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社区参与:共建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存的保护区实践——以肯尼亚Enonkishu为例

2024-05-07 03:15
来源:网络

野生动物保护不仅是设立无人干扰的保护区那么简单,社区参与同样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实际中,许多野生动物与当地社区的空间重叠更为广泛,寻求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存之道已成为未来保护工作的核心方向。

社区参与:共建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存的保护区实践——以肯尼亚Enonkishu为例

Enonkishu保护区及其特色

去年7月,本人带领中国学员参加在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公园北部Enonkishu保护区生态训练营的一次短期培训课程。在此过程中,保护区负责人Albanus Msyoka分享了当地社区参与动物保护的成功经验,让我们得以一窥肯尼亚这一创新保护模式。

自1977年起,肯尼亚全面禁止了野生动物狩猎贸易,直至2013年才通过法规允许地方建立保护区并从中获取收益。至今,全国已有160个这类保护区,大多集中于马赛马拉、桑布鲁及察沃国家公园周边地区。

Enonkishu保护区地处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北端,占地约6000英亩,一直属于马赛人的传统领地。自2009年成立以来,保护区致力于推动与野生动物共存的土地利用方式,如生态旅游和环保畜牧业,既改善当地民生,也助力马拉-塞伦盖蒂生态圈的保护。

人兽冲突与解决方案

虽然马赛马拉地区的不少社区已将业务重心转向生态旅游,但仍面临人兽冲突问题,尤其是对从事畜牧业和农业的居民来说。野生动物侵扰农田、损坏庄稼的现象频发,大型农场可以通过建设围网防范,而小型农场却难以承受此类冲突的成本。在此背景下,Enonkishu保护区的一项关键任务便是缓解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冲突,鼓励周边农场主采取与野生动物共存的生活方式。

创新管理模式与成果

Enonkishu保护区采取了一种别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尊重社区生活方式,允许居民继续放牧,并将保护区收益大部分返还给社区,部分用于改善基础教育。如此一来,当地居民意识到动物保护带来的长远利益,减少对野生动物的敌意。保护区不仅引导游客参与,推动生态旅游收入,同时也努力转变当地居民的经济观念,倡导在干旱期间适度出售牲畜以实现可持续生计。

此外,保护区在栖息地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例如定期轮牧,以维持草地生态平衡。同时,保护区设立了马拉培训中心,开展多元化的生态保护工作,并与其他保护区共享经验,共同探索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生的道路。

历经十年耕耘,Enonkishu保护区现已取得了显著成效:野生动物数量稳步增长,生态链逐步完善,保护区内外呈现出一片人、牲畜和野生动物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而这正是依靠当地社区、保护区、商业机构及游客共同努力的结果。这表明,只有充分认识到保护区的真实价值,并让更多人参与其中,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然保护。

举报
关注公众号“多特资源号”
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侵删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