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2月19日,杭州两所学校检出数名新冠阳性学生,均为首次感染轻型,截至2月20日14时,其感染毒株分支尚未公布。
2月15日,本土病例首次检出XBB.1.5变异毒株。 但ba.5.2.48(60.4% )和BF.7.14 ) 28.9% )仍为国内主流毒株。
一方面,人们感到病毒在生活中消失了,另一方面,新的毒株和感染又让大家担心,病毒会不会很快卷土重来?
病毒感染接近历史低值但并未归零
首先,“病毒好像消失了”不是错觉。 全球报告的新增病例数几乎达到历史低点,大多数人可能周围没有人感染。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病毒为零了。
世界卫生组织2月15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1月16日至2月12日,全球累计新增感染者仍达670万人,死亡病例6.4万例。 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国内每天也有5000多例新病例报告。
由于目前各国都在减少病毒检测,推迟报告相关数据,全球感染数据也可能被低估。
从流行病毒株来看,XBB.1.5占目前世界新增病例数的35.9%。 它是XBB衍生的亚分支,XBB是奥密克戎BA.2衍生的变异毒株重组毒株。
根据GISAID的数据,截至2月18日,XBB.1.5至少扩散到世界65个国家/地区,其中美国的占有率最高。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XBB.1.5从去年11月中旬开始在美国扩散,今年1月14日一周感染占有率超过50%,成为美国主流毒株。
2月12日至18日本周,感染XBB.1.5的患者占新增患者数的80.2%。
XBB.1.5免疫逃逸能力强
已有的研究表明,XBB.1.5的免疫逃逸能力高于此前毒株。
中国科学院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今年1月3日发表的文章显示,XBB.1.5的免疫逃逸能力是XBB的1.1至1.2倍。 XBB的免疫逃逸能力是国内引起前波感染的BA.4/BA.5毒株的数倍。
东京大学医学研究所的学者也得出了最近的结论。 根据其1月31日发表的论文,XBB.1.5的相对有效繁殖数(Re值)是XBB.1的1.2倍。 在传播性方面,XBB.1.5也比XBB强约3倍。
但从国外情况看,与此前毒株相比,XBB.1.5造成的感染规模较小,周期也比较短。
截至2月19日,美国本轮疫情已呈下降趋势,与1月初感染高峰相比,日新增感染数减少50.49%。 与以往奥密克戎BA.1感染潮高峰相比,XBB.1.5感染期间高峰下降90.48%。
在住院规模上,XBB.1.5的住院人数峰值略高于BA.5,多出3000多人。
在重症人数方面,XBB.1.5的ICU重症人数峰值也比BA.5多405人。
而在7天动态死亡率方面,XBB.1.5显著低于奥密克戎BA.1等毒株,但略高于BA.5。 2月6日,美国本轮疫情死亡率达到峰值,为1.42%。
基于XBB.1.5的感染周期短,我们不必太担心它会在国内广泛传播。 这是因为我国大部分人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感染,体内抗体至少得到3月到4月以上的保护,现在大部分人也处于免疫保护期内。
值得关注的下一个毒株
那么,下一个可能引起大规模感染风险的毒株是哪一种呢?
目前很难预测。
截至2月12日本周,奥密克戎的BA.5频谱(不含BQ.1 )的世界份额降至8.3%。 BQ.1谱也已呈下降趋势,所占比例为27.5%。
现有毒株仍以XBB系谱最多,BA.2.75系谱也呈上升趋势。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中,特别标明了一支新毒株——XBF是奥密克戎BA.5.2.3和奥密克戎BA.2.75.3的重组体。 世卫组织表示,XBF的基因变异比BA.5更容易传播,截至今年2月,46个国家报告发现了XBF。
另一方面,根据GISAID的数据,目前该毒株在全球所占比例为2.5%,根据其增加趋势,预计3月将上升到6%。
总体而言,目前全球疫情正在逐步减少,但世卫组织仍敦促各国保持警惕,加强病毒变异和疾病严重程度等情况的监测,并继续报告相关数据。 同时,也需要高危人群的保护。 市民也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戴口罩,勤洗手,多开窗通风。
主编:张陌、尤莼洁
来源:作者:连俊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