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戴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是不治之症。 最近,各地出院病例增加,也出现了对后遗症的担忧。 北京地坛医院专家航表示,后遗症评估主要针对急性病恢复期后功能受损情况,基本评估在3-6个月后进行,“新冠”感染者尚未进入这一时期,目前看轻乐观,无需恐慌。
航告诉记者,公众对后遗症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 首先,急性病被治疗,经过3-6个月的恢复时间剩下的问题据说是后遗症。 另外,还需要满足“影响机体正常功能”的条件。 对于脊髓灰质炎患者,炎症消退后运动神经损伤不可逆,患者会留下运动功能障碍,可视为后遗症; 如果一个人皮肤被割破,留下疤痕,不影响功能,不是后遗症。
他说,“新冠”轻症患者在恢复期过后,肺部阴影逐渐减弱,最后可能会留下一些纤维条索(与炎症搏斗后的痕迹),但对呼吸功能影响不大。 仅限于重症肺炎患者,即使双肺广泛损伤、炎症消失、病情改善,也会因纤维条索沉积过多,导致肺部僵硬,呼吸功能受损,不能正常剧烈运动,可能是后遗症。
“据目前观察,此次疫情多为轻症和普通型患者,重症比例较低。 许多患者在没有氧疗的情况下可以自然恢复。 ”航表示,很多市民会联想到非典患者的后遗症并担心,但“新冠”与非典相比相对温和。 现阶段,一是谈“新冠”后遗症不够,二是没有必要过分扩大和恐慌。
北京新闻记者戴轩
周博华校对翟永军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