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坏习惯怎么也戒不掉?
一个对策是减少多巴胺大量分泌的诱惑契机。 想戒烟就不要靠近吸烟的地方,想减肥就不去便利店,想戒网瘾就在一定时间内断网。
光是减少和远离诱惑的契机,就能粉碎很多受挫的重要原因。
首先,为了戒掉熬夜的坏习惯,开始严格控制睡觉时间。 重点是坚持晚上7点准时下班。 这样到了晚上11点就能睡觉了。
以后为了杜绝拖延症,我提前一个小时去公司,早上先处理最重要的工作。 优先完成策划书和报告书等工作。 因为这些安排会耽误白天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白天拜访客户,傍晚处理杂事和邮件,晚上7点就可以下班了。
由此,劳动时间减少了30%,业绩也比以往提高了。 也就是说效率提高了。
养成了这样的生活习惯之后,压力也大幅度减轻了。
过去我总是匆匆上班,到了晚上错过末班车后过着害怕匆忙下班的生活。
但是,现在早上6点起床,晚上7点下班是我的规律。
在遵守这个规则的瞬间,我再次获得了生活的主动权。 它曾经受工作和环境的支配。 结果即使做着同样的工作,精神上也处于非常愉快的状态。
而且,以此为契机,我也成功戒掉了吃多的习惯。
曾经急剧增加10公斤的我,3个月瘦了8公斤。 多次挑战而失败的减肥也成功了,这是受早起和自我控制力提高的影响。
另外,生活中一到周末就躺在床上睡觉,到了中午起床,然后懒散地看电视一天的生活习惯也改变了。
周末去商业学校学习的话,就不用再无所事事地浪费周末了。 这不仅充实了自我投资,而且顺利提升了自我形象。
这就是我真正戒掉坏习惯后发生的一系列良性循环。
在戒了另一个坏习惯之后,你肯定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情。
观点1重力定律
视点2意识与无意识的平衡
视点3欲望与理性的斗争
接下来,从以上三个观点来说明这个理由。
观点1习惯重力定律
习惯重力的概念在《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中也有介绍。 已经知道的读者可以作为复习,一边看图一边往下读。
习惯重力的两个功能
人脑通过生存本能,抵抗变化,维持现状。 这是因为变化有很多危险。
也就是说,对大脑来说,新的行为没有好习惯和坏习惯之分,只要是变化就要尽可能地阻止它。 因此,即使是学习英语、运动、记录家庭开支的好习惯,新开始的习惯也会受到“抗拒变化”的影响,很难持续下去。 这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产生机制。
另一方面,改掉不了坏习惯也是同样的理由。 一旦习惯了,大脑就会拼命保持原样。 因为这被认为是“普通”的事情。
这就是“习惯重力定律”。 也就是说,改掉坏习惯就是去掉落入习惯重力范围内的习惯。
视点2意识与无意识的平衡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习惯性的重力呢?
一旦理解人脑有两个区域,就知道其中的原因。
大脑有意识的部分和无意识的部分。
这和冰山很像。 漂浮在水面上的意识是我们日常能意识到的部分。
但是,另一方面,水面下隐藏着无意识的世界。 无意识可能听起来很奇怪,但可以看作是平时太自然而没有意识到的部分,或者是自己难以控制的自律性功能。
关于无意识在起作用的一个简单的例子是,我们对某事感到恐惧,并进行条件反射。 到了高处脚就会发抖,产生恐惧。 出汗、发抖等反应都是无意识的行为。 另外,看到狮子和鲨鱼害怕也是无意识的反应。
我们明明还活着,却没有必要用意识去逐一判断所有的事情。 因为在无意识的世界里,活跃着很多自动连接我们生命的重要程序。
斗争意识和无意识
无意识的使命是维持现状,保护我们的安全,给我们一个安心的环境。 简单来说,无意识地实践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
无意识地拒绝变化,拼命保护我们。 另一方面,意识是为了成长而想改变的。 在这种对立的竞争关系中,出现了无法继续、无法放弃的困境。
在心理学的世界里,容易认为意识5%、无意识95%是平衡。 根据这两个数据,在下面的例子中进行说明。
想象一下有100名员工的公司。
在你决心做出变化的阶段,100名员工中只有5人赞成,剩下的95人反对。
但是,因为无意识是看不见的部分,所以谁也不会认为自己身上有95人是反对派。
所以我觉得挫折的时候,会陷入自我厌恶,自己的意志很薄弱。 但是,一旦理解了无意识的使命,就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行为也能很好地保护你免受变化的影响,可以说是自然现象。
从这里可以看出改掉坏习惯的方向。 从结论上来说,想要改掉坏习惯,只要无意识地把它坚持到认定为常态的时候就可以了。 如果你无意识地认为坏习惯处于封闭状态是常态,你就会遵守那个状态。 这正是“习惯终结术”的结构。
在“本公司”的员工中,赞成派有说服反对派的习惯
为了方便起见,假设想在三十天内戒掉行为习惯,计算下来每天会有3人从无意识转为赞成派。 当初,赞成派只有5人,反对派有95人,但第三天依然是14比86,没有胜算。
但是两周后,47名赞成派对53名反对派。 到了这个阶段,心情就会变得轻松。
于是,如第18页的图像所示,到了第30天,与最初的情况完全相反,变成了95人赞成,5人反对的状况。 这样,坏习惯总算顺利改掉了。
视点3欲望与理性的斗争
至此,我们说明了“习惯重力定律”及其背后的无意识概念。
理论上读者应该已经明白了,为了从感情上也能理解这个原理,接下来从欲望和理性的角度来说明。
减肥往往是在肚子饱的时候决定,饿的时候放弃。 早起也是在睡觉前下了决心,但第二天早上就像别人一样赖在床上,想着明天再早起。 心理学记者佐佐木正悟把这称为“陌生人的问题”,下定决心的时候和遇到挫折的时候,明明是同一个人却完全变得像别人一样。
特别是减肥和戒烟,头三周需要与强烈的欲望作斗争。 决心摆脱不良习惯时,握紧理性的方向盘,让欲望乖乖坐在副驾驶座上。
但是,当饥饿感袭来,工作面临挑战时,这种欲望开始变得不安。 于是,他试图将理性从驾驶席上拉出来,自己操纵方向盘。
欲望完全掌握了方向盘后,理性不再与之相媲美。
例如,减肥的时候去喝酒。 即使吃饭时理智能控制卡路里,但喝了酒,能买到眼前的油炸食品和甜点吗?
为了断绝坏习惯,必须在与欲望的斗争中赢得胜利。
欲望比理性更强烈。 特别是头三周,不是一场简单的斗争。
正因为如此,必须在欲望达到顶峰之前行动,还必须考虑用其他方法填补欲望,具备战胜欲望的“内心力量”是很重要的。 这些方法稍后说明。
另外,之所以不能改掉坏习惯,是因为这个习惯也有肯定的意义。 本来应该通过什么来填补的欲望被不良习惯所满足,正因为是快感,才作为习惯固定下来。
那么,坏习惯满足的欲望是什么呢?
以下附上例子。
坏习惯满足欲望的例子
想放松一下(看电视、上网、吃多了、抽烟)。
想和别人取得联系(沉迷于手机,喝多了) )。
想得到刺激(玩游戏、上网、浪费钱) ) )。
想忘记烦恼(玩游戏、喝多了) )。
想从压力中解脱出来(拖延、饮酒过度) )。
有烟可以放松,有手机可以想和别人联系,喝多了可以从压力中释放出来。 每个人需要满足的欲望不同,但重要的是要理解它有积极的一面,也就是心理上的好处。
你想戒的习惯其实没有着眼于满足你的欲望,只是戒了习惯是不行的。 因为大脑会用别的行动来填补未得到满足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