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
集微网7月4日报道 7月3日,福建晋华和台湾联电各自在官网发布声明,称因涉嫌专利侵权,福州中院发布“临时禁令”,要求美光停止在华销售部分DRAM和NAND产品。随后彭博社的报道指出,福州中院新闻办证实了该禁令存在。继今年1月晋华和联电分别向福州中院提起美光专利侵权诉讼后,历经半年的审理调查,晋华和联电获得阶段性胜利。专利诉讼案中的“临时禁令”较罕见,但并不意味着法院已经认定美光专利侵权的事实,最终结果仍需等待法院的判决。但“临时禁令”将对美光产品在华销售产生重大影响,对美光在华销售产品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集微网7月4日报道(记者 张轶群)7月3日,福建晋华和台湾联电各自在官网发布声明,称因涉嫌专利侵权,福州中院发布“临时禁令”,要求美光停止在华销售部分DRAM和NAND产品。随后彭博社的报道指出,福州中院新闻办证实了该禁令存在。
继今年1月晋华和联电分别向福州中院提起美光专利侵权诉讼后,历经半年的审理调查,晋华和联电获得阶段性胜利。专利诉讼案中的“临时禁令”较罕见,但并不意味着法院已经认定美光专利侵权的事实,最终结果仍需等待法院的判决。但“临时禁令”将对美光产品在华销售产生重大影响,
专利诉讼案中“临时禁令”较罕见
今年1月中旬,联电和晋华先后在福州中院提起针对美光诉讼,以专利侵权为由,要求美光停止销售相关侵权产品并提出索赔。
其中,联电方面对美光半导体(西安)、美光半导体销售(上海)、厦门市思明区信通源电脑经营部、厦门安泰胜电子科技等公司提起 3 起诉讼,涉及包括DDRA4、SSD、显卡等领域的内存专利,要求赔偿金额总计人民币 2.7 亿元。
晋华方面要求美光停止加工、使用、进口、销售、许诺销售侵犯晋华专利的任何侵权产品,以及立即销毁全部库存侵权产品及加工、使用侵权产品之全部相关机台等设备;并请求赔偿金额达人民币1.96亿元。其中,诉讼中提到的相关侵权产品为美光制造、生产、加工、进口、使用、销售、许诺销售的Crucial MX300 2.5-inch SSD 525GB固态硬盘以及Crucial DDR4 2133 8G笔记本内存条。
此外,晋华表示,在1月向福州中院提起诉讼后,又陆续发现美光的十余款自有品牌产品涉嫌侵害晋华专利,其中包含数款DDR4笔记本与台式机内存条,MX500系列的2TB、1TB、500GB、250GB 2.5英寸的固态硬盘,及相关侵权芯片,与晋华主张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进行比对后,确定相关产品的技术方案落入晋华专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晋华在7月3日发布的声明中称,福州中院裁定美光侵犯晋华掌握的两项专利,要求美光半导体销售(上海)有限公司立即停止销售、进口十余款Crucial英睿达固态硬盘、内存条及相关芯片,并删除其网站中关于上述产品的宣传广告、购买链接等信息。同时裁定美光半导体(西安)有限责任公司立即停止制造、销售、进口数款内存条产品。
晋华表示,未来将继续关注并搜集其他任何可能涉嫌侵害晋华专利权的侵权产品,包括任何使用美光侵权芯片生产、加工、进口、使用、销售、许诺销售的内存条及固态硬盘。作为内存产业的新进入者,晋华强调将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积极采取各种维权措施捍卫自身权益,绝不姑息任何涉嫌侵犯晋华专利权的行为。
福州中院裁定的“临时禁令”,在该案最终判决生效之前,均具有法律效力,且在裁定书送达后立即执行。
美光方面在稍早时回应称,目前目前尚未收到晋华以及联电在3日声明中提到的法院裁定书,在收到并评估福州中院的法律文件之前,将不再发表评论。
按照流程,如美光不服裁定,可在收到裁定书十日内,向福州中院提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执行。这意味着至少在现阶段,美光将无法在华销售相关侵权产品。
美国盛智律师事务所高焕勇在接受集微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福州中院目前的裁定看,并没有最终认定美光侵权,但认为侵权事实的可能性较大。针对“临时禁令”的复议,除非美光方面提供新的证据,否则很难推翻对于该禁令的裁定,那么对于美光相关产品的禁售将会持续到该案件最终判决之日。
高焕勇表示,对于专利诉讼案件而言,法院出台“临时禁令”较为罕见。另一法律界人士表示,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裁定,是因本案审理至最终判决生效需要一定周期,在此期间晋华确有可能因美光销售的涉嫌侵权的产品而遭受难以弥补的损失。
一般而言,中国司法机构对于专利诉讼案件的审理周期在一年到两年之间。这期间,无疑将对美光相关产品在华销售产生重大影响。
今年5月,中国反垄断机构就曾因DRAM价格上涨一事约谈过美光。6月,中国反垄断机构正式就美光、三星、海力士三家存储大厂涉嫌操控DRAM价格一事立案调查。但目前调查取证阶段并未对美光在华的销售产生实质影响。美光2017年年报显示,中国区的销售额高达104亿美元,营收贡献达到五成。
福州中院的禁令公布当日,美光股价大跌5%。有分析指出,如果美光最终的复议抗辩无效,随着传统销售旺季的到来,以及DRAM不断上涨的趋势,将很可能影响美光相关产品在华销量,并削减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此次禁令中也涉及的MX 500系列固态硬盘便是目前市场热销的主流产品。也有分析指出,美光可能会进一步拉高DRAM报价予以应对。
互诉博弈或为重回谈判桌前
当下,中国存储产业将迎来发展关键时期,并已形成以投入NAND Flash市场的长江存储、专注于移动式内存的合肥长鑫,以及致力于利基型内存的福建晋华三大阵营。
从目前三家厂商的进度看,已进入量产倒计时阶段。试产时间预计将在2018年下半年,量产时间可能会集中在2019年上半年。
2016年5月,联电宣布与福建省晋华集成电路公司签约合作,开发DRAM相关制程技术。去年年底,晋华集成电路项目主厂房提前封顶,项目一期计划于2018年第三季度正式投产。台湾媒体报道称,届时导入 32nm制程的 12寸晶圆月产能,预计达到 6 万片的规模。
目前,存储领域形成三星、海力士、美光三巨头的垄断局面,三家企业市场份额九成以上。中国存储产业的发展尽管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成为国家意志,以及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巨头忌惮中国存储产业的崛起。于是,近一阶段,包括专利侵权,窃取商业机密为由在内的诉讼案件成为国外巨头针对中国存储企业进行干扰抑制的主要手段。
去年12月,美光在美国加州提起民事诉讼,控告联电及晋华侵害DRAM营业机密。另据集微网记者了解,美光还存在限制设备商对福建晋华进行供货的行为,这对于正处于试产阶段的福建晋华而言无疑形成了重大压力和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晋华和联电于1月分别向福州中院提起专利侵权诉讼,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对美光进行反制。
半导体领域的诉讼与反诉是企业间博弈的常用手段,针对国外巨头的诉讼,中国企业也开始拿起法律武器进行制约,为自己争取谈判空间。
相似的剧情去年曾经上演过。去年年底,中国半导体设备厂商中微半导体与巨头Veeco展开互诉,Veeco在美国起诉中微供应商SGL专利侵权并限制其对中微供货,而中微在中国起诉Veeco专利侵权,最终三方实现和解。
如今,中国高科技企业在面对市场竞争对手,特别是行业巨头提出诉讼时,正由过去的妥协、让步到据理力争,有策略的进退,中国高科技企业知识产权方面的积累,以及应对相关诉讼的能力正在增强。
美光的举动一方面不想看到中国存储企业的崛起,担心其自主研发能力对其未来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最终目标是希望晋华能够与美光在DRAM市场合作,在大陆市场获得更大利益。而对于晋华和联电而言,目前需要一个安稳的发展环境,顺利实现量产目标。
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光显然低估了联电以及晋华在DRAM领域专利布局的能力。与此同时,美光在中国遭遇的审查风暴也给予了晋华和联电更多回到谈判桌前的筹码。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认为:晋华、美光互诉类似中微与Veeco的专利斗法,福州中院判罚为晋华提供下一步与美光谈判的筹码,美光需要中国的巨大市场,晋华也需要为今年DRAM工厂开工扫清障碍,不过法院判罚与真正实施是两回事,晋华还需要配合相关主管部门将法院判罚尽快落实,以争取未来在谈判过程中取得主动。
美光专利侵权,意味着中国存储企业利用知识产权保护自身利益获得了一次阶段性胜利,这证明中国存储企业面对巨头的“大棒”,有能力拿起武器予以反击。但仍要看到,在存储领域大陆企业在知识产权上的积累较为薄弱的现实,同时加强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为未来进一步发展赢得空间。
目前,中美贸易呈现紧张态势。中兴刚刚死里逃生后,近日中国移动进军美国市场又遇到多重阻力。与此同时,高通收购恩智浦的交易仍在等待中国监管部门的审批。而在这个时间当口,围绕在晋华、联电和美光等中美高科技企业之间的法律案件显得颇为敏感。
在今日外交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就媒体提出的福州中院的“临时禁令”是否与当前紧张的中美贸易关系有关时,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回应称不认为两者之间有必然联系。同时他表示,中国是法治国家,严格依法办事,为所有企业提供平等保护,无论是中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中方始终致力于为中外企业营造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校对/乐川)
对美光在华销售产品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相关阅读:
昨夜今晨:滴滴出行因严重涉隐被下架 BOSS直聘等APP停止新用户注册
2021年7月5日 驱动中国昨夜今晨
国家网信办通报滴滴出行被下架
中国网信网发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通报,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
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参照国家有关标准,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针对上述通报,滴滴出行官方发稿回应称,滴滴坚决落实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关要求,已于7月3日暂停新用户注册,滴滴出行App将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下架整改。已下载滴滴App的用户可正常使用,乘客的出行和司机师傅的接单不受影响。
真诚感谢主管部门指导滴滴排查风险,我们将认真整改,不断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技术能力,持续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防范网络安全风险,持续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
国家网信办对BOSS直聘、运满满、货车帮进行网络安全审查 停止新用户注册
中国网信网发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通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关于对“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的公告: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工作,防范风险扩大,审查期间“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停止新用户注册。
小米收购紫米
快科技报道,昨日皖系欸时候,博主@米兔低调晒出了紫米公司员工入职小米的短信。据媒体报道,紫米公司员工已经收到了入职短信,正式成为了小米公司员工。在今年3月份,小米公司收购紫米国际有限公司近50%的股份。
公告显示,小米与紫米公司的股东卖方签订协议,将以2.05亿美元价格收购紫米公司50.09%的股份。由于小米已经拥有紫米公司49.91%的股权,收购后紫米公司将成为小米的全资子公司。
小米称借助紫米公司的行业资源与运营经验,能够同时协同和提升本公司未来生态链产品的竞争力。
紫米公司于2012年5月在无锡成立,在2013年成为了小米最早投资的一批生态链企业,小米移动电源便是紫米公司打造的产品,成为小米的爆款配件。
值得注意的是,紫米创始人张峰目前是小米集团合伙人。
传闻泰科技欲收购英国最大芯片厂商
快科技报道,有报道称两名知情人士透露,中资半导体公司安世半导体(Nexperia)拟以6300万英镑(约合87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6亿元)的价格收购英国最大芯片制造商Newport Wafer Fab。而安世半导体正是此前曾收购欧菲光“果链”工厂引热议的泰科技旗下公司,是闻泰百分之百持股的荷兰半导体公司。
据媒体最新报道,对于此次针对Newport Wafer Fab的收购计划,闻泰科技表示“不予置评”。
根据此前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安世半导体最快将于下周一或周二宣布收购。
这项收购是在全球芯片供应短缺的情况下达成的,缺芯危机促使各国在半导体生产方面试图变得更加独立。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芯片都是在亚洲制造的,其中台积电、三星电子以及中芯国际都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生产商。
据悉,Newport Wafer Fab主要为汽车行业生产用于电源应用的硅芯片,该行业受到芯片短缺的打击尤为严重。该公司还始终在开发更先进的“化合物半导体”,这种半导体速度更快,能效更高。
不过此项收购还未盖棺定论,消息称安世半导体给出的8700万美元收购价远远低于德州仪器,后者本周宣布将斥资9亿美元收购犹他州空置的美光制造厂。
此前报道称,目前安世半导体还在与Newport Wafer Fab进行谈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