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
周一刚刚上班,安宁神秘兮兮地来找我:“敏姐,中午咱俩单独吃饭。”说完一溜烟儿消失在我的视线里。午休前收到安宁发来的消息。我到韩餐店时,安宁已经坐在那里等我。所以安宁算我半个徒弟,五六年里看着她从青涩懵懂、一无所知到现在能够自己独立谈单、做计划、签单,安宁的成长大家都有目共睹。去年六月公司年中业绩考核,周颖挂零,面临垫底被清退的尴尬。这样周颖也就在安宁的介绍下和吴女士相识,顺利签成了吴女士这张单子,度过了考核难关。我冷静的看着安宁发泄自己的种种情绪,也深深的同情她被“好姐姐”背后算计的愤怒。姐姐心里可真多算计啊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周一刚刚上班,安宁神秘兮兮地来找我:“敏姐,中午咱俩单独吃饭。”说完一溜烟儿消失在我的视线里。
午休前收到安宁发来的消息。我到韩餐店时,安宁已经坐在那里等我。
落座后我开门见山地问安宁:“小丫头,怎么了?说吧。”
她也直接回答我:“周颖签了两百多万的单子,知道了吧?”
“知道了,不是还没签合同吗?只是小道消息。”我淡淡地说道。
“今天下午去签合同,不出意外的话,肯定没问题了。”安宁忿忿地说。
我疑惑地看着她,这不是她的为人风格,以前别人签再大的单子,安宁也都是云淡风轻的。
安宁来公司大概有五六年了。还记得当初毕业时青涩的小丫头,简单、热情、干劲十足。初到公司时销售总监让她来我们部门,经理不太看好她,不想留她。是我轻轻地说了一句:小姑娘挺好的,挺有干劲儿!
经理撇了我一眼说:“那就去你们组吧。”
所以安宁算我半个徒弟,五六年里看着她从青涩懵懂、一无所知到现在能够自己独立谈单、做计划、签单,安宁的成长大家都有目共睹。
因为当时的那句话,安宁和我一直都保持着职场难得的亲密关系,即使是现在我离开了他们部门,也丝毫没有影响我俩的友谊。
接下来安宁和我讲了这张单子背后的故事。吴女士原本只是个不起眼,没什么能力的小客户。去年六月公司年中业绩考核,周颖挂零,面临垫底被清退的尴尬。
周颖求遍了所有能求的人,也没人能帮她。当时安宁手中握着几个大单,看不上吴女士这张小单。就做顺水人情将吴女士这张小单借给了周颖。
这样周颖也就在安宁的介绍下和吴女士相识,顺利签成了吴女士这张单子,度过了考核难关。
自那以后安宁也就减少了和吴女士的联系。只是在逢年过节时发个信息或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没想到吴女士现在有能力签大单了,却是和周颖合作。安宁肯定心不甘,意难平。
说起周颖来公司也有快十年了,一直业绩平平,倒也没出过什么差错。是那种在公司里没什么存在感的销售员。自从安宁帮她完成考核后,和安宁的关系迅速升温。
安宁家在外地,周颖经常给安宁带些吃的、用的,对她的生活也十分关心。完全就是那种关心小女孩儿工作和生活的“知心大姐”。
由于安宁和她的关系,我和周颖的关系也近了一步,但我一直都不太喜欢她。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她心机太深。
安宁说不能轻易地让她签成这个合同,要去找吴女士,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她。要不然就去找总监,告诉她这个客户是自己的,被周颖抢去了。
我冷静的看着安宁发泄自己的种种情绪,也深深的同情她被“好姐姐”背后算计的愤怒。心里却在考虑如何让安宁能够冷静地对待这个事情并从中得到教训。
“你考虑过自己这么做之后的后果吗?”我问安宁。“大不了谁都别签这个单子呗!”安宁气愤地说。我看着小女孩儿因情绪激动而泛红的小脸儿,回想着自己这么多年的经历。
“这张单子虽然还没签下来,公司里大大小小的相关人员是不是都知道了?”我问安宁。“差不多吧,我还是通过其他同事知道的呢。”安宁委屈地回答。
“现在公司业绩怎么样?或者你们部门业绩怎么样?”我问安宁。
“当然不好了,这你还问我?”安宁莫名其妙地看着我。
“现在公司业绩不好,周颖签了一个大单。你说你要去找总监,总监会怎么说?”我问安宁。
“你认为总监会为你鸣不平,然后批评周颖吗?”我又问她。安宁默不作声,开始思考。
“你还说要去找吴女士,吴女士会因为先和你打过交道,而你半路将她转交别人,转过来再和你签合同吗?”我又接着问她。
“那怎么办?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难道就这么让她得逞吗?”安宁委屈地说。
“你还真就得咽下这口气,而且是让别人看不出来的偷偷地咽下这口气。”我恨铁不成钢地告诉安宁。
接下来我给她分析了找吴女士和总监有可能的结果。如果去找吴女士有两种可能,第一,周颖和吴女士关系很好,非常信任周颖。那你难免落得个阴险小人的形象,以后就彻底地失去了吴女士这个客户。
第二,吴女士和周颖的关系没有那么好,不是很信任她,那这个单子就谁也签不成了,世界上又不是只有我们一家这样的公司,人家干嘛惹这个麻烦,换一家公司多轻松。
再说去找总监更是愚蠢,无论你俩谁签这个合同,总监都是利益的既得者。领导会掺和你们之间的恩怨吗?领导在意的是结果。
另外一个,你去找总监她会怎么看你,会不会认为你没有维护好自己的客户,工作做得不到位。你这纯属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行为。
所以我说你现在只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情,等晚上的喜报出来,真诚热情地恭喜你的颖姐成功签单。
然后晚上回家重新温习一下《农夫与蛇》的故事,蛇必然有可恨之处,但是也是农夫给了它伤害自己的机会。
再一个就是“客养”的道理,就像养鱼一样。平时捞大鱼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喂喂小鱼,要知道小鱼终将会长成大鱼。更不能让小鱼长大之后被别人捞进了网。
虽然丢了单子是损失,但是要没在这件事情里总结出经验,那才是你的大损失呢!
人生都是坎坎坷坷过来的,没有这些糟心的事,平平淡淡也缺滋少味。
能够从糟糕的事情里面总结经验教训,勇敢地继续前行才是真正的勇者!
姐姐心里可真多算计啊相关阅读:
年轻时大姑姐太会算计,如今穷困潦倒想借钱,女子:我有钱但不借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大多都是“你对我如何,我就对你如何”,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一个人明事理的人,不会忘记别人的恩情,自然也很难放下别人的伤害。
用简单的话来说,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关系,就好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在人际关系中,种下了什么样的种子,将来也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
正因如此,西妹不止一次说过,与人相处要真诚、善良,不要想着去算计别人,更不要想着去损害别人的利益,来增长自己的利益。毕竟,人生是未知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后是什么样子,没有人说得准。
都说家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家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扶持。然而,凡事都有例外,读者张女士就遇到了一个会算计的大姑姐,听完她的倾诉,我对她如今的冷漠也有了理解,毕竟换做别人,也可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年轻时大姑姐太会算计,如今穷困潦倒想借钱,女子:我有钱但不借。张女士如今已经52岁,一双儿女都非常优秀,儿子是一家公司的项目经理,女儿自己开了一个工作室。
张女士说,如今的她算是熬出头了,想想曾经的日子,她真的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坚持过来的。张女士年轻的时候,因为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所以婚事是父母包办的。
没结婚之前,张女士只听父母说男方家庭条件不错,只有两个孩子,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当时,张女士还觉得自己好福气,对方只有一个儿子,以后的生活一定不会太苦。
然而,结婚后张女士才慢慢发现,丈夫看上去虽然是个正常人,但言行举止却有点说不出来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有点傻,不像其他男人那样,能够自己谋生活、维持一个家。
发现丈夫的问题后,张女士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在她眼中丈夫就只是比老实人还要老实一点,其他的没什么区别,毕竟他还是能正常生活,让他去做的事情,他也都能慢慢做好。
张女士说,她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她只希望结婚后能踏踏实实过好日子。然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大姑姐的算计彻底打破她的美好愿景,让她差点走投无路。
和丈夫的木讷不同,张女士的大姑姐是个非常会算计,也特别能说道的人。张女士和丈夫结婚没多久,大姑姐就吵着闹着要分家,还让公婆把家里的积蓄全部给她。
那时,张女士的大姑姐是这样说的:“我是嫁出去的女儿,房子我也就不要了,房子留给弟弟和弟媳,家里有多少钱我就分多少钱,以后家里的其他财产都与我无关。”
作为一个才进门不久的女人,张女士在这件事上并没有插嘴,而公婆也就应了大姑姐的要求,把家里所有的积蓄都给了大姑姐。
张女士说,那时候刚好是过年,大姑姐拿走了家里全部的积蓄,他们一家人只有十二块钱,十二块钱就凑合过了一个年。
后来的日子里,大姑姐虽然偶尔会回来,也会从家里拿走一些东西,但都不算过分。只是有时候,大姑姐会故意找张女士的麻烦,挑拨婆媳关系、夫妻关系。
再后来,大姑姐外出做生意,挣了一点小钱,回来的时候就对张女士夫妻俩冷嘲热讽。不仅如此,大姑姐还在公婆面前说着说那,大概的意思是:“跟着儿子儿媳就只能过苦日子,这个家要想富只能靠她,跟着她才是对的。”
大姑姐的话,在公婆心里埋下了种子,他们也知道小儿子是有点问题的,小儿子能过好自己的生活就不错了,想要发家致富基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慢慢的,公婆对张女士夫妻的态度有了变化,张女士也明显感受得到,公婆更喜欢大姑姐,有什么都想着大姑姐。
张女士说,她女儿上小学的时候,大姑姐终于说动了公婆,把家里仅剩的房子分给了大姑姐。那年,张女士被迫和丈夫孩子出去租了房子,连老家的地都没他们的份。
可想而知,这一次的变故,彻底寒了张女士的心。用张女士的话来说,那时的她,真的恨不得大姑姐从世界上消失。然而,更让她气愤的是,大姑姐竟然趾高气扬地对张女士说:“人啊,要认命,没本事就是没本事!”
张女士一家被赶出来后,日子是过得非常凄惨的,好在张女士是个坚强的女人,她没有被大姑姐的话打击到,反而变得更加有动力。后来的日子里,她和丈夫一起打工挣钱,儿子和女儿也非常懂事,早早就开始做家务,帮家里减轻负担。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张女士和丈夫已经开始享福了。而大姑姐呢?她确实风光了好几年,最有钱的时候,家里能拿出来的钱就是一两百万。
但是,因为一场变故,也因为她的算计,她最终把自己给算计了进去,生意亏损不说,丈夫还转移了他们的财产,两套房子都和他没有一分钱的关系。
张女士说,因为过惯了好日子,没钱之后的大姑姐一直四处借钱生活,就张女士知道的债务,差不多都有二十几万了。前段时间,张女士的儿媳生孩子办满月,大姑姐带着东西上门祝贺。
张女士还纳闷,她没有请大姑姐,为什么大姑姐还会不请自来。结果,吃完饭后,大姑姐磨磨唧唧了一阵子,才说出了她来的目的。她说:“弟媳,还是你命好,生了两个会挣钱的孩子……我最近有点困难,你们借我十万块,我年底就还给你们。”
听完大姑姐的话,张女士没有太多的表情,只是淡淡地回答:“我有钱但不借!”这件事后,张女士听到了不少闲言碎语,她知道肯定是大姑姐又背着她说她的坏话,倒打一耙。
不过,张女士并没有计较,因为她觉得,如今的一切已经证明了:恶人自有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