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
近日,有网友发布图片称,江苏省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今年3月8日曾发布一则查封公告。该公告显示,江苏省检察委员会于2018年3月28日查封罪犯郗同福受贿财物及房产,公告下文罗列出郗同福位于连云港市某小区共计34处房产信息,江苏省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在文末称,限相关权利人于2023年3月15日前到该院执行局接受询问并提交相关证据申报权利。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2月22日,郗同福被江苏省监察委立案调查。同年5月14日,江苏省监察委将郗同福受贿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2018年10月15日上午,此案在镇江市中级法院一审开庭。落马官员房产被查封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顶端新闻记者 曾令统
近日,有网友发布图片称,江苏省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今年3月8日曾发布一则查封公告(2023苏11执恢3号)。该公告显示,江苏省检察委员会于2018年3月28日查封罪犯郗同福受贿财物及房产,公告下文罗列出郗同福位于连云港市某小区共计34处房产信息,江苏省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在文末称,限相关权利人于2023年3月15日前到该院执行局接受询问并提交相关证据申报权利。
顶端新闻记者查询发现,目前涉案房产在二手房交易网站每平方售价超8000元,涉及金额超千万。
3月30日,顶端新闻记者从江苏省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相关工作人员处获悉,上述文件属实,且相关执行信息及诉讼信息均公开可查,“不同的是,一般情况下,相关权利人行使权利时间以收到执行局相关通知为准,而且每个案件我们都会有专门负责该案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2月22日,郗同福被江苏省监察委立案调查。同年5月14日,江苏省监察委将郗同福受贿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2018年10月15日上午,此案在镇江市中级法院一审开庭。
顶端新闻记者查询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根据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18)苏1111刑初267号显示,上述涉案人员郗同福,自2004年至2007年,其在担任中共连云港市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中共南京市江宁县(区)委常委、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江宁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总经理等职务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接受曹兴斌的请托,为其在江宁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改制、连云港久和公司房地产开发等方面提供帮助,共同收受曹兴斌给予的连云港久和公司股份价值人民币1215万元。
2004年郗同福调至连云港市任职后,曹兴斌和李桂年遂合作成立了连云港久和公司,注册资本计人民币5715万元,双方约定投资持股比例分别为70%和30%。曹兴斌以其南京久和置业投资发展公司的名义出资人民币4000万元,履行了出资义务;李桂年以其妻柯某名义办理了股权登记,按30%的占股比例应当出资1715万元,2005年8月,李桂年以其本人及郗同福共同持股的南京瑞源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出资500万元,余款1215万元由曹兴斌支付,郗同福对此明知并认可。
2007年下半年,郗同福调离连云港市前,与李桂年共谋从连云港久和公司退股并分红。曹兴斌同意并按照30%的占股比例用房产折抵,后郗同福、李桂年共计获得连云港久和国际新城房产65套、车位30个,其中受贿孳息是价值人民4313.7828万元的房产和车位。
据相关媒体报道,郗同福在当日庭审最后陈述时称,“一步步走到今天,悔不当初。感谢检察机关办案过程中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对于检察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我没有异议,知罪、认罪、悔罪。我决心在有限的余生好好改造自己,洗刷自身罪过、还掉历史欠债……”
落马官员房产被查封相关阅读:
大连厅官徐长元贪污6000亿?有点常识好不好
最近刷新闻,看到很多文章炒作,说“辽宁第一贪徐长元,受贿6000亿”。6000亿,数字真的很吓人,徐长元落马前已经退休,是正厅级干部,退休前一直在大连工作,曾任大连市金州区的区委书记。
6000亿是什么概念?大连市2017年的GDP是6052.2亿人民币,2022年的GDP也不过8430亿元,而徐长元是2018年落马的,如果“受贿6000亿”数据是真的,那相当徐长元贪污了大连市一年的GDP,只能说触目惊心,所以说,用常识判断,也觉得大概率不可能。
徐长元实际贪污了多少?涉案2714套房,数百亿
作为一个厅级干部,徐长元及其亲属等犯罪团伙贪污腐败金额庞大。其不光是“贪官”,更是严重涉黑组织的“老大”。
具体金额多少?央视在2021年3月27日晚播出的《依法重击》给出了答案——该黑社会性质组织案涉案金额高达百亿,仅被查封房产就有2714套,总面积达43.3万平方米。
除房产外,还有土地、债权、高档轿车、进口红酒等。涉案土地有40多宗,总面积达35万平方米;对外债权更是达60多亿元人民币。
从1996年起,徐长元逐渐形成了家族式的具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他们盘踞大连地区十余年,攫取经济利益数额特别巨大,欺压残害百姓情节特别恶劣。其犯罪特点是以官养商、以黑护商。通过暴力讨债,挑人脚筋,砍人手指,非法拘禁,将人推下车并碾死。
更恐怖的是,一个大黑官还营造清廉人设,两张皮切换自如。他一面号召干部要在弘扬正气、清正廉洁;一面却大搞权钱交易,单在干部选拔任用、企业经营上就收了9400多万元。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2020年9月,徐长元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诈骗罪等十余项罪名数罪并罚,判处被告人徐长元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涉案的24人也得到了相应处罚。
6000亿的传闻怎么来的?自媒体造谣?
按照央视纪录片,徐长元涉贪涉黑的金额价值百亿,数量十分惊人。但更令人不解的是,在自媒体的翻炒中,徐长元的涉案金额一下翻了60倍,变成了6000亿。
为什么会这样呢?还要从央视的纪录片说起。徐长元贪污涉黑的具体情况,是由央视2021年的政论专题片《扫黑除恶——为了国泰民安》之《依法重击》曝光的,在这集里,徐长元最后一个出场,介绍完他的情况后,央视顺势对扫黑除恶的成果做了一番总结,称:
三年来,全国共查封、扣押、冻结涉黑恶犯罪资产6029亿多元,有效铲除了黑恶势力的经济基础。
也就是说,6029亿,是三年来扫黑除恶查封、扣押、冻结资金的总额,而不是徐长元一人的涉案额。因为专题片中,徐长元最后一个出场,所以有人对误认为“6000亿”属于徐长元,其实是错把总成果算到了个人头上。
这个误读很严重,数据翻了60倍。而就是这个误读,被许多自媒体当作“金钥匙”,疯狂炒作,就怕涉案金额不够大,就胡乱吹,为了薅流量,肆意夸大。
网友们痛恨贪污腐败,也希望国家继续加大治贪力度,部分自媒体就抓住了网友的期盼,疯狂炒作贪腐旧闻,并把贪腐行为的细节,肆意夸大,甚至张冠李戴,编造故事,这对大家的反腐热情和期望反而是一种伤害,不实信息和误读只能渲染情绪博眼球,并不能对实际反腐起到作用。
回到6000亿的误读中,其实即便是专题片中说的“2714套房、涉案数百亿”,也是以徐长元为首的24人涉黑团伙的涉案金额,是利益团伙的涉案总额,当然徐长元绝对占到了大头。
徐长元的罪恶罄竹难书,千刀万剐也不为过,小编对他也没有丝毫同情,对于贪官,就应该从严从重处罚,通过典型判例以儆效尤。
我只是为我们的自媒体环境担忧,翻炒落马官员,痛打落水狗,为百姓出气,确实大快人心,但如果编造故事,伪造一些不实情节,甚至任易夸大数字,结果只会搞坏舆论环境,没法起到改良和建设的作用。
而当下,不管是“四不两直”的调研方式,还是官方最近新一轮的巡视工作,都展现了强劲的反腐决心和行动力,如果自媒体能发挥提供线索、有效监督的作用,便能将反腐查贪的工作推向新一个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