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缅北诈骗团伙揭秘:详尽"教程"与聊天实例曝光!博士被骗经历警示防范要点

2024-05-07 23:32
来源:网络

中国之声近期独家采访了一位曾遭骗至缅甸诈骗园区一年多的中科院博士张姓男子。在此基础上,该博士又向中国之声披露了两份由诈骗团伙提供的内部资料,分别是关于“业务专业知识”的研习文本与“聊天范例”。这份长达16页的专业知识文档,详细阐述了诈骗者所需的各项技能,如理解硬件设备、塑造个人形象等。例如,诈骗团伙要求其成员假扮成32至40岁、身高168-172cm的独立离异女性。

缅北诈骗团伙揭秘:详尽

诈骗套路揭示:


从两份资料中可以看出,诈骗团伙采用欲擒故纵等手段获取受害者信任。


通过对21页的“聊天范例”分析,可见诈骗团伙如何利用伪造身份与中老年人沟通,诱使其落入金融诈骗陷阱。


预防诈骗需关注的重点包括对境外工作的审慎态度以及对陌生人的好友添加和涉及投资话题时的警觉性。



“中科院博士张某在缅被骗并被迫日均工作18小时”的事件引起广泛社会关注,个案警示求职者务必警惕境外就业风险。据张先生透露,他在8月份通过电子邮件将两份珍贵的“学习文档”转发给了中国之声,其中一份长达11000余字。

诈骗团伙不仅要求成员持续学习新知识,包括国内反诈宣传内容,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改良。他们规定成员每日阅读一定时段,未记住内容则面临手抄惩罚,甚至设有考核,依据所学内容出题,并要求成员作答。

在诈骗活动中,“人设打造”被视为核心环节。张先生指出,文档详细列出诈骗人员应塑造的“女性”特质,如设定为30多岁、单身或离异的职场女性,拥有高端爱好如健身高尔夫,且对其身高体重乃至星座、生日都有严格要求。

诈骗团伙的目标客户群主要为中老年男性,他们会精心为自己塑造出完美的形象,包括适宜的年龄、形象好、气质佳以及积极阳光的性格特点。文件强调“两个人要相互理解、包容、尊重,给彼此空间”,体现出诈骗者对树立正面婚恋观的重视。

对于诈骗实践的技巧,21页的“聊天范例”文档提供了一系列实际操作案例。例如,诈骗者首先会发送一张高颜值女性照片,声称自己是一名38岁的网络技术公司白领,并展示女性的温婉。他们盗用大量网络图片作为“人设”素材,同时还要学习女性常见的护肤、美容瑜伽等知识,以增加对话的真实感。

诈骗团伙要求成员编织出详细的个人背景故事,包括祖籍、才艺、经历乃至虚构一位“近亲”角色,如叔叔、阿姨或舅舅,以便在后续金融投资话题中发挥作用,让受害人相信他们可以为其提供可靠的投资建议。

在整个诈骗流程中,诈骗者会运用“欲擒故纵”的策略消除受害人的警惕性,同时也对受害人的经济实力和易骗程度进行判断,遵循“不开张则已,开张吃三年”的诈骗逻辑。例如,在聊天示例中,诈骗者通过询问对方花园中的花卉是否自行种植,以此推测对方的生活环境。

在建立起信任关系后,诈骗者便将话题转向金融投资,前期目的得以实现,接下来便可引导受害人“入局”。通常情况下,诈骗者会在与客户聊天最热烈时戛然而止,随后告知受害人自己因投资赚了钱而中断聊天,以此激发受害人的投资欲望。

综合分析诈骗团伙的“学习文档”及聊天范例,虽然诈骗手法并不新颖,但他们擅长精准定位目标人群,并通过“欲擒故纵”的方式降低受害者的戒心。对此,张先生强调,防止被骗的关键在于自我防范,首先应谨慎添加陌生人为好友,2.若对方提及投资相关话题,则需加倍小心。

总之,面对缅北诈骗团伙如此狡猾的行骗手段,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谨防踏入骗局之中。

举报
关注公众号“多特资源号”
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侵删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