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的民国时期,是否存在一种能让人轻松成为百万富翁的现象呢?确实存在,特别是在1935年底南京政府推行法币制度之时。
法币的出台及其初衷南京政府于1935年底发行法币,初期发行规模尚属可控,目的在于缓解政府财政困境,并回收金银等贵金属以充实国库储备。为此,政府强制规定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统一负责法币的印刷与发行,并要求民间持有的银元须兑换为法币,将其纳入国家所有。
法币流通初期的挑战与应对尽管民众和商贾对这一政策有所抵触,毕竟实体金银相较于纸币更显实在,但政府的强力推行使得人们无可奈何。叶圣陶在《多收了三五斗》中便描绘了农民被迫接受法币而非银元的情形。
战争与法币疯狂贬值然而,随着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法币的命运发生了剧变。在巨额军费开支的压力下,南京政府大量增发法币,至1945年,发行量已是1937年的三百多倍。抗日战争结束后,南京政府又因内战持续印刷新钞,到1948年,发行量竟达1937年的50万倍之巨!
此时,国内各大城市的物价已呈失控之势,如上海、南京等地物价相较于抗战初期飙升高达六千万倍。法币的价值跌至谷底,甚至不如用于糊窗的废纸。昔日持银元兑换法币者想必懊悔不已。
讽刺的是,一万元面额的法币在1948年仅能购买区区二两大米而已。面对如此窘境,南京政府在1948下半年推出了金元券替代法币,然而结局同样悲惨,贬值速度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