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博主@SuperB太 发文称,在连续发布视频曝光厦门某景区海鲜市场偷梁换柱、缺斤少两后遭遇网络“悬赏”。
其晒出的图片显示,在某平台上有网友发文称博主被“选上”,疑似谐音“悬赏”;还有人在博主直播时评论“10万一条腿”。
对此,博主表示,自己之前也曾在私信遭遇过威胁,但第一次遇见“悬赏”这样的事,当天已到当地派出所报警。
此前,该博主去厦门吃海鲜记录了2条缺斤少两和偷梁换柱的视频,视频一经发出,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海鲜加工不仅缺斤少两,
还有“偷梁换柱”
据悉,superB太之前是一位美食博主,热衷于拍摄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美食视频。该博主在各平台都有一定量的粉丝,尤其是在某短视频平台,粉丝数达到1500多万。
自从2022年底,在路边买了个榴莲回去发现被摊主少称3.4斤以后,就走上了“打假”的道路。许多人看了他的视频后表示,要不是他都不知道自己因为缺斤少两被坑了多少钱。所以,这也坚定了他持续“打假”的道路。从那以后,他的视频从菜市场到火锅店、从熟食店到上门修马桶的维修工,他都打了一个遍,揭露了消费中的各个套路和缺斤少两的行为。
11日,该博主发布视频称,在福建厦门思明区一旅游景点周边的海鲜加工餐厅,不仅遭遇了缺斤少两,还有“偷梁换柱”。视频中,商家称重的电子台秤与博主自带的称重器出现较大的差异。他在购买帝王蟹之后,对其作出标记,拿到两家海鲜加工餐厅进行加工后,都发现了异样,并一一指出选购的帝王蟹与端上餐桌帝王蟹的不同。
有商家被挂“黄牌警告”
据法治日报报道,“superB太”的遭遇并非特例。记者近日通过大量走访调查了解到,从线下到线上,从生鲜到熟食,从路边摊到品牌店,都存在不同套路、不同程度的缺斤少两现象,“鬼秤”(做了手脚的电子秤)隐藏其间。
记者注意到,不少电商平台针对商家缺斤少两等不良行为推出系列处理措施,比如限制该商家店铺(包括关联店铺)账户资金提现,对店铺商品做下架或屏蔽链接处理,商品不会在搜索首页出现;情节严重的终止与该商家的合作,清退该店铺,并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
执法部门也在积极行动。如3月6日,福建厦门八市海鲜市场的一户商家,因为缺斤少两被执法部门挂黄牌警告。
然而,“superB太”近日去实地探访发现,这个海鲜市场里,依旧有一些商家存在缺斤少两行为:一家榴莲摊主在“superB太”掏出电子秤后直接生气表示不卖了,另一家付钱后再称发现少了300克,而市场的公平秤就在这家店对面。一家海鲜店售出的海鲜在旁边的公平秤上发现少了250克,店家被告知后立马补上。
缺斤少两为何难根治?
为何哪怕被黄牌警告,哪怕公平秤就在附近,一些商家依然选择“暗度陈仓”?
在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晓娟看来,这与消费者的“宽容”有一定关联——发现缺斤少两后,很多消费者往往因为金额不大而放弃投诉、维权;有些消费者告知商家后,商家进行补偿或给予一些优惠券,消费者通常息事宁人。这让一些商家有恃无恐。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任超分析说,缺斤少两最明显的特征是单次数额较小,因此很难被消费者发现。即便被发现,商家也会以误差等为借口补足,大部分消费者也不会为这点“小事”追究到底。特别是一些火锅店、麻辣烫店,往往是选好食材直接下锅,消费者缺少反映时间。而流动摊位对需要长期诚信经营形成商誉的依赖性较弱,大多数为“一次性生意”,有人持有坑到就是赚到的想法。
“就监管而言,一方面基于前述的原因,缺斤少两的套路具有隐秘性,数额小,流动性大,监管部门难以发现,难以取证;另一方面,即便发现查处,现行规范体系下惩罚力度有限,与获利相比,违法成本低,商家也很容易卷土重来。”任超说。
想适用惩罚性赔偿并非易事,记者就所购商品缺斤少两,希望得到3倍赔偿向商家所在平台寻求帮助,平台以自己不是监管部门,无法要求商家作出赔偿为由,拒绝提供帮助。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告诉记者,并非向市场监管部门提出申请就一定能获得赔偿,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需要证明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才能申请3倍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