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

卡在35岁就业门槛的打工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023-03-31 22:39:41 来源:网络

正文摘要:

近一段时间以来,主流媒体屡次、持续呼吁发声号召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要放宽用人年龄限制,打破35岁的招聘门槛。在此形势下,多数省市公务员招考考试报名资格也将年龄放宽到40周岁,比如天津、山东、山西等。而且部分省市事业单位的招考年龄也有所松动,不再卡35周岁的门槛,比如山东、湖北等地。按照目前的人口出生率的走向,中国将迎来人口数量的负增长。35岁不必然要失业,过了35岁的工作者不必要背负焦虑,应该反思的是用人单位。
卡在35岁就业门槛的打工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近一段时间以来,主流媒体屡次、持续呼吁发声号召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要放宽用人年龄限制,打破35岁的招聘门槛。为此,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对象的年龄率先放宽到了40周岁以下(仅限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应届),这大概是为了起一个带头和表率作用。

在此形势下,多数省市公务员招考考试报名资格也将年龄放宽到40周岁,比如天津、山东、山西等。而且部分省市事业单位的招考年龄也有所松动,不再卡35周岁的门槛,比如山东、湖北等地。

这是趋势。尤其是在我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所剩无几的大背景下,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的确要有所调整了。按照目前的人口出生率的走向,中国将迎来人口数量的负增长。不但如此,中国还面临结构性失业的大难题——蓝领岗位出现用工荒,招不到人,而所谓的白领职位却供大于求,许多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求职无门的出校即失业状态,出现这种情况,当然与多年前人才教育培养规划缺乏准确的预测和应变有关,然而,更多的还是与整个社会的就业观念和职业风气有关,计划赶不上变化,面对新的就业大环境,我们只能与时俱进,人们的就业观念亟待扭转。

一方面,我国的劳动力面临后继无力的困境,另一方面,许多大龄打工人却面临着35岁职场焦虑,全国总工会2022年的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35岁~39岁年龄组职工中有54.1%担心失业,70.7%担心技能过时,94.8%感觉有压力,均是各年龄组中比例最高的。而这种基于年龄的就业歧视在邻近的韩国、日本中是少见的。

时值两会,有些代表委员建议,应强化法律制度保障,明确就业年龄歧视判定标准,增加监管处罚可操作性,对各年龄段劳动者给予平等就业保护,要求用人单位不得将年龄作为招聘、晋升或辞退的红线,要加大反年龄歧视就业立法和执法监督力度。

从立法和监督两方面打破35岁就业门槛是有必要性的,而且也是有前瞻性的,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舆论引导,注重多维度的宣传教育,潜移默化中改变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过时而错误的观念,从劳资两方面,双管齐下,纠正招聘歪风和职场错觉,让劳动者真正享受到平等的就业权利。

首先,对于用人单位来说,40岁正是职场人年富力强的年龄,倘若单位总想用低成本以低能效的方式去获取人力资源恐怕已经行不通了。国家应该立法,切实规范企业的这种不尊重大龄劳动者的行为,并对触碰红线者给予相应处罚,切实保护劳动者权益。

其次,对于工作者来说,也不必要承担过多的焦虑和压力,要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不是一味忍受不公对等。

最后,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要营造的尊重每一名劳动者的良好风气,不因年龄、性别而歧视,也不因职业工种而歧视。唯有如此,才能让“卷”个不停的内耗型社会停止内耗,进而迸发团结合作的加乘力量。

35岁,想重新开始,迟了吗?我们的社会的宽容度还是不够。有句歌词叫,“看成败人生豪迈,不过是从头再来”。可是,当一个社会从年龄上就把人一棍子打死,那人生还豪迈得起来吗?即便在古代也有“大器晚成”的例子,我们何必把35岁看得那么重要呢?35岁不必然要失业,过了35岁的工作者不必要背负焦虑,应该反思的是用人单位。

卡在35岁就业门槛的打工人相关阅读

35岁就业难,60岁却要延迟退休,中年低龄老年群体遭遇求职难

近几年由于疫情影响,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还有一些是行业的调整,不少之前红火的行业都出现凋零的态势,导致于年后各行各业的求职者们,找不到工作的人比比皆是。但是就业市场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35岁以上的中年人就业形势更是严峻,一边是苦苦找寻一份养家糊口工作的中年人,一边却有些行业遭遇着用工荒。

为什么大多公数司不意愿招聘35岁以的上中年人呢?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随着年龄增长,体和力活不力如年轻人,很难适应一些岗位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要求。中年人由于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经历,不年像轻人一方样便管理,也不像年轻人一样更快的接受一些企业文化和融入更年轻的公司团队。中年人又大多数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地步,所以对薪资有一定的要求,企业用工成本年比轻人高等。以上的原因都造成35岁以上的中年人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特别是没有特殊技能或者之前的技能和工作经验所在的行业处于下滑趋势时,生活压力让中年人无法停歇去学习新的技能。

最后大部分都是无奈选择底层的不需要技能的和经验的工作,外卖建筑行业等。现在是市场经济,企业工厂追求竞争力、利益要最大化,招工也以年轻人优先,宁愿高薪招30岁以下的也不要35岁以上的中年人,因而35岁以上的人群求职变得非常困难。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晚婚晚育,以及人均寿命不断延长,很多低龄老人依然需要工作来维持生活。他们不仅要面对依然存在的家庭负担,孩子的养育责任,但是面对职场却很难给他们一席之地的尴尬境地。

近日,一位58岁的清华毕业的求职火了。他拥有着顶级学历和傲人的职场履历,却找不到一份像样的工作,普通低龄老人更是多从事保安,保洁等待遇较低的底层工作。BOSS直聘数据显示,2022年,在该平台上活跃的55岁以上求职者数量已同比上涨27%。“在我国,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老年化社会已经成为了现实,并开始向更高的比例上升,预计到2050年,60岁以上人口将超4亿,在4.4亿左右;而且随着人们生育意愿的降低,新生儿出生率连年下降,未来60岁以上人口的占比超过30%不成问题。猛烈的老龄化浪潮的到来,他们还要面对即将到来的延迟退休年龄,需要更长的工作时间,才能等来一份退休保障的老年生活。

面对国内的中年人求职难和将要不断延迟的退休年龄。此时已步入35岁中年的80后网友们无奈的感慨道:生我时嫌我多,我生时嫌我少,辞我时嫌我老,养我时嫌我小。期待整个社会,甚至国家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增加35岁以上中年人的就业渠道和机会,减少就业市场对年龄的限制和歧视。

阅读全文
关注公众号“ 多特资源库 ”查看更多信息
编辑推荐
热搜新闻
版权说明

多特收录文章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属非营利性,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进行处理。

电话:13918309914

QQ:1967830372

邮箱:[email protected]

热门资讯
正在加载中
关注多特公众号
现邀请您关注“多特资源库”公众号。如有疑问也可在微信公众号中回复问题,将会有人工客服为您解答。
toast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