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上岸第一剑为什么总是挥向爱情_上岸第一剑,为什么总是挥向爱情

2024-01-14 21:45
来源:网络

今天给各位分享上岸第一剑为什么总是挥向爱情_上岸第一剑,为什么总是挥向爱情,其中也会对大家所疑惑的内容进行解释,如果能解决您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多特软件站哦,现在开始吧!

上岸第一剑为什么总是挥向爱情_上岸第一剑,为什么总是挥向爱情

上岸第一剑,为什么总是挥向爱情

题目:寻求"异性搭档",挑战"恋爱脑",保卫"纯爱战士",亮出"上岸第一剑"......年轻的爱情焦虑与冷漠并存,这是个越来越难拥有的爱情时代。

我们与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讨论了当前的情感关系。当情感被打上各种标签,恋爱剧本变得更加复杂,我们还应追求爱情吗?

亲密关系的变化

新周刊:您最近在做什么研究?过去一年,您观察到了哪些新的情感趋势?

沈奕斐:我最近进行了两方面研究,一是追星研究,二是单亲研究。追星与亲密关系密切相关,背后是一种亲密关系的转变。

过去,我们对亲密关系的设想是一个具体的人。早些时候,我们的恋爱从感性转向理性,遇到一个真人,注意他们的长相、舒适度以及气味,然后进行思想上和文本上的交流。

然而,在如今的网络时代,爱情往往是知道一个人,甚至从未见面,只是在网上看到一张照片。你们交谈,了解他的形象设定,先进行文本交流,即在微信或其他社交软件上用文字交流。文本交流是一种偏向理性的交流,直到线下接触,才会由理性转为感性。因此,当今的爱情之所以困难,是因为这个过程被颠倒了。感性难以控制,感性会增强你的包容性,当你喜欢某个人,你会更能忍受他们与你的观念不同。但如果首先是理性交流,那么观念的不同很可能立即成为分手的理由,因为包容性尚未产生。

这可能是当前的新趋势和现象,即未来,亲密关系可能逐渐脱离具体的人,我们可以与虚拟人物建立真实的感情。这并不困难,因为我们已经在亲密关系上做出了这样的改变。

新周刊:这也类似于当前出现的"纸性恋"?年轻人会认真地爱上游戏或动画中的人物。您认为这种与虚拟对象产生的感情能帮助人们达到幸福吗?

沈奕斐:逻辑其实是相同的,你最初接触的是一个文本,意味着你爱上的是一个人设。我的观点是,它无法取代现实的爱,但它确实增加了新的快乐方式。

我自己也在进行幸福研究,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幸福,但有些无法延续到下一代。

例如,以前贫困时期,人们在新年吃到好食物,就会感到非常幸福,但现在你可能会担心发胖;以前节日里大家团聚,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但现在许多人要"断亲",节假日很烦,你不愿面对这些人,也不会感到幸福。但我们也会增加新的幸福,比如追星和追求纸片人的快乐,以前我们会觉得愚蠢,但现在大家都会觉得快乐。你喜欢或不喜欢,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我们不做评判,只告诉大众有这样的趋势。

新周刊:您如何看待当前年轻人关于"上岸"的一些情感现象?例如"考研异性搭档"--仅在"努力上岸"期间相互陪伴,不对对方承诺以后的情感走向;或者是先前引发争议的"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年轻人的恋爱观是否变得更功利化?

沈奕斐:我们出现"搭档",我认为原因之一是,现代社交充斥着生活的每一刻,导致社交压力巨大,所以很多人希望关系能减少一些、简化一些。另一个原因则是,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关系没有界限,你可能会对他有许多期望,随之而来的是失望。"搭档"的好处是界限清晰,我们是"吃饭搭档",只在吃饭时交流,其他时间无需回应。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考研搭档"也是如此,"上岸"期间互相陪伴,考上研究生后另当别论,明确界定这段关系。

但如果您已在恋爱中,"上岸后斩意中人"看起来像是功利性的表现,但实际上背后有其他因素。例如有些人"上岸"后与伴侣异地,我考取的编制难以放弃,你愿意来到这个城市吗?如果对方不愿意,可能会分手。所以反过来讲,在过去工作机会众多的时代,我们对爱情的调整空间较大,换个工作地点也很好,那时我可以跟随爱人迁移。而现在,放弃编制跟随他人,代价似乎变大了。

亲密关系中的权重随社会环境而变化。以前人们阅读琼瑶小说,男主角通常是帅气但贫穷的,因为在那个时代,只需努力,两人便能生活和定居。但现在你找一个贫穷的对象,家人可能不会同意,因为金钱的权重加大了。

因此,我认为这不是功利与否的问题,而是我们在衡量这些天平权重时,发现它们发生了变化。包括编制,过去体制内外的工作权重相当,但如今,一份稳定体制内工作的权重极大,人们很难为了爱情放弃这样的工作。

"关系"会损害你的"自我"吗?

新周刊:那么离婚研究呢?您曾提及,研究数据显示"离婚人士的生活满意度低于已婚人士",背后的原因为何?

沈奕斐:是的,但这句话有一个前提,我们比较的不是同一个人在婚姻内和离婚后的感受,而是总体而言,处于婚姻内的人比离婚状态下的人具有更高的幸福感。实际上,在学术上,我们大部分的研究都发现,婚姻内的人健康状况也较好。

社会上有一种舆论认为离婚很幸福,但它必须有一个比较的前提,得出的结论不应是"不结婚"。当然,我们仍在进行更深入的细分分析,例如离婚人群相对年龄较大,婚姻内的人可能较年轻,所以我们看到的是相关性而非因果关系。但这提醒我们,我们认为的东西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差异。

新周刊:但现在的舆论似乎更加注重自由和自我,鼓励大家"做自己"。所以做自己不一定能通往幸福?

沈奕斐:社会学界会进行许多关于"自我"的研究。首先,我们必须将概念具体化。当我们谈论"自我"时,指的是什么?

例如,你认为离婚更"自我",因为婚姻中需考虑伴侣的需求,但工作中你也需考虑领导的要求,交友也需要考虑朋友的需求。人并非独自生活,无论怎样都需要考虑。而良好的婚姻是双方都在考虑彼此的需求,互相支持。

当我们谈到"自我"时往往会显得抽象。社会学的研究实际上是在反思抽象话语体系对人的影响。例如在相亲网站上,我们不得不描述自己,使用诸如"外向"、"性格开朗"等抽象词语,但其实这些词不能充分描述你,你会发现它们经常失真。

人们如今很容易将一些抽象的词语变成自己的追求。现今,我们的舆论认为婚姻存在问题,很流行说"不婚不育保平安"。但如果没有家庭的支持,这句话成立的前提是不结婚能使事业更好、收入更高,否则不婚不育是最"不保平安"的。因为在当前的制度下,你的社会支持系统仍然是确保"平安"的重要基础,而家庭是社会支持系统中关键的一环。

爱情变得越来越困难,但仍值得追求

新周刊:现今的年轻人正在失去对爱情的信心吗?

沈奕斐:爱情确实变得越来越困难。

以前的爱情本质上是一种冲动--我看到你,就非常喜欢你,不管你的背景和条件如何,我都想和你在一起,如同"一见钟情"。但近年来,我们对待性却越来越保守,我们不喜欢他人因我的外表或身材喜欢我,觉得特别肤浅。

很多人对身体的喜爱格外警惕,甚至出现了"性缘脑"这一概念。但爱情首先源于生理喜好,不然喜欢是什么?和一个人聊天很开心?你可以和朋友聊天啊。

这也是我在"社会学爱情思维课程"中讲的,许多人非常矛盾。一方面,他们希望爱情是非功利的,是自然的互相吸引;但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这样的爱太肤浅,希望你能看到我的灵魂,但灵魂不是短时间内能看到的。

因此有时并非对爱情失去信心,而是因为今日的社会爱情剧本过于矛盾,你是双重标准的,因此你找不到合适的,于是失去了信心,觉得太难了。

新周刊:"性缘脑"也是近期出现的新情感标签。为什么标签化的爱情描述容易引起共鸣?类似的情况还包括恋爱中的状态被称为"恋爱脑",分手后立即有新对象就会受到批评为"无缝"......这些标签会影响年轻人的恋爱观吗?

沈奕斐:批评"无缝"也是爱情剧本的矛盾之一。恋爱与婚姻不同,恋爱过程中我们实际上并未决定一生走下去,因此需要恋爱的时间来考察。我和你分手后再去追求新的爱情,在过去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即使在婚姻中也不能阻止一个人爱上他人,但婚姻至少是一种公开的承诺,并通知周围的人。许多人一方面痛恨婚姻,认为它束缚了个人发展,但另一方面又将恋爱变为与婚姻一样无法调整的事物,最终痛苦不堪,感觉自己被骗了,其实没有必要。有时一个人分手未必是坏事,扔掉一个"垃圾"也不错,他会让你成长。

标签化的问题是容易简单化,使人看不见具体的个体。例如,当我们在与具体的人谈恋爱时,会有段时间始终想着这个人,这是正常的,就像你追星、磕CP前几个月也可能很"上头"。但一旦贴标签,你就会觉得,不行了,我"恋爱脑"了;或者看到一个人,晚上做了春梦,就想,完了,我"性缘脑"了。

我专门制作了关于"恋爱脑"和"性缘脑"的视频,背后的问题实际上更为复杂。而标签化会让人的思想变得简单粗暴,看不见具体的个体,所有人都变成了工具人,这是一件糟糕的事情。

新周刊:既然爱情剧本变得如此复杂,获得美好爱情的难度越来越大,那么爱情本身仍然值得追求吗?

沈奕斐:我个人认为,爱情的许多功能确实可以被其他事物所取代。

上述就是关于上岸第一剑为什么总是挥向爱情_上岸第一剑,为什么总是挥向爱情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攻略和资讯可以关注我们多特资讯频道,之后将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duote.com)。

举报
关注公众号“多特资源号”
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侵删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