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CoinList公募热潮背后的灰色产业链与公平性挑战

2024-05-08 07:32
来源:网络

本文由Richard Lee撰写,经龚荃宇编辑。近年来,CoinList作为加密世界的领先代币公募平台,在国内加密行业内掀起一股“打新”热潮,每当推出新的公募项目,总能吸引大批投资者蜂拥而上。这股热潮的背后,揭示了CoinList公募项目所创造的惊人财富效应。以某项目为例,去年9月其代币在CoinList公募时价格仅为0.1美元,每人限购1万个,而在今年1月登陆交易所后迅速涨至6美元,到了4月初更是触及40美元高位,最高回报率超400倍,至今仍保持在100倍以上的回报水平。

鉴于CoinList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让普通投资者接触到优质的早期投资项目,并在牛市的推动下为投资者带来显著的投资回报,越来越多的人参与CoinList的“打新”。然而,由于CoinList平台不允许中国大陆居民注册(虽然允许选择中国国籍,但需提供有效的境外居住证明),加上限量且随机的抢购机制,催生了一批专门购买海外CoinList账户的职业“打新者”,同时也促进了从KYC资料供应、账号生成直至维护的一条灰色产业链的形成。

在这条产业链中,一个经过KYC认证的账号往往会经过多个角色的流转,包括认证者、中介方和最终销售方,每个环节均会抽取一定的分成。而这些KYC资料的来源各异,有些源自海外网络平台上的“羊毛党”,或是接受地推的海外公民,另一些批量获取的个人信息来源则更为隐蔽,甚至可能涉及在身份所有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侵犯隐私并进行交易。在项目热门时期,参与者指出无效账号的贩卖、账号多次转手及倒卖的现象屡见不鲜。

尽管CoinList平台针对账号注册和多账号使用采取了风险控制措施,但账号的后期维护依然至关重要,买家通常需要支付固定的服务器租赁费用来维持账号的有效性。一旦账号失效,部分账号及其关联资产可能永久损失,而部分卖家提供的“售后服务”,如协助通过KYC溯源找回账号,亦成为此类商业活动的一大卖点。然而,由于产业链较长,实际效果难以事先验证。

在这种背景下,“打新者”们发现,拥有数十乃至数百个CoinList账号已成为参与项目公募并争取中签资格的入门门槛。然而,这一现象导致了海外用户对CoinList平台公平性的质疑。尽管官方曾发布声明警告账号买卖和机器人抢购等行为,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量账号集中控制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灰色产业链揭秘——KYC资料来源复杂多元


对于购买成品号的买家来说,识破骗局并非易事。“实话实说,十个里头估计有五六个会被骗。”职业“打新者”林非表示,识别可靠的卖家全凭自己“花钱试出来”的经验。今年3月,林非首次大规模购买了300多个CoinList账号,所有账号的实际认证人均来自海外公民。

CoinList账号的生意分为代注册和成品号交易两类。代注册指的是,利用CoinList支持大陆居民以海外IP地址和居住证明注册的规定,买家提供个人信息,卖家提供海外IP和居住证明等相关材料完成注册。成品号则是指已经由美国、菲律宾等国公民注册并完成KYC认证的账号,其中成品号交易在职业“打新者”中占据主导地位。

根据不同方式生产的成品号,可以分为一对一注册和批量获取KYC信息注册。一对一注册因其与KYC所有者具有直接联系方式而受到更多认可,而批量注册则找不到任何KYC所有者的联系方式,后期维护问题较多。

一名账号生产团队的成员透露,他们的账号主要通过类似地推的“网推”方式进行批量生产,涉及卖家、广告联盟、推广人员以及实际认证者等多个环节。账号需求由卖家传递给中间渠道方,再由渠道方联系推广人员,后者在自己的社群中寻找群成员完成注册。

“养号”之道:买家、卖家与官方风控之间的博弈


在购买到账号之后,“当天包换”已成为行业内的普遍规则。买家在接收到账号后,需尽快将其登录邮箱和密码更改为自己掌握的邮箱和密码,以防账号被原始主人找回或卖家在期间再次转卖。然而,仅仅完成登录信息的变更仅仅是开始。

玩家孟鹿的经历颇具代表性。他最初购买的50个账号在抢购过程中全部遭到封禁,推测原因可能是账号IP未匹配认证地址。于是,他在五月再次购买了100个账号,这次他租用了海外服务器,确保每个账号的IP与认证地址匹配,但仍未能幸免于难,全部账号遭封禁。之后,他又购买了100个账号,并采用“半人工半自动”的方式操作,通过调整策略,成功避免了账号被“风控”。

“风控”是玩家们和卖家们经常提及的关键词汇。当账号遇到“风控”后,虽仍能登录,但却失去了抢购项目代币的权利。根据卖家熊鹰的说法,触发CoinList官方实施风险控制的因素可能包括注册信息与IP不符、IP地址频繁变动、连号邮箱、机器人或脚本抢购以及插队等行为。

然而,CoinList官方并不会明确告知账号被封的具体原因,购买者们只能通过社群交流自行小编建议可能的原因。在其用户协议中,开立多个账户、转让账户访问权限、购买账户以及使用机器人或脚本抢购等行为均被视为“滥用行为”,平台有权取消相关账户的未结算订单,并停用或取消相应账户。用户在账号失效后的90天内可转移钱包内的资产,但失去项目代币及其抢购权。

如今,职业“打新者”、账号卖家与CoinList官方之间形成了一场非透明的博弈。今年3月和4月,CoinList官方曾在推特发出警告,但此后很少就此发声。在此期间,封禁账号的力度似乎不断加大。

中签号转卖降温,市场需求显著回落


得益于CoinList公募项目带来的丰厚账面回报率,过去一年吸引了大量投资者投身其中。然而,由于 CoinList 公募的项目代币通常需要锁定6-12个月,并经历漫长的线性释放期,高额的账面回报并不能快速转化为现金收益。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许多成功抢购到项目代币的投资者选择折价将中签的CoinList账号进行二次转售,卖家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获得未来收益权,而买家通过折价换取确定性的高回报。由此形成的场外市场在过去一年内十分活跃。

以孟鹿团队为例,他们在6月份成功抢购到Swarm项目的BZZ代币,共有一百个账号中有十几个中签,最后以每个账号7900 U的价格售出,翻了近16倍。然而,随着市场行情的整体回调,大部分CoinList公募项目的代币价格已从高点下跌了半数以上,其中CSPR跌幅高达95%,导致对CoinList中签号的需求显著下滑,相应的转售价位也随之大幅降低。

目前,转售CoinList中签号的行情已从过去的10-50倍成本价降至1-2倍成本价。随着部分项目代币价格回落至甚至低于公募价格,此前高价购买转手CoinList账户的投资者们承受了巨大的浮亏。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职业“打新者”对项目热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像以往那样只要是CoinList推出的项目就会盲目抢购。林非表示最近几期的CoinList公募他都不会参与,因为“现在的中签率很低,20个账号才中一个的概率,投入成本好几千,即使中签也只有几百美元的收益,根本不划算。”他表示会根据市场情况和项目热度来判断是否参与抢购。

多位卖家反映,现在CoinList平台上有相当数量的账号由内地投资者操控,其中一部分账号是个人借用海外IP及居住证明注册的,另一部分则是职业“打新者”批量购买的账号。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同时也引起了海外CoinList用户的不满和投诉,认为“多账号”抢购的现象破坏了平台的公平性。遗憾的是,至今CoinList官方尚未针对此现象发表过针对性声明。

综上所述,在财富盛宴的背后,灰色产业链如同阴影一般伴随着加密行业的发展,不仅损害了行业的公平性和正常秩序,也为整个行业提出了一个长期存在的挑战: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灰产的影响。

CoinList公募热潮背后的灰色产业链与公平性挑战

举报
关注公众号“多特资源号”
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侵删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