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上海数据交易所正式揭牌,标志着我国数据交易领域又一重要里程碑。当日,约百项涵盖金融、交通、通信等八大领域的数据产品成功挂牌或达成首笔交易。那么,数据交易所究竟扮演何种角色?其运作流程又是如何?为解答这些问题,我们有幸采访了首批“数商”——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主编沈从乐,以及开放数据中国联合创始人兼执行主任高丰。
【揭秘数据交易流程】1. **数据挂牌前期准备**:数据服务提供商需对自身数据资产进行全面梳理,编制详细的产品说明文件。
2. **合规评估**:对拟交易数据进行严格合法性与合规性审查,确保其不侵犯用户隐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3. **挂牌展示**:通过审核的数据产品在交易平台上公示,等待潜在买家关注。
4. **交易执行**:需求方表达购买意向后,双方在平台上签订三方合同。随后,按约定方式交付数据,可借助隐私计算等第三方服务保障数据安全。交易双方确认无误后,数交所启动资金结算,交易顺利完成。
【与过往交易流程对比】1. **平台差异**:以往,数据交易主要依赖自建平台或点对点定制服务,交易效率较低,需求方需自行调研市场。而数据交易所作为权威第三方,提供全面合规评估、资产评估和质量评估,大大提升了交易效率与透明度,实现了点对多交易模式。
2. **服务升级**:数交所不仅提供交易平台,还支持隐私计算等先进技术,进一步保障数据交易的安全与便捷。同时,汇聚多元数据服务,形成类似数据交易经纪人的功能,助力数据价值最大化。
【数据交易所解决的行业痛点】1. **规范化与品牌化**:高丰指出,数据交易所的出现,有效填补了过去灰色地带的第三方数据市场,通过规范管理和确权服务,使数据交易更加正规化、品牌化。
2. **“数商”定义拓宽**:“数商”不仅涵盖数据持有者,还包括数据流通中的技术方和服务方。随着政策与市场配套机制的完善,该领域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数据交易所的底层逻辑探讨】1. **交易属性定位**:高丰认为,相较于具有独占性的期货商品,数据因其可多次使用、广泛触达的特性,更类似于公共服务或物资性交易。然而,若未来某些数据展现出稀缺性,引发市场供需失衡,不排除其产生金融属性产品的可能性。
【国际视野与未来趋势】1. **海外案例分析**:当前,国际上尚未出现成熟的数据交易服务平台。如哥本哈根的城市数据交换项目,实质上更侧重于提升公共数据的可视性,而非交易功能。
2. **发展趋势展望**:高丰预计,未来数据交易所将在以下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一是成为数据交易的合规登记平台;二是解决数据定价难题,为特定应用场景的数据产品提供公允价值评估;三是培育繁荣的中间市场,涵盖数据加工、合规服务、溯源服务等,助力数据价值深度挖掘与增值。
沈从乐表示,愿携手数交所在数据交易链条中积极探索与实践数据经纪人角色,共绘数据经济新篇章。
本文由何书瑶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