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吃饭主打一个活着就行_被“流放”的留学生,吃饭主打一个“活着”最近引发大家的关注,相信大家都想知道这件事会有怎么样的发展?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哎呀天哪,这究竟是留学还是放逐啊!孩子在国外生活,首要目标就是活下去,哪怕是在国外解决饮食问题。留学之前,遇到临近过期的食物只有一个字:“扔”;然而留学之后,留学生们会尝试着食用,只要尝过后觉得还能接受就不会浪费:“坏了?切掉!发霉了?蒸一下!过期了?能吃就行了!”
对于留学生来说,“吃发霉的面包、喝过期的酸奶,练就一身铜墙铁胃,体验腹泻不断的生活”早已司空见惯。例如,小红书上的@祝你生日快乐:) 分享了长大的金针菇在国外被视为安全食品的经验。
至于发芽的土豆、变绿的生姜以及腐烂的水果,在留学生的眼里,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不敢吃的。在国内带来的食物,在他们看来,只要未开封就没有过期的说法。蚝油即使长了霉斑,也被认为只是瓶盖上的霜冻而已。至于螺蛳粉或方便面是否过期?留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判断标准,因为他们深谙“最佳赏味期限”其实并非绝对。
留学生的处境与蟑螂的区别仅在于:蟑螂讲究“食物不坏即可食”,而留学生则是秉持着“只要没死就能吃”的原则。一旦你曾身为留学生,这种观念将伴随你一生。你会坚信“食物放入冰箱即代表永恒,放进微波炉就如同新生”。
留学犹如被发配至宁古塔,各有各的求生之道。饥肠辘辘的留学生甚至在深夜做出背离祖宗的决定——用水煮小笼包。如果水煮小笼包算是背离传统的话,那么煮熟青团配上火腿红豆岂不是更离经叛道?
小红书@南半球No.1纯爱 曾表示,好吧,午餐就是随便对付对付的意思。
毫不夸张地说,每个辗转反侧的夜晚,都有留学生在竭尽全力地挣扎求生。有的人在厨房烙饼、包饺子、煲汤,或者研究各种奇特料理;有的人在厨房徘徊,最终只能喝一口酱油聊以慰藉;更有甚者,用麦片搭配老干妈,或是直接生吃黄油和火锅底料。在这种情况下,荒野求生的贝爷都要自愧不如,真正懂得如何求生的还得看留学生。千万别招惹饿极了的留学生,他们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留学生的命运似乎只有两条道路可走:要么成为热爱西方饮食的达人,虽然日渐消瘦但也算活着;要么成为精通中华料理的大厨,尽管可能因此越来越胖。西方饭菜的核心理念就是“吃了就好,味道无关紧要,活着才是重点”。其常用食材包括几片草叶、一颗鸡蛋、一些水果及几块鸡胸肉,其中的秘诀在于“生、冷、少”,尽量保留食物原始的状态。
人们常说,长期这样吃,怎能不会瘦成一道闪电呢?热爱西餐的留学生们的心态变化通常是这样的:怀疑西餐—理解西餐—最后变成西餐的忠实拥趸。毕竟,这种饮食方式既节省时间又能保持健康,唯一的缺点就是难吃罢了。
就像是“先婚后爱”的剧情重现,或许这些留学生回国后还会怀念并试图重温这种生活呢。
有的人喜欢吃西餐,有的人则对此嗤之以鼻。他们认为西餐既不好吃又难看,吃到肚子里和吐出来的几乎没什么区别,这种“饭缩力”简直让人惊叹。
在这种背景下,留学生的烹饪天赋渐渐觉醒。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恐怕他们都误入了霍格沃茨魔法学院,正在研习斯内普教授的魔药课程吧。比如,紫甘蓝炒出来像巫婆的黑暗料理,皮蛋瘦肉粥做好后连狗都不愿碰。绿叶蔬菜价格昂贵不说,味道还特别苦涩。英国留学生亲身体验,孢子甘蓝、小白菜都很苦,包菜硬到嚼不动,生菜吃多了也会腻。
你以为这样就算了吗?错了!英国那些骚猪简直是留学生心中的痛。想吃点家乡的味道,去超市买盒五花肉,焯水时竟然散发出一股骚臭味。心想炖一会儿应该能掩盖异味,未曾想一个多小时过去后依然臭不可闻,那种味道仿佛猪尿进了锅里。最后,只好连肉带锅一起丢掉了。
肯定是方法不对吧?那就试试空气炸锅能否对抗这股骚气。刚刚出炉时勉强可以忍受那种若有似无的异味,但稍微冷却后一尝,几乎让人昏厥。
留学生在国外的日子,便是这样一场磨砺和成长的过程。短短一年间,他们可以从黑暗料理新手晋升为满汉全席的大厨。看看他们的杰作,色香味俱全,这不是留学,也不是流放,而是让人垂涎欲滴的经历。
在社交媒体小红书上有这样一段话:表面身份是留学生,实际身份却是厨子。明面上在思考作业该如何撰写,心里却在琢磨明天吃什么。
留学生们一天天地变得嘴馋,寻找美食的动力成了他们生活的源泉。大半夜不睡觉也要自制四川腊肠,一刀刀切,一次次拌,全力以赴地灌制。为了防止小鸟偷吃腊肠,他们还会熬夜编织防护网,期待效果。
不仅如此,腊肉也能被完美复制!每天忙于论文、报告的同时,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同样不可或缺。留学生往往经历了从依赖外卖和西餐,到每顿都亲手烹饪,再到花费两个小时做一周份的饭这几个阶段。在小红书上搜索“留子预制菜”,便能看到各式各样的留学生们的备餐图文,包括预制卤肉饭、预制咖喱鸡、酱牛肉、卤鸡腿、饺子、抄手、包子等等,品种繁多,让人叹为观止。
这些预制菜肴无需繁琐烹饪,只需微波炉加热片刻,就能获得热气腾腾、美味可口的食物。至于新鲜与否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好吃且节省时间。
更有甚者,连预制白米饭也出现了。一次性煮好几锅米饭,分装进保鲜膜,再封存在密封盒内冷冻保存,即便过了几个月仍然可以放心食用。留学生们似乎巴不得将一生的饭都提前预备好!
国外制作中式菜肴的一大难题便是食材和调料的获取。除了华人超市,物美价廉的中东超市也渐渐成为了留学生的宝藏之地。一位来自韩国的留学生在假期回国后,一口气吃了12个苹果,边吃边哭。有趣的是,他其实是来自苹果产量丰富的山东省。当他开始对吃苹果感到满足时,就意味着他在国外确实经历了不少苦难。
在国外许多地区,水果价格相当昂贵,对于习惯国内低廉水果价格的留学生来说,想要吃水果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而中东超市恰好能够满足留学生们小小的水果心愿,据说这里的水果种类齐全且价格实惠,轻松实现“水果自由”。
实现了水果自由,绿叶菜自由自然也不在话下。在中东超市甚至能找到一些在国内都罕见的特色绿叶菜。
在英国想吃丝瓜、秋葵或二荆条等蔬菜怎么办?中东超市总能满足你的需求,而且相比华人超市,中东超市的价格更加亲民。举例来说,当地超市一斤西红柿标价高达30元人民币,而在中东超市,只需要9.9元人民币。肉类方面也是如此,本地超市一公斤鸡翅卖到9.99欧元,中东超市却只卖2.99欧元。
在这个物价飞涨的时代,幸亏有中东超市的存在。中东不少国家与中国类似,拥有丰富的农产品和发达的畜牧业,所以在那里,留学生们常常能找到熟悉而又亲切的中国味道。
有人在土耳其超市买到的饼干,味道竟如同二十年前老家县城面包店的产品,有人买到了和奶奶亲手烙饼口味相同的糕点,甚至还有人找到了童年记忆中的泡泡汽水。
不过无论如何,无论留学生自己制作的预制菜多么美味,中东超市有多么好逛,都比不上国内的一切让他们魂牵梦绕。
当留学生回国后,一场报复性的消费狂欢悄然而至。留学生们心中暗自念叨:肠粉、淀粉肠、麻辣烫、米线、豆腐脑、狼牙土豆……这些小吃,你们都给我等着,等我回去一定要狠狠品尝一番,我要让楼下的包子铺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暴风吸入。等到我归国那一天,便是国内美食界的震撼之时。
某网友分享了一个帖子,讲述他和刚回国的朋友共进晚餐的情景,朋友见到菜品的眼神如同饿猫一般闪闪发光,周围陷入一片寂静,只剩下扒饭的声音。在场的人不由得有些不知所措。
“留学生回国如同蝗虫过境” 这句话诚不欺我。“你们知道我这一年是怎么过来的吗?”他们大声疾呼。
在此友情提示:最好不要和刚回国的留学生一起用餐,否则现场很可能上演饕餮盛宴般的景象。有网友犀利评论道:即使是饿死鬼投胎也不过如此。
透过留学生在小红书上发布的各种图片和梗,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群体背后独自在外求学的辛酸。表面上看似顺风顺水,实际上却充满了琐碎艰难的生活挑战。留学生们一边应付着没完没了的作业,一边努力应对着不合胃口的食物,这其中发泄情绪、自我安慰的方式又何尝不是他们适应异国生活的一种独特方式呢?
总之,正如我们在微信公众号“网易上流”及作者烧白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留学生吃饭主打一个活着就行_被“流放”的留学生,吃饭主打一个“活着”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小伙伴了解情况!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duot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