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
昨天凌晨,张兰直播间的运营助理董哥发布了一个视频,视频的文案说:“奔赴要值得,放弃要利落,不消耗自己,不耽误别人,及时止损,尊重缘分,懂得释怀”,并配上了伤感的背景音乐,引起网友纷纷关注和猜测:董哥怎么了?军人出身的董哥是张兰直播间里最实诚也是最接地气的工作人员,平常话不多,虽然负责的是后台运营工作,在主播们忙不过来的时候,他经常会主动上前帮忙,甚至常常要充当现场试品模特,让张兰往脸上涂满面膜和化妆品,有主播请假时他也顶班卖货,而且介绍产品的时候一点不比专业主播差。张兰前直播运营团队回应集体离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昨天凌晨,张兰直播间的运营助理董哥发布了一个视频,视频的文案说:“奔赴要值得,放弃要利落,不消耗自己,不耽误别人,及时止损,尊重缘分,懂得释怀”,并配上了伤感的背景音乐,引起网友纷纷关注和猜测:董哥怎么了?这是要离职的节奏吗?
军人出身的董哥是张兰直播间里最实诚也是最接地气的工作人员,平常话不多,虽然负责的是后台运营工作,在主播们忙不过来的时候,他经常会主动上前帮忙,甚至常常要充当现场试品模特,让张兰往脸上涂满面膜和化妆品,有主播请假时他也顶班卖货,而且介绍产品的时候一点不比专业主播差。张兰他们去珠海当天,留守大本营的董哥一个人直播,介绍产品和后台上链接两不误,赢得众多粉丝纷纷下单支持,直播间在线人数上万人,个人直播人气超过除肖肖之外的所有主播,销售业绩一度排到了抖音食遍天下榜的第二名。
不过,这样实干的董哥似乎并没有得到张兰的认可,此次广东行,张兰把自己团队所有台前幕后的人都带去了,唯独撇下了老实人董哥。而且,张兰在路上还说团队里有人一干活就叫苦叫累,要开除他,似乎意有所指。
刷到董哥的伤感视频后,网友李春生说:“难道兰姐说的叫苦叫累要开除的是董哥?不相信,不想信。”
网友乔楚楚也在评论里问:“要离职了?今天(张兰)说抱怨的人难道就是你?”
网友user97582768987则指出:“大多数时候,消耗你能量的都不是工作,而是工作中遇到的人。干活本身是不累的,平衡情绪最累。”暗指董哥在张兰直播间工作不愉快。
不过,也有网友猜测董哥是不是失恋了?但很快就有网友说董哥儿女双全,家庭很幸福。
不管是什么原因,董哥被张兰和整个团队撇开已是事实,想起董哥今年春节都不回家和老婆孩子团聚,大年三十到年初几都坚守岗位陪伴老板张兰直播卖货,这样的员工如果都失望离职的话,绝对是张兰的损失了。
张兰前直播运营团队回应集体离职相关阅读:
董明珠霸榜热搜,她才是顶级流量操盘手
稍微了解娱乐圈的朋友,应该依稀还记得“汪峰抢头条”这个梗。老百姓都在调侃汪峰,但行内人都在感慨:汪峰真会玩儿流量。
但一山还有一山高,我今天给你介绍一个企业家,更会玩流量,她的名字叫:董明珠!
最近,董总连着上了好几个热搜:
在两会上再次建议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1万元、建议统一五险一金标准,和张兰会面,辟谣与王自如恋情传闻,“霸榜”热搜的同时,也让人疑惑:
一个企业家,一个公司的一把手,这么抛头露面,到底图什么?
— 1 —
和雷军的“10亿赌约”
董明珠的第一次热搜,是和雷军的“10亿赌约”。
2013年,董明珠和雷军同时被评为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两人同时登场。
当时,董明珠的格力+是大工厂大渠道,是传统制造业的代表;雷军的小米则是借着互联网东风而起的新秀,成立才三年,已经收获了一批“发烧友”。
这两股势力就在台上针锋相对了,董明珠率先出击,问现场观众,你们有多少人用小米手机?
只有3个人举手,气氛尴了个尬。
雷军马上回应,说这说明我们市场空间还很大。
董明珠又说,格力也可以借鉴小米的互联网模式,我们把传统渠道和电商渠道都用好了,格力自然能更加壮大。
言下之意,是只有线上的小米,难以攻克线下的供应链。
董明珠步步紧逼,雷军终于放出了狠话:“五年之内,如果小米的营业额击败格力,董总输我一块钱就行了”。
一块钱,怎么够得上两位大佬的身价?怎么能制造出话题性?
董明珠深谙其道,回答说,“什么一块钱?要赌就赌10个亿!”
— 2 —
掌握流量密码
这场赌局,最终以2018年格力营收1981亿元,小米营收1749亿元收尾。
但其实,谁输谁赢并不重要,一场口头的“10亿赌约”,让董明珠和格力没花一分钱,就获得了远超于广告的曝光,董明珠也从此立下了强势、自信的企业家人设。
这种人设,在此后董明珠一次次吸人眼球的举动中,被反复强化,甚至慢慢演变成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局面。
比如,她应该是少有的,直接下场做直播带货的老总。
2020年,受疫情影响,格力的全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15.12%,直接比上一年少了300个亿。
也正是在那一年,董明珠首次直播带货,全年她本人一共做了13场直播带货,其中8场,还是全国巡回直播。
人家巡回开演唱会,她巡回开直播,这种舆论造势的风格,很少有企业老总能做到。
这13场直播带货,总销售额达到了惊人的476.2亿元,占到2020年格力全年总营收的28%。
再比如,她带着22岁的孟羽童,高调喊话,说要把她培养成“第二个董明珠”。
董明珠也说到做到,出席各种活动,都会把孟羽童带在身边。
其实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怎么可能会有人让一个初入职场的小姑娘,去接手一家千亿市值、世界500强企业?
但在当时,“22岁”、“浙大毕业”、“格力接班人”,所有这些关键词,一下子就撼动了大众的神经,让孟羽童的抖音号一周涨粉近百万。
话题带来流量,流量就要及时转化,孟羽童顶着接班人的头衔,行直播带货之实,她走进了直播间,开始卖格力的产品,与其说她是格力接班人,不如说她是格力布局直播带货中的一员小兵。
而当潮水褪去,孟羽童并没有像当初设想的那样成为带货顶流,她也就淡出了公众视线,回归到董秘的工作。
结果就在去年双11前夕,网上爆出了“孟羽童离职”的传闻,董明珠迅速“反应”过来,和孟羽童一起出现在直播间,最高在线人数一度到了10万+。
话说回来,你猜这个离职传闻,是谁放出的消息呢?
只能说,懂的都懂。
— 3 —
大众要的是情绪
董明珠最近一次引发争议,是今年2月,她和张兰、张琦见面了。
本来见面也没啥,但偏偏,董明珠和张兰原本计划的直播带货吹了,反而去了张琦的直播间谈笑风生。
这一下,舆论又炸了,“董明珠歧视张兰”、“董明珠张兰事件”又上了热搜。
怎会如此?像董明珠这样的商业大佬,难道还不懂社交礼仪吗?
肯定不是,只是董明珠太知道,大众要的是情绪,而她要的是利益。
你看十年前,她和雷军对赌,在当时掀起了一股传统制造业和互联网新贵的争论,零成本就给格力打了广告。
捧孟羽童的时候也是,要是捧出一颗带货新秀,那皆大欢喜,要是没有,董总自然也有台阶下,人家本来就是董秘,直播带货就是人家午休时候的义务劳动,现在淡出了也情有可原。
对张琦的热络就更好理解了,张琦在抖音N个矩阵号,每个号都把张琦和董明珠同框的视频发一遍,可能就是上亿次的曝光,你看这点赞数,晃眼不?
— 4 —
真正的高手,都懂得借势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董明珠是一个很精明的商人,也有人说,但凡董明珠把这些搞话题炒作的精力,放到用心研发好产品上面去,格力的业绩也不至于落下美的一大截。
但其实,今天我们也无法想象一个没有董明珠的格力了,格力的一切,都被打上了浓重的“董氏”色彩。
而董明珠的每一次热搜,也确实吸引到了大众的注意力,在看似出格的举动背后,其实都是她的一次借势,每一次,她都能精准地瞄上时下最具争议的话题,实现破圈。
她不光是位企业家,更是一位顶级流量操盘手。
她会这么做,本质上是因为她很知道,现在的销售模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户的注意力都跑到了短视频和直播上。
在产品越来越同质化行业,谁先接触用户,谁先抢占用户心智,谁触达用户的次数多,谁就能抢占先机!
这个先机,就是更便宜的流量成本。
所有喊着“流量不够”的创业者,多多学习董明珠老师的操作。不过最后最后记住:
短期靠营销,长期靠产品。千万别玩儿嗨了,跑偏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