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岛屿读书在线观看 我在岛屿读书在线观看地址,我在岛屿读书是今日头条与江苏卫视联合出品的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节目邀请余华、苏童等十余位写书人、出书人、爱书人,那么我在岛屿读书哪里可以看呢?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著名作家余华近两年已成为互联网“顶流”,风趣幽默的性格跟他书中的悲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可以说作品和人各火各的。
余华曾说“我靠《活着》活着”,“因为认识的汉字不多,所以《活着》只有12万字”。还在《朗读者》里贡献了“阑尾段子”:小时候的余华和哥哥因为不想上学,耍赖说肚子疼,然后就被当外科医生的父亲把阑尾割掉了。因此,余华一家人的阑尾都是没有了的。
隐藏在作品背后的一个余华已经如此有趣,如果再加上苏童、西川呢?
最近,一档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我在岛屿读书》开播,在海南分界洲岛打造了一家“分界书屋”,邀请余华、苏童、西川、房琪等作为“书屋主理人”,程永新、叶兆言、祝勇、欧阳江河、黄蓓佳、肖全等来自文化艺术界的老友作为飞行嘉宾,与广大观众开启一场令人向往的读书之旅。
这个文化类的清流节目,去综艺化、无表演环节,如同文坛“老友记”,以纪实的“生活流”叙事风格,真实呈现他们的生活日常,拉近了作家与普通读者之间的距离。
首期节目,四位“书屋主理人”对着大海,畅谈与海有关的名家诗篇,回忆自己儿时与第一本好书“相遇”的情景,让人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书香味。
节目里的笑点之一,是西川拾起沈从文的一本书,先是煞有介事道“慌慌张张,不必生活”,念完之后又感觉似有不妥。而此时,他身旁的苏童早已忍不住大笑,说书名是《生活不必慌慌张张》。
几位作家交往的趣事也在闲谈中娓娓道来。余华回忆起自己因书和信件实在太多,苦搬家久矣。他曾收到苏童给自己写的约稿信,其他信的字迹太深印到了纸上,余华因此发现苏童还“批量”写给了等好友约稿,“除了名字,写信内容几乎一模一样”,还不忘揶揄道,“就你给我写的信最无聊”。
如同一场朋友的小聚会,他们也一同追忆起故友。苏童回想当年背着史铁生参加笔会的往事:“我记得他的体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背着一个文学圣洁的灵魂。”余华曾收到史铁生的信,分享了自己的一系列好消息,并在信的结尾说:“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不过节目中让艺绽君最印象深刻的,是作家们对读书经验的分享。节目中,“书屋主理人”为观众们推荐了《狂人日记》《边城》《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全唐诗》《故事新编》《红楼梦》《白鲸》《麦田里的守望者》《浮士德》等众多中外文学名著,并且不约而同地表达了阅读经典的重要性。
余华以自身经历举例:读者与作家的相遇是需要时间的。35岁之前,鲁迅对余华来说只是一个伟大的存在,而当35岁那年第一次读到《狂人日记》的第一段,他被“吓一跳”,这时的自己,才真正与鲁迅相遇了。
《孔乙己》也是他很受震撼的一篇小说,开头与结尾都是让人余味无穷——
向下滑动阅读《孔乙己》片段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不少网友也感慨,鲁迅的细腻与感伤,是人有了一定阅历后慢慢品出来的。
节目中有一个场景,当旅游博主房琪被问及“平时爱读哪些书”时,她列举了一些流行畅销小说,并提到“没有因为喜欢读青春伤痛文学而有羞耻感”。苏童回应道,阅读不分贵贱,无论读怎样的读物都是一种良好的开始。“即便这种营养成分并不高的言情读物,也存在自身的价值。但我仍然强烈建议大家去读一读经典文学作品,这样才能更快速成长,更精准摄入营养。”
西川更是说,其实阅读这个概念是很广泛的,不仅仅限于纸面上的文字,还有看画、听音乐。好的歌词,在他看来也是一首美妙的诗歌。
《我在岛屿读书》最大的创新之处不设固定环节、不设任务挑战。这样的模式可能让人感到综艺感不强,戏剧冲突不够,场景不丰富等,但主创团队在上还是做了取舍,确保了节目自然流露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