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麦当劳导演在采访中,关于新作《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最初是用这句话开始的。
“世上所有的喜剧对某人来说都是悲剧”,这句话很适合麦当劳。
回想一下麦当劳所有的电影。
《杀手没有假期》最终呈现误杀悲剧,主角群永远离不开风景如诗的比利时布鲁日; 《七个神经病》通过一只狗反映出大家的荒唐可疑; 《三块广告牌》虽然是难得的温情故事,但三位主角终究只能迎来一去不返的悲惨人生……
麦当劳通晓这个恒久的定理,能以黑色笔触嘲笑人类世界中最黑暗、最细微、最模糊、最神奇、但确实存在和共有的人类特质,不失对受苦人物的尊敬。
离开布鲁日、洛杉矶和密苏里州的艾比镇后。
马丁带着老搭档科林法雷尔,布伦登格里森抵达虚构的伊尼舍林岛,一开始荒谬绝顶的黑色幽默,是为了铺垫最后的无奈感伤。
女妖服丧,唱起死亡之歌,有电影名的浅尝辄止。
帕特里克(科林法雷尔) (他是我多年的熟人坎姆) (布伦达格里森)突然决裂。 没有理由也没有根据。 康姆钢琴弹得很好,清楚地知道已经到了中年。 人生就像被棺材盖上一样。 他希望能写出好曲子,必须与过去决裂。
胸大的帕特里克向往平凡的生活,不知道为什么折磨自己的心志只为虚无的梦想。
两人的价值观互相碰撞,彼此不了解,却选择用愤怒和暴力面对。
导演前作 《三块广告牌》 有激烈的复仇和赎罪代码,说仇恨让人盲目。
相比之下,《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上只有一些不可理喻的日常琐事:一个朋友突然和另一个朋友绝交。
麦当劳把戏剧聚焦在最小的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上,从两个男人疏远的友情中,审视一种无价值但无可厚非的处世方式,可以将其归结为普遍的人性弱点——犬儒主义。
我一直认为“犬儒”这个舶来的词语是很难定义和解释的处理事物的方法。
有犬儒者抵制俗物,追求简朴禁欲生活的说法
亦有说他们凡事抱住怀疑、不相信的态度,众人皆醉我独醒一般过日子。
但人毕竟是复杂矛盾的,不能因为批判主流价值就匆匆归为犬儒。 如果不仔细全面地观察,就无法读取人类的实体。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的优点在于,它一步步研究和推敲着这种难以言喻的人性特质、背后的原因,以及可以引导的危机。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的主角是“好老师”帕特里克。
>他一出场便挂着一副乐观天真的笑容,与身边的邻里点头示好,背后还有一道彩虹散落大海,画面祥和得教人想起童话民谣。殊不知擅长演奏小提琴的老友康姆,已决心离他而去,以冷漠的神色回应他永不止息的热心。
帕德里克不解老友为何忽然与自己绝交,想问出个究竟。
某天康姆终于受不了他的死缠,语重心长向帕德里克解释:“我们一直漫无目的地闲聊,我的时日也就不断地流失。12年后,我只会一事无成地死去,只剩下和一个普通人过去的闲聊”。他们之间没发生过什么事……
只是康姆忽然醒觉现在是远离世俗的时候,乐于将时间放在音乐艺术和结识新朋友,不愿与帕德里克继续无聊的把酒当歌。
假如《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换转叙事角度,从康姆愤世嫉俗的目光出发,说他怎样偏执地疏远昔日好友帕德里克,宁愿剪掉手指,也不甘与他同伍,故事一样可行,最后甚至可达一种警惕观众的寓言意义。
现在故事偏偏以平凡无奇、人畜无害的帕德里克为视角,站在客观的位置看待康姆,省去直接的道德教训和启悟,让两人私下微小的冲突逐渐发酵,改变帕德里克看待事情的方法,麦克唐纳无非希望见证一个真正“犬儒者”的诞生。
要理解康姆的犬儒主义并不难。
他一把年纪,精通小提琴,邻居都是过着平淡的乡间生活。
在这座欠缺特色的小岛过活,稍有一点才艺,很容易便自以为是优秀的艺术家。
影片开初试图尝试让观众认同并谅解康姆的作为(毕竟每人也有交友的自由权利)。
直至故事中段,耿直小子多米尼克的警察父亲跟康姆谈到出外处决敌军的工作,说他连为哪方行刑也不大清楚,康姆听到他对战事漠不关心、只顾自己利益的言辞大感不满,我们仍能为康姆恼怒的反应而产生好感。
可是当喝醉的帕德里克上前责骂他们二人,说康姆变得不再友善,康姆一面正经地回道“50年后,没有人会记得人们的和善”,只有音乐、伟人的作品能够流传下去,贬低帕德里克及其母亲的性格为没有意义,这便大大修正了我们对康姆的看法.
原来他只是一个自命不凡的混蛋——这番辩驳简明扼要地点出犬儒思想的消极。
之后帕德里克饱读诗书的妹妹不屑其冷傲的嘴脸,冷静地指正康姆:“莫扎特是十八世纪的人,不是十七世纪”,一语道破他的造作,不外如是。
相对而言,帕德里克对人产生厌恶、悲观消极的态度,是受康姆日益加剧的犬儒思想影响。
由康姆剪掉第一根手指宣泄愤恨开始,帕德里克以为装坏能使自己变得有趣,改变他以往恪守美善价值的处世之道。
除了撒一个不祥的谎话把康姆的新朋友打发走(骗他其亲人在城乡被车撞伤),还粗鲁地闯入康姆的家,故意以轻佻的姿态、刻薄的言辞向康姆问好。
其后连串坏事接踵而来:帕德里克的妹妹西沃恩受不了岛上人们的封闭思想,决定离开这片荒凉之地;康姆将五根手指头剪光掉到帕德里克的家;帕德里克的爱宠驴仔因为噎到手指而死亡,连番打击了帕德里克纯真、信奉和平的心。
一场大火,把康姆隐居的住所烧成废墟,也毁灭了帕德里克旧日的乐观。
安然无恙的康姆与帕德里克站在大海前,康姆跟他说对岸将要停战了,帕德里克回应说他们很快会再开战,而持续战争也是好事。
语毕,朝向他的狗展现略带伤感的笑容示好,用失望的眼神回望康姆,便骤然离开。
帕德里克失去了照顾自己起居的妹妹、难过时安慰自己的驴、多米尼克及老朋友康姆。
他失去了一切可以依靠的对象,也失去了纯真。
电影以诡异的老妇人麦科米克居高临下目睹他们的分手作结尾,她的身份一直像《麦克白》里预言未来的女巫,镜头越过她的背部,焦点一直留在海滩上的他们,仿似将观众带离故事。
再来说点题外话——这部电影其实遥相呼应的是爱尔兰。
1919年,爱尔兰与英国打了一场独立战争。
导演以这样一个看似通俗的谈论友谊关系的剧本,来暗喻着爱尔兰与英国间的历史关系,将故事背景设定在1923年爱尔兰内战用意显而易见,不仅是让主岛的绵延战火和伊尼舍林岛上同样正发生的“内战”遥相呼应,同时亦是轻巧的让历史化身为角色,用他们来实际带领着观众去认识这段过往。
康姆就好似当时在一次世界大战后高喊着独立的爱尔兰,而帕德里克则是那原本将其绑在一起的英国。
康姆(爱尔兰)告诉帕德里克(英国)自己有感于岁月的流逝,他不想再继续陪他无所事事、浑浑噩噩的过日子,想要写下一首能流传百世的小提琴曲子(想被承认为独立国家)。
康姆(爱尔兰)还是强迫帕德里克(英国)立下从此井水不犯河水、不准与他交谈的约定(英爱条约),可是帕德里克(英国)却始终不放弃和康姆(爱尔兰)寻求重修旧好的机会。
数次的无视约定前去向康姆搭话(似英爱条约仍无法让爱尔兰完全独立自治,而仅是仍属于英国监督的自由邦),导致康姆(爱尔兰)愤而依照自己立下的毒誓砍下自己的数根指头(北爱尔兰六郡)送给帕德里克(英国)。
最后帕德里克因心爱驴子遭康姆断指噎住害死彻底心死,直冲酒馆放话要放火烧了康姆还有他的房(后来英军加入由英爱条约而起的爱尔兰内战),两人在海边对话完后帕德里克的先转头就走,好似英国终于不再执着于和爱尔兰的关系,也仿佛知道他们两人(两国)将来还是会维持着微妙的平衡关系。
虽然在顺序上与本意上有些顺序调换,但确实是在《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中能将角色与情节和历史有个互相对照。
当剧情与历史有了巧妙连结,整体观影的趣味性便提高不少。
不过《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即使观众对爱尔兰内战或者是英国与爱尔兰间的历史不熟悉也无所谓,导演麦克唐纳笔下的众多角色,包含着帕德里克和康姆、西沃恩、多米尼克与他爱“猥亵”儿子的警察父亲、诡异的麦科米克婆婆、杂货店爱聊八卦的女店长、酒吧一搭一唱的老板与熟客,甚至就连一周才来伊尼舍林岛一次的神父,他们彼此间的对话与互动就已能带给观众足够的娱乐性。
此外,康姆想要分道扬镳而向帕德里克提出的、帕德里克后来陷入纠结的“好人”问题,还有困扰着他的“无趣”问题,以及貌似只有康姆才有但从岛民们的对话里依稀都能察觉到的、对生活在此久了的绝望感与烦闷。
想靠着议论八卦是非来遮掩内心因一成不变而生的空虚,都成为空气弥漫整座伊尼舍林,随着呼吸进到观众肺里,然后感染上似是无解的多愁善感,反刍着被留在岛上的寂寞。
帕德里克就好像是整座伊尼舍林岛上最格格不入的存在。
他是康姆口中的好人,也是无趣的人,然而这里最不需要的其实就是好人跟无趣的人。
但偏偏帕德里克却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是好人不好吗?自己真的有那么令人感到无趣吗?他就好像在电影的最开始,所有人都问着他是否有跟康姆吵架?他从“我们没有吵架”,到“我觉得我们没有吵架”,最后连自己感到困惑“我们有吵架吗?”
帕德里克在康姆疏远他的初期总是逢人就问,连他妹妹都被问到受不了,只是没办法,他就是要从别人口中得到自己“是好人这件事是没错的”、“是有趣的人”的肯定答案才满意。
有了这些评论当靠山,帕德里克仍旧追着康姆想要替自己争辩,才于是导致后面连串风波的发生,但老实说两个人都没有错,康姆认为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人因为善良、因为是好人而被记住,能留下来的往往只有作品,或者是作恶多端的恶人,既然这样他何不选择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好去创造一个能让自己被世界记住的作品?
可对帕德里克来说,单纯无心机的他只愿把善良留给值得的人。
而那个人除了妹妹,就是康姆了。他也许没有任何远大的理想抱负,他想的就是和妹妹继续住在岛上、和康姆每天到酒馆报到,喝着酒聊着天、分享生活琐事就够了。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说的可以是英国与爱尔兰的历史故事,也可以说的是朋友若道不同不相为谋、各走各路各自安好也好的故事,身边的那些人(邻国)、劝离的、劝和的、看好戏的、只想当茶余饭后话题聊的,都是这个故事的一部分。
见证了曾经友好的一段关系至分手的过程与结束。
而有趣的是,导演不仅以曾经形影不离的两位好友来形容英国与爱尔兰的关系,也在电影中放入麦科米克这位“带来死亡预报的报丧女妖”角色,除了替电影增添神秘的诡谲感,更是借由她曾经向帕德里克预告“将有两人死亡”的警语,悄悄暗指着如果他(英国)与康姆(爱尔兰)无法达成共识的话,两人(两国)或将两败俱伤、甚至步入死亡(灭亡)都有可能。
至于最后没有发展成如麦科米克所言的两人死亡结局,亦有种聚散离分总是缘,曾经好过是缘分;如今分手也是缘分,实在不需要将场面搞得太难看,避免日后需要对方帮忙时尴尬的告诫。
回头看看英国与爱尔兰不也如此?就算两国曾因闹分手发生争执,但幸好两边没有撕破脸,迄今仍在英国享有某些特殊礼遇。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可以有很多种的看剧情角度,也可以得到不同种的观影收获,这是我很喜欢导演马丁·麦克唐纳这次剧本的原因。
而除了剧本之外,几位主要演员的精湛演绎更是让角色彻底活了过来,不论是何种组合搭配均能激荡出不小火花,尤其两位灵魂人物——科林·法瑞尔与布莱丹·格里森的对手戏更令人目不转睛,完全不想错过任何一字一句。
科林·法瑞尔将帕德里克这个角色诠释的让人讨厌,却也令人心疼不已,从他眉宇之间与困惑眼神里能看见从怀抱希望到陷入绝望的被“恶”所吞噬过程。
也在看似宽阔实则窄小的小岛上更为无所适从。
情感表达看似直接笨拙,实则细腻充满层次变化,无疑是他从影生涯最棒的一次演出,首度入围奥斯卡就有很大机会顺利称帝。
布莱丹·格里森戏份虽然如同男主角,可确实放在男配角更具竞争力,无奈碰上几乎无人能敌的关继威,不然由他诠释这样子拼命绝情也貌似绝情。
可实际上根本温柔到不行的硬汉康姆,同样值得一座小金人肯定,特别是知道原来他就是《哈利波特》里的疯眼穆迪之后。
不过整部电影最让人惊艳的还是饰演多米尼克的盖瑞·莱登。
从《圣鹿之死》开始注意到他,到后来《敦刻尔克》《永恒族》到《蝙蝠侠》,每次见到他都是不同的类型角色,但每次他都能带给观众很深的印象,这次在《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中的多米尼克无疑是整部电影中最悲惨的角色。
不论是他所承受的异样眼光,或者是他毫无遮掩的真情告白,跟他最后的结局都给人不同于帕德里克的心疼与心碎。
这次跟着布莱丹·格里森一同入围最佳男配角,获奖机率更高,但也让人对他的未来发展更加期待。
整体来说,《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可以说是麦克唐纳在延续他在舞台剧的演员调度功力之后,更上一层楼的精湛展演。
更让片中4位主要角色都有明确且清晰的性格。
帕德里克豪爽且单纯,康姆纤细且敏感,多米尼克彷徨且驽钝,西沃恩不耐烦且直言……
故事竟然能在4位角色一再犹疑抵抗的状态下,持续推进,并且持续提出生命的大哉问——我们所做的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电影更直接呈现帕德里克与康姆的立场对决,帕德里克认为康姆对待人已不友善,“我的爸爸、妈妈以及妹妹都很友善,我会记住他们”。
康姆却说友善不能留下一切,“但是音乐可以、诗歌也可以,两百年前创作的音乐,可以被记住”。
帕德里克直言:“听起来你把自己当作英格兰人了。”
意见的分歧,被麦克唐纳纳入2位雄性沙文主义者的议论争执,他们夹在爱尔兰内战期间,即便根本处在一个偏远小岛,却同样陷入认同感的恐惧、困惑。
帕德里克与康姆彼此都找寻不到,但他们的友情却破裂了。
最终决定用暴力解决一切,以为能够回到从前,却只有把彼此推得更远。
不过我好奇的是,对于文化、艺术以及历史熟稔的麦克唐纳,为何会选在当代写出这个故事?
麦克唐纳刻意化繁而简,省去大量象征符号,让故事回到最为犀利的核心,想是特别关注到如今世界的错乱争执,人类因为冲突而生,进而划分国家与民族,随后我们产生艺术与教育。
意图证明我们是可教化的,与一般动物有明显差异,只是到了最终,我们还是会在关键时刻选择不理性。
主角们不断堆叠无奈、愤怒的情绪,不具名的报丧者持续出现,死亡的却是无辜的愚笨青年多米尼克以及驴子。
我们明明看见有人不断死亡,却没想过这些凶暴行为的内核,让自己再度成为野兽。
这样的一座海岛,象征的其实不只是爱尔兰。
广义上来说,甚至可以呼应到全世界。
但也像是少许几个人的争执,每一个我们脚下所踩的土地,就是这座弥漫死亡气息的悲剧之岛,是一去不返的宿命论。
我们不会知道帕德里克后来会否变得跟康姆一样厌世,但我们有权相信,帕德里克还是最初那个纯良的好人,只要我们仍然相信人性,拒绝犬儒,就还有希望。
这部电影留给我们的思考实在太多太多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