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时代,物理课堂上的一个趣事令人印象深刻——我们的学校曾因制造精密光栅而名声鹊起,那时老师将“栅”读作“shān”。然而,在语文课上,该字的标准读音却是“zhà”,如常见词汇“栅栏”。理科背景的高中生对此并未深究,毕竟学业繁忙无暇顾及。待到大学,不论是光学教授还是其他理工科教师,依然沿用了“shān”的读音。这使我产生了疑问:“栅”是否是一个多音字呢?幸而在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我终于有机会深入探寻。
多音字“栅”的发音解析查阅字典后得知,“栅”共有四种发音:zhà、shān、shi、cè。其中,zhà指用竹木铁条等制成的障碍物,如“栅栏”;shān则特指电子管中的栅极以及光学中的光栅;shi用于特定方言地名“大栅栏”;而cè则用于广东某些地名。“shi”和“ce”的发音仅限地名,无需赘述。尽管“zhà”的发音常见,但在电子学和光学领域却读作“shān”。
光学与电子学领域中的“栅”读音来源为了揭开不同发音背后的意义,我们追溯历史。在光学领域,牛顿的三棱镜实验揭示了类似“栅栏”的光条纹,因此将其命名为光栅栏,中文译名为光栅。在电子学领域,网格状电极因其形似栅栏而被命名为grid(网格极),中文翻译为栅栏极,简称栅极。
尽管在光学与电子学中,“栅”的含义与“栅栏”相似,但是为何会采用非主流读音“shān”呢?这很可能源于教授们的误解。他们或许基于汉字近似字如“姗”、“跚”、“珊”、“删”的发音规则,将原本读作“zhà”的“栅”误读成了“shān”。这种误读随着教授们的权威性传播开来,并在各版本字典中得到认可,特别是在文革之后增加了“shān”这一读音。
理工科领域中的汉字读音误区及其影响联想到版网制作领域中的“铬”字,其在铬版中的发音为“luo”,而非常见的“ge”,原因同样是相近字“络”更为人所熟知。此外,“阈值”的“阈”字也被不少理工科人士误读为“阀值”,同样是因为其相对生僻。这些例子表明,即便是理工科权威人士在涉及文科领域的知识时,也可能犯错。然而,这类错误往往难以被纠正,因其往往被视为权威观点,从而导致错误读音得以广泛流传。
总之,在理工科领域内,即便是最权威的人物也难逃文科知识误区,而且由于人们对专家权威性的尊重,这些误读现象得以滋生并持续存在。不禁让人思考,还有哪些类似的权威理工男创造出的独特汉字发音呢?欢迎大家积极提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