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二阳症状有哪些症状表现 怎么判断二次感染?多地出现新冠二阳的情况,因此有关“新冠二阳现象引关注”。那么“二阳”,有什么表现那?根据目前对其的症状学观察,二次感染多与初次感染症状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乏力、咽干、咽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可有腹痛、腹泻、呕吐等不典型症状,重症者可呼吸困难等。
其中发热多为中低热为主,高热(≥38.5℃)相对多见于儿童,热程多不超过三天。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轻微,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部分患者症状可持续进展,表现为持续发热,并有肺炎相关表现,多于5~7天出现呼吸困难。
“二阳”来了?听听专家怎么说
“二阳”“咽喉炎”等相关话题一度登上热搜,引发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网友纷纷表示,自己身边有“二阳”病例;在自己孩子的学校里,也有不少学生新冠二次感染。有些市民表示,自己在第一波感染高峰时“躲过一劫”,但是这次却不幸“中招”,第一次“阳”了,发热、咽痛、鼻塞,症状比较严重。5月12日,针对市民关心的“二阳”,记者采访了我市的相关专家。
有关“二阳”,我市的状况怎么样?
据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刘明介绍,近期来医院就诊的新冠阳性病例有所增加,以初次感染的患者居多,大部分症状较轻。“五一”假期前后,阳性患者明显增多,这两天也陆续有阳性病例来医院就诊。
从临床表现来看,无论是二次感染新冠病毒,还是这次新型变异株的首次感染,目前看来症状都是类似的,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咽痛、乏力等症状。青壮年以无症状或轻症为主,重症病例很少;年龄较大、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感染后发展成重症的可能性较大。
专家提醒,随着大家感染后的时间延长,人们的抵抗力在下降,病毒依然在不断变异,其免疫逃逸能力、传染性不断增强,之前没有“阳”过的群体感染风险增加,大家要注意防护,尤其是老年人及有基础性疾病人群要做好个人防护。
如果发现自己“阳”了,或者“二阳”,应如何应对?
如果市民测出抗原为阳性,证明还是传染性强的时期,此时建议居家休息。不要前往人群密集的地方,同时应在密闭环境内佩戴好口罩,降低传播风险。此外,在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中要保持适当社交距离,尽量减少与家中老人和小孩的接触,比如分餐吃饭,做好日常消毒等,降低他们感染病毒的风险。
老年人及基础性疾病较重的人群,“二阳”后有心衰、肺气肿、免疫缺陷等症状的患者,建议第一时间就医,防止病情复杂或恶化。感染后出现明显心慌胸闷、氧饱和度下降的人群,说明症状较重,有可能会影响心肺功能,出现心肌炎、呼吸衰竭等,需要高度重视,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
现阶段新冠疫苗应该怎么接种?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宋燕告诉记者,当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调整了新冠疫苗的部分接种策略。已感染且未完成基础免疫的人群,可在感染3个月后接种1剂次疫苗。
专家表示,疫苗接种及感染获得的保护性抗体会随时间延长发生衰减。对于感染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时间,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英国、德国等主要机构和国家均推荐在感染后3—6个月进行疫苗接种。从全球范围看,感染3个月后进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已是共识。
目前我市现有疫苗种类如下:一是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二是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三是珠海丽珠重组新冠病毒融合蛋白(CHO 细胞)疫苗;四是灭活类疫苗。
总之,不论3岁—17岁还是≥18岁人群,如果已经完成了基础免疫后又感染了新冠病毒,阳过了则无需再接种;未完成基础免疫的在感染3个月后仅需要接种1剂新冠疫苗即可,也不需要加强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