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校长说小学重在陪伴高中重在放手_大学生竟然还要建家长群,中国式家长究竟什么时候才肯对孩子放手,其中也会对大家所疑惑的内容进行解释,如果能解决您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多特软件站哦,现在开始吧!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的课程引发了我对大学生为什么要建立家长群的疑问。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校长周建华认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的参与应该逐渐减少。可是现实中,无论是从幼儿园到大学,甚至是工作、结婚生子,父母都始终陪伴在孩子身边,根本不愿放手。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家长群里,我们可以容忍他们留言询问孩子是否午睡、脚疼、咳嗽等问题,但让人担忧的是,即使孩子已经上中学,家长依然会这样细致入微地提醒老师。每当看到这样的消息,我都暗自对这种行为进行了一番批评,我想:“孩子难道不会自己说吗?”“孩子难道不知道自己是否舒服吗?”本应该由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全都变成了父母的责任。有句老话说“在父母眼中,孩子永远是孩子”,这句话一直被用来形容父母对孩子的深爱,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却将这句话用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我们需要意识到这种“过度爱护”所带来的危害,只有在孩子自主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才能拥有独立的思想、能力和心智。然而,越来越多的父母出于自私的原因,害怕分离,让孩子一直依赖他们,导致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遇到许多问题。这种过于宠爱的教育方式只会扼杀孩子的成长,朋友的孩子上初三时,被吐槽成为了“生活废物”,不会做家务,房间总是乱七八糟,倒洒酱油也不会擦,甚至现在还要妈妈帮他送作业和书本。孩子的懒散实际上是母亲惯出来的。朋友总是24小时全天候照顾孩子,无微不至,帮孩子做一切。她甚至亲自喂孩子吃饭。教育家卡尔威特曾说过,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才是真正的爱,溺爱和娇惯只会成为孩子独立发展的最大障碍,只会让孩子在未来遭受更多磨难。过度的爱只会使孩子身体长大,而思想、能力和心智仍然停留在婴儿时期。事实上,这类父母是非常自私的,他们沉迷于成为一个所谓的“好父母”所带来的满足感,无法关注到孩子的成长和需求,一意孤行地为孩子安排一切。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父母越是不懂如何分离,孩子的独立性就会越差,他们在生活中也缺乏自信。这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过于依赖他人,自理能力较差,情商低,人性自私,甚至在与他人交往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对于父母的痴迷,孩子变成了一个“孩子仍然是孩子”的借口。这样的说法轻易地减轻了孩子的错误,将所有责任推给别人。每一次这样的说法,孩子离走向“恶的深渊”又近了一步。这种纵容实际上是一种鼓励,孩子自认为“我只是个孩子,无论我做什么都没错!”,父母的庇护和纵容让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大,最终可能引发一场大祸。有一个名为“啃老吧”的贴吧,其中的留言让人感到毛骨悚然。“父母的钱不就是我的钱吗?”“一个月才要1000块,不可能啃死父母。”“一般来说,要等到父母死后的40多岁才会啃老,届时卖掉一套房子就可以继续啃了。”“我恨不得用老爸的骨头喂狗。”“我爸真垃圾,偷了我的零花钱去买烟。”一方面,他们自由地啃老,一方面却用恶劣的语言辱骂父母,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人格分裂呢?专家说,孩子渴望独立,想要证明自己已经长大。然而父母总是认为他们还是孩子,不愿意放弃干涉和控制。一次又一次的严厉管教,一次又一次的拒绝沟通,最终导致孩子产生反叛情绪。过度关爱的父母往往控制欲过强,习惯为孩子安排一切,只要孩子按照他们的规划去做就可以了。然而孩子毕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渴望自由。当父母的控制超过一切时,孩子表面上变得懂事乖巧,但内心却充满了冲动和愤怒,他们会离父母越来越远,甚至将对父母的爱变成了对父母的恨。英国心理学家西尔维亚说:“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活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我们越不愿意放手,孩子的成长就越困难。聪明的父母会随着孩子的成长,将成长的权力逐渐交给他们,而我们只需坐在路边为孩子鼓掌就好。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校长说小学重在陪伴高中重在放手_大学生竟然还要建家长群,中国式家长究竟什么时候才肯对孩子放手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小伙伴了解情况!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duot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