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然而,过于依赖手机会导致心理障碍,即“手机成瘾”。
手机成瘾最突出的特征是,经常将手机放在视野范围内。要么将手机抓在手中,要么把手机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其次,日常谈话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时,都会立即浏览手机,寻找答案。
另外,表达观点时表现出对手机绝对的依赖,这也是手机成瘾的一大症状。如使用社交媒体中,这些人语法和修辞错误会频频出现,大脑完全依赖手机,几乎从不质疑或查证手机内容的正确性。
香港大学梁永炽教授,基于临床通用的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中有关成瘾的诊断标准,编制手机成瘾指数(Mobile Phone Addiction Index, MPAI)量表,该量表由17个项目组成,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根据得分,可以评估手机成瘾的严重程度。其中,34-51 轻度手机成瘾、51-68 中度手机成瘾、68-85重度手机成瘾。
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发现,通过tDCS技术,对网络游戏成瘾的学生进行干预,能增强学生的执行控制能力,从而对注意力、动机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同时,通过神经调节,改变神经传递(例如多巴胺释放),并间接改变大脑奖赏系统的功能,有助于抵御因游戏元素(图片、声音等)产生的诱惑。
既然tDCS可以协助学生戒除游戏成瘾,那么有没有可能戒除手机成瘾呢?答案是肯定的。
我国学者(孙延林教授等)最新研究发现,tDCS对成瘾者的DLPFC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成瘾者对成瘾物质或成瘾行为的依赖,并通过试验,验证了tDCS对手机成瘾症状的干预结果。
tDCS技术治疗手机成瘾的示意图
研究发现,单次tDCS阴极干预左侧DLPFC,可以减缓手机成瘾学生对于成瘾信息的摄取。与非手机成瘾组对比,干预后的手机成瘾组学生,在反眼跳范式任务中对于以刺激图片为兴趣区,总体注视时间、总体注视次数均显著降低,并且在点探测的试验任务中被试的反应时下降、正确率也提升。这些结果表明,眼动行为的提升可以解释点探测反应时、正确率有所提升的根本原因。
因此,对手机成瘾学生通过单次的(2mA、20分钟)的tDCS干预左侧DLPFC,可以有效改善手机成瘾学生的注意偏向。未来,采用多次、多疗程的tDCS干预方案,有助于提高并保持长期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