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由北京新冠疫情大数据早晨七点零一分发布的消息称:北京又无新增病例,包括(新增确诊,新增本土,新增境外输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这些数据均为零。
我们要巩固这样来之不易的好成绩,这个成绩的取得,跟各级政府的努力,以及广大市民的觉悟分不开,防控疫情工作不能松懈。
一些群众首先想到一个电话——12345,这是北京市“接诉即办”服务热线。
“你瞧,有关毛毛虫的投诉电话量,噌噌增加呢。”9月30日下午,北京12345朝阳分中心大数据中心科长杨效东指着大屏幕向记者介绍,朝阳区每天受理两三千个诉求电话。他身后的大屏上,精确显示着每一个电话的情况,并能对数据进行高效分类。
“确实管用”
“确实管用”,这是许多市民对北京12345热线的印象。
一个市民的孩子,把学籍卡不慎掉进了和平东街公交站旁的排水井。实属无奈,他把求助电话打给了12345。朝阳区和平街街道工作人员立即来到现场,因天色已晚,当日无法确认学籍卡位置,工作人员承诺,第二天协助解决。第二天,工作人员再次来到排水井,考虑到协调排水集团需要时间,他们决定自行处理。积水污浊,卡片体积小,夹子等工具触感弱,工作人员把手伸进管井中,一寸一寸摸寻,终于将学籍卡捞出送到市民手中。
彭女士是某项目工地信号工班组班组长。她所在班组8人,曾被拖欠工资约30万元。与项目承包方多次协商无果,她拨打了12345热线投诉。朝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执法队人员迅速响应,到项目现场办公,通宵待在工地调查,多次搭平台调解。最终,彭女士和同事拿到了工资。
“孩子报了班,钱充了不少,辅导机构黄了。”“在健身房办了卡,商家跑了。”现在,预付式消费十分普遍,消费者能享受折扣优惠,但也面临商户倒闭“跑路”风险。同一类型投诉电话大量出现,既需要一事一议,更需要制度性解决——去年,朝阳区“预付式消费退费难问题”整治工作专班相应成立。
专班由朝阳区委政法委、区市场监管局、区金融办共同牵头,区市场局、区司法局、区城管监督中心、区教委、区人社局、区商务局、区文旅局、区体育局等8部门16名工作人员参与,区金融纠纷调解中心是专班所在地,大家集中办公、要情会商、联合约谈。2021年1月,朝阳区推出了初版资金监管平台——“朝阳预存宝”。不久,在此基础上,整合企业画像、风险研判等功能,升级完善资金监管功能,推出新版资金监管平台——“预付管家”。这一平台,从源头上对预付费企业的资金进行全流程监管,做到政府、商户、消费者实时透明获取资金流向。
急事、难事、复杂事,虽层出不穷,但也有类别可循。记者在北京12345朝阳分中心,体验了一把大数据管理。选择时间,今年9月19日0时0分至9月26日0时0分,大屏显示——在此期间,朝阳区“接诉即办”平台受理市民诉求17205件,主要类别集中在市场管理类3076件、住房类2343件、教育类1959件、城乡建设类1087件、公共安全类979件、物业管理类940件、交通管理类871件、劳动和社会保障类828件、环境保护类727件。同一时段,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朝阳区)共受理留言110条,其中给书记留言77条,给区长留言33条。主要类别为:社会办学30件,物业管理7件,噪声污染、停车管理、交通设施、规划设计、拆迁腾退各6件。
再看下9月29日12时至9月30日12时的情况——在此期间,朝阳区共受理市民诉求3234件。诉求主要类别集中在市场管理类489件、住房类387 件、教育类349件。反映10件以上的群体诉求8 个,分别是:反映树木虫子多,希望尽快消杀的问题;反映几家教育公司退费难的问题;反映某小区楼体外墙翻新过程存在的问题;反映某饭店附近施工扰民的问题;反映某小区新旧物业在交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映某小区 A 区南侧施工噪音扰民和扬尘污染的问题。
检索大数据,问题诉求量较多的小区、街乡一清二楚。
“一号响应”
朝阳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副主任金华民介绍,“老北京”们都熟悉,12345热线原来就有,以前叫非紧急救助服务热线,处理流程长,市到区,区到街道乡镇,再到社区村。等一个回复,有时需要15个工作日。
不但如此,不少行业领域也有自己的热线。市民遇到问题,如果对政府部门分工不清,难免一头雾水。再碰上多个部门都不认账,很容易憋气。
变化发生在2019年。
当年开始,北京实施“接诉即办”工作机制,12345热线“一号响应”。12345整合了54条热线,各区、各部门、343个街道(乡镇)、市属44家国有企业全部纳入接诉即办体系。有了“接诉即办”,市民办事不用再东奔西走,不用再费劲去查这事儿到底归哪个部门管,直接拨打12345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