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南方为什么没有集中供暖_为什么南方没有集中供暖?

2023-12-04 13:42
来源:网络

南方为什么没有集中供暖_为什么南方没有集中供暖?是非常多小伙伴都想了解的内容,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南方为什么没有集中供暖_为什么南方没有集中供暖?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的分享收藏哟!

南方为什么没有集中供暖_为什么南方没有集中供暖?

为什么南方没有集中供暖?

为什么秦岭——淮河线被称为“供暖分界线”?

要了解我们国家的集中供暖,我们需要回溯到上世纪50年代末。在1953年至1957年期间,我国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决定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其中包括了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重点工程。这些工程中包括了北京第一热电厂、大连热电站、石家庄热电站等热电厂,它们成为我国集中供暖的先驱。

然而,由于热电厂需要消耗大量煤炭,而当时我国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煤炭等重要资源比较紧缺。因此,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进行选择,优先给北方地区进行集中供暖,因为北方相对更寒冷。

虽然在我国没有明确的南北分界线,但在1908年,中国著名地理学家张相文在他的著作《新撰地文学》中提到了“北带南界”的说法,即秦岭——淮河线。秦岭——淮河线与我国最冷的月份(1月)的0摄氏度等温线大致重合。因此,在资源匮乏时期,秦岭——淮河线被确定为集中供暖的分界线,北方供暖,南方不供暖。

尽管上世纪50年代末北方已开始建设热电厂,但集中供暖的普及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1980年,只有10个北方城市实现了集中供暖;到1989年,北方已有81个城市拥有集中供暖;到2003年,北方已有321个城市实现了集中供暖,并且供暖面积不断扩大。

现如今,北方的绝大部分城市都已经实现了集中供暖。随着南北之间人口交流的增多,南方的人们也开始羡慕北方的暖气。

很多人认为,南方没有集中供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够冷”。但南方真的不冷吗?

南方和东北三省相比,如广东、海南,当然没有可比性。我们主要比较的对象是秦岭——淮河线周边的城市,以及南方一些特殊区域的城市。

尽管秦岭——淮河线是固定的,但该地区的气温每年都会变化,而且线两边的城市气温差异并不大。例如,以驻马店市和信阳市为例(原本信阳市不在集中供暖区,但近年来开始建设集中供暖设施)。驻马店市1月的平均气温为1.5摄氏度,信阳市的平均气温为2.4摄氏度,两者相差不大。然而,由于一条“供暖线”的划分,它们被切割开来,这实际上并不太合理。

另外,南方空气湿度较高,这也会加大人们的寒冷感。在冬季约0摄氏度左右,每增加10%湿度,体感温度会下降0.8~1摄氏度。因此,考虑到湿度,南方城市在最冷的月份体感温度也能达到0摄氏度左右。

除了秦岭——淮河线周边的城市,一些更南方的地方,如贵阳,气温也并不高。贵阳的纬度和福州几乎相同,但1月的平均气温为3.9摄氏度,加上82%的湿度,体感温度也会在0.7摄氏度左右,属于湿冷。

可以说,南方很多城市在最冷的月份也会有0摄氏度左右的体感温度,但整体而言,南方的寒冷时间并不长。

那么,南方是否有必要进行集中供暖呢?

尽管网络上对南方集中供暖的呼声不断增加,甚至在之前的两会上也有专家建议以长江为“供暖分界线”,但南方集中供暖仍需考虑实际情况。

首先,集中供暖的成本较高。有些南方人可能误以为北方的集中供暖是免费的,不需要花钱,因此觉得集中供暖很吸引人。然而,北方居民每年都需要缴纳取暖费。以北京为例,每平方米的供暖费为24元,对于一个90平方米的房子来说,每年需要缴纳2160元的供暖费。相比之下,即使在南方最冷的月份全天24小时开空调,额外的电费一般也不会超过这个数额。

此外,要在南方实现集中供暖,需要修建热电厂、锅炉房、热力站以及铺设供热管道等设施。同时,还需改建原有建筑物,这些费用相当高昂。即使有政府补贴,仍有部分居民难以接受。例如,2019年,河南省信阳市在修建集中供暖系统时遇到了麻烦。许多小区的居民不愿支付每平方米240元的暖气管道报装费以及每年约2000元的供暖费,因为每天开空调可能更省钱。

此外,南北方建筑在设计建造时的差异可能降低南方集中供暖的效率。北方楼房建设时需要按照集中供暖的标准设计,要求建筑的传热系数达到一定水平。而南方建筑在建设时不需要参照集中供暖的标准,导致保温效果相对较弱,集中供暖的效率可能不如北方,这也会增加能源消耗量。

此外,集中供暖可能对环境造成问题,并增加污染治理的成本等。因此,南方是否需要集中供暖也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来决定。在寒冷天数不长的地方,分散供暖可能会更高效。

因此,如果一刀切地以长江为“供暖分界线”,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来源:科普中国

上述就是关于南方为什么没有集中供暖_为什么南方没有集中供暖?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攻略和资讯可以关注我们多特资讯频道,之后将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duote.com)。

举报
关注公众号“多特资源号”
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侵删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