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而育之(教而不育谓之术,教而育之谓之道!聊身边教育,分享育人之道)
2023年以来,北京、广州、济南、大连发布了多项义务教育学位预警。 这些学位压力来自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当时出生人口的大幅增长。 有机构预测,全国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将在2024年达到高峰,此后呈快速下降趋势。
目前,全国共有专职教师1844.37万人,按照编制标准要求,中小学教师已处于超编状态。 近年来,教师“结构性缺编”可能存在,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师群体超编将成为常态。
因为教师总体超编,所以多地开始实施教师退出机制,但是令人不解的是,还有一些地方鼓励老师们延迟退休。同时实施教师退出机制与延迟退休政策,是否矛盾?如果将来全国实施延迟退休政策,教师群体是否会被区别对待?#教育听我说#
教师超编成常态!此前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小学教职工标准意见制定的通知要求,中学生教师比例为配备要求13.5:1,小学教师比例为19:1。
教育部公布的信息显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44.37万人,总体师生配置比为15.78:1。 全国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805.21万人,学前教育专任教师319.10万人,学生教师配置比为15.06:1。全国有普通小学在校生1.08亿人,小学阶段教育专任教师660.08万人,多于学生教师16.33333:1人。 全国有初中在校生5018.44万人,学生教师多于12.64:1人。
放眼全国,不管是初中,还是小学,教师人数整体处于超编状态。
2023年,幼儿园已迎来第一波关键潮,新生人口数据显示,2026年,将迎来第一波小学关键潮,预计2029年,初中将受到影响,高中和大学将分别在2032年和2035年受到影响。
据某机构预测,10年后(2035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在校生规模将从现在的1.3亿人减少到1亿人左右,至少一半的小学因为没有生源而被迫关闭。 全国约有150万名小学教师,37万名中学教师过剩。
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高中、大学,教师群体超编都将成为常态。
同时实施教师“退出机制”与“延迟退休”政策,是否矛盾?教师超编,让不合格教师退出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时实行教师“延迟退休”政策是否矛盾?
继浙江、宁波、北京等地实施教师退出机制后,贵州、山东部分地区也相继出台了教师退出机制。
根据贵州省贵阳市公布的《贵阳贵安教育三年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当地实行教师退出“末位机制”是对教育系统中存在的“庸懒散软浮推”行为的宣战。 通过“行政领导、校内垫底参与”的方式,对教师在综合考核中排名垫底的,实行“首次取消目标绩效、再次调离转岗、三次落聘退出”机制,增强干部教师履职责任感,增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感。
老师们对贵州省实施的教师退出机制非常担忧。 每个学校都有末席,每年年底都有席,怎么考核? 谁来审查? 学校领导有没有参与“退出末席”? 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山东省平阴实行的“教师退出机制”,让老师们更能接受。 对年满55周岁的教师和年满53周岁的女教师,经本人申请和有关部门审核后,维持现有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福利待遇,在教育系统或全县范围内安排适当的辅助岗位。 符合条件不申请退出的,按标准课时安排教学,平等参加岗位竞争。
一些地方教育部门鼓励55岁的高职女教师延长退休年龄,甚至有网友爆料称“延长退休年龄”将在2025年实施,要求教师群体延长退休年龄的可能性很大,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鼓励老师们“延迟退休”与教师群体的整体超编并不矛盾。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出生人口大幅增长,也是不少地区面临当前教师“结构性短缺”的原因。 教师总体超编,但现实是城市缺老师,农村学校也缺老师。
学校大班额现象突出,需要更多老师; 农村学校的学生很少,但是为了能充分开设课程,必须占有更多的编制。 除了女教师集中生育问题外,许多地区还存在教师“结构性”的不足。
鼓励高职女教师延长退休年龄,今后继续实行教师集体“延长退休年龄”政策,是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教师“结构性空缺”问题,同时实行教师退出机制与“延长退休年龄”政策并不矛盾。
但是长远来讲,当学生减少到一定程度,将来实施“延迟退休”政策时,教师群体很可能会被区别对待,不仅不会延迟退休,反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教师退出制度”。至于会实施什么样的“退出机制”,作为普通老师,我们为法决定,只是希望将来国家在实施教师退出机制时,要充分考虑老教师群体的实际情况,尽量采用像山东平阴的“柔性退出”政策,让教师群体有安全感,从而安心从教!
cadd171d6246e49152ced2f192aa07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