,第一次出现中国本土科学家的身影。
屠呦呦在国内科学界很早就成名,但是真正让这个名字响彻国际的主要原因却是因为国外专家的调查,因为她的研究贡献巨大值得一座诺贝尔奖,这点值得我们反思,做科研难道只能默默无闻?
这些在各行各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建议各个平台固定留出一个头部流量位置给他们,而且不光光是主要发起人应该获得掌声,幕后一起努力的研发团队也可以分支出很多跟踪报道。
不要说鲜花掌声荣誉对科学工作者不重要,我觉得很多时候它们能无形激励起个人专业的自信和自豪感,对科学发展是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