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频繁被催婚后的心态_总是被家里人催婚,该怎么办?,其中也会对大家所疑惑的内容进行解释,如果能解决您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多特软件站哦,现在开始吧!
胡慎之是著名的亲子关系专家,也是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的创办人。他是一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以及关系亲子领域的知名专家。
上周日我在咖啡馆喝咖啡时,偶然听到两个年轻女生坐在旁边的桌子上聊天。由于咖啡馆的隐私性不好,而且距离近,我多多少少能听到她们谈话的内容。
她们的谈话从过年是否回家的问题谈到了家人催促结婚的问题。显然,对于逼婚这个话题,她们似乎有着类似的感受。
其中一位女生说:“我妈给我下了军令状,过年不带男朋友回家,我也不准回。如果实在要回去也可以,给我安排相亲,而且无论如何必须在相亲对象中挑一个。总之,一定要把自己在27岁前嫁出去。一旦成了剩女,就是丢她的脸。”
另一位女生深有感受地说:“你妈还好,我妈更变态。大学不让我谈恋爱,大学毕业后谈了一个男朋友,我妈不满意。跟男友分手后,我妈就一直逼我快点找对象,早点结婚,逼了我很多年。我妈经常说,她现在年轻,可以帮我带孩子。如果现在我还不结婚,她就没脸去见亲戚朋友,每次都说,隔壁邻居的某某某,年龄小都已经结婚了,我还没结婚,人家问起来的时候,我妈的脸不知道往哪儿搁。所以,年前给我下了最后的通牒。现在我每次跟家里通电话,我妈没说几句,又莫名其妙地绕到结婚这个话题上,以至于我现在看到家里的电话都不敢接。”
为了进一步了解逼婚现象,我特意查阅了相关资料。网络上有很多段子,虽然让人忍俊不禁,但背后也能感受到子女们的无奈情绪。逼婚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根据我的研究,70%以上被逼婚的是女性,而且大部分逼婚者是妈妈,极少有爸爸来逼迫孩子结婚。因此,我们需要分析逼婚背后的母女关系,以及妈妈逼婚的动机。
许多妈妈认为结婚是社会规范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人,我们有一种归属感,希望自己的女儿也能与其他人一样在一定年龄段内结婚。由于这种心理现象受到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心理的影响,那些自我缺乏的人更容易从众。
妈妈们也希望能为孩子牺牲,以此来得到孩子的认同。如果这种牺牲没有得到认同,妈妈们会感到自己的付出没有价值,会和孩子产生一种价值观冲突。因此,妈妈们希望孩子能理解她们的牺牲,她们常常对孩子说:“我是为了你好,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此外,妈妈们可能出于补偿心理,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比自己更好的婚姻,以弥补自己婚姻不幸福的遗憾。妈妈们往往按照自己的理想婚姻标准为女儿找相亲对象,很少关心孩子的感受。然而,婚姻就像穿鞋一样,只有穿的人才知道是否合适舒适。很多如此被逼婚的女儿会逃避妈妈介绍的对象,即使对方条件不错,因为她们认为这样的安排依赖了妈妈,让她们感到羞耻。
女儿们为什么讨厌被逼婚呢?这涉及到控制和服从的冲突。由于从小到大,一些孩子被妈妈要求听话,感到自己被掌控,这令她们感到痛苦。现在她们长大了,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即使不服从也不会对生命构成威胁。因此,她们不想被逼迫服从。在逼婚的过程中,母女之间不断争论。母亲认为结婚好,女儿却持不同看法,两人不断辩论,争夺话语权。然而,这种争吵和辩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每个人都会站在自己的立场,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争吵的背后,最重要的是理解彼此的感受和需求。在被逼婚的过程中,女儿们也会有很多改变的愿望,她们希望改变妈妈,让她成为一个理想的好妈妈去理解、支持、鼓励、包容和接纳她们,而不是逼迫她们做一些她们不想做的事情。
妈妈们逼婚的背后是她们的一些心理需求和自私。我们要明白妈妈是一个人,不可能完美,也有自私的权利。她们也有无法面对的问题,需要我们照顾。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们是成年人,可以更合适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像孩子一样争吵。在合作中,我们要学会妥协,不对对方的主观意见做出判断,不依赖对方,用更好的沟通方式代替情绪和愤怒的表达。我们还要明白妈妈那一辈的人受到时代痕迹的影响,他们更在意他人的看法。最重要的是学会宽容,包括宽容我们的亲妈。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频繁被催婚后的心态_总是被家里人催婚,该怎么办?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小伙伴了解情况!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duot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