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普通话读音为qí、jì、zī、zhāi,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中,表示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如参差不齐。引申为成功;成熟,事能得齐,后作“济”。
在日常使用中,“齐”也常做名词,表示朝代名,如齐国。古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同“斋”,斋戒。
读音:[lìn]
组词:刻吝
[ kè lìn ]
基本解释
苛刻悭吝。《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八年》:“今之度支,準平万货;刻吝则生患,宽假则容姦。”
cí
基本解释
祠堂 宗~。武侯~。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示,司声。本义:春祭)
2. 同本义
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辞也。——《说文》
3. 供奉鬼神、祖先或先贤的庙堂
祠,神祠也。——《汉书·陈胜传》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