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二号成功发射升空,并与中国空间站实现对接。三位航天员开启了为期三个月的
太空生活与工作。如今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已经入驻空间站一周了。在这一周里,他们
快递拆得手软,还吃了可口的太空
外卖。不仅如此,他们还安装了
wifi,进行了天地
通话,能随时和家人
视频通话。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空间站在400公里的高空,是如何实现wifi网络连接的,又是如何实现航天员与地面
通信的?
中国空间站在位于340~450千米的近圆轨道上 ,
设计寿命是10年,额定的乘员3人,除此之外,还有
货运飞船,实验舱等结构,要实现测控通信任务
挑战巨大,主要有五个挑战:
1,90%以上的高测控覆盖;
2,长时间连续高可靠测控,要保持至少10年;
3,高数据传输速率,下行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不小于几百兆量级;
4,多目标同时测控,可以支持同时对3个目标提供测控支持;
5,测控资源的高效调度。
那应该如何解决这五个挑战呢?
在载人航天
飞行任务的过程中,依靠的是陆海基测控装备来实现测控任务。而当神舟十二号与中国空间站实现交会对接时,则交给中继卫星来实现测控通信。在中国空间站建设之前,已经成功发射了3颗“天链一号”中继卫星,初步实现了覆盖全球的天基测控网络。
目前,三颗“天链一号”中继卫星分别定于东经77 、东经176.8 和东经16.8 ,他们的配置组合可以实现超过90%的测控覆盖率,也就实现了挑战一“90%以上的高测控覆盖”。
不仅如此,“天链一号”中继卫星,可以支持单路最大百兆量级的数据传输,以及支持同一天线波束内的双目标同时测控。但是仅仅依靠“天链一号”是不够的。于是,在2019年4月9日发射了“天链二号01星”中继卫星,它是中国第二代中继卫星,性能强大,也可以实现返向单路最大几百兆量级数据传输,同时还能够多路传输。在“天链二号01星”配备了星间天线,每副星间天线可以支持双目标同时测控,所以利用两副星间天线就可以实现3个目标的同时测控。
“天链二号01星”中继卫星发射升空后,就与“天链一号”03星、04星组网,可以支持中国空间站的天基测控与数据中继支持。
同时“北斗”卫星
导航系统可以进行测定轨,并且覆盖率高,同时精度高,可以帮助中国空间站在实施交会任务时提供必要的支持。
要实现地面与中国空间站的通信,还离不开地基测控站的支持,为了更好地与中国空间站进行通信,基测控站(船)包括7个国内站、5个国外站、3个国际联网站以及3艘测量船。为了实现高效调动资源,科学家们还把天基和地基的测控资源统筹在一起,一体化调度,这就解决了五大挑战。
这次中国空间站还配备了Wi-Fi,航天员在太空中就可以与家人
视频通话,还能上网冲浪,刷抖音之类的。那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国际空间站建设初期,并没有配置因特网服务,所以能够发4封双向的电子邮件。这使得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生活十分单调。后来,配备了因特网后,还因为网络不够
安全,导致宇航员的电脑中
病毒。我们国家空间站汲取了这个经验,所以给航天员配备了因特网服务。
要配备这项服务,主要的是让因特网业务数据,在空间站和地面的因特网之间实现双向传输,这个过程需要穿越空间站
局域网,空间通信链路、航天地面测控通信网、地面因特网等一系列通信环节,而借助的通信设备就是中继卫星。
由于在地面因特网运行的TCP/IP协议,如果空间站内也采用TCP/IP(传输控制协议/
互联网协议),传输性能会受到物理因素的影响,导致延迟大,误码率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只能基于TCP/IP协议专门制定出CCSDS的AOS协议。利用这个协议,不仅安全,同时可以解决误码率高,不稳定延迟大的问题。
所以,别看只是一个安装wifi配置网络的事情,背后所需要的技术也是非常前沿的。这也从侧面让我们了解到中国空间站建设的难度有多高。
神舟十五号与空间站对接直播吗?
直播。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5时42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按任务计划,3名航天员随后将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已做好迎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驻各项准备工作,这也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空间站迎接载人飞船来访。每经AI电视正在直播!
天舟三号和空间站对接成功了吗?
是的,天舟三号和空间站对接成功了。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于2021年9月20日22时08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整个过程历时约6.5小时。对接完成后,天舟三号转入三舱组合体飞行状态,并装载了大量物资、舱外航天服及出舱消耗品、空间站平台物资、部分载荷和推进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