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美妆圈的信息茧房有多恐怖_如何理解“信息茧房”: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在享受信息单一化

2024-05-24 02:16
来源:网络

美妆圈的信息茧房有多恐怖_如何理解“信息茧房”: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在享受信息单一化最近引发大家的关注,相信大家都想知道这件事会有怎么样的发展?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美妆圈的信息茧房有多恐怖_如何理解“信息茧房”: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在享受信息单一化

如何理解“信息茧房”: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在享受信息单一化

在近期的大众娱乐节目中,《2019主持人大赛》的观赏价值堪比《奇葩说》。参赛选手的实力不容忽视,甚至曾在《奇葩说》舞台大放异彩的许吉如也在首回合被淘汰出局。其中年纪最小的董星辰表现出色。不过,我们今天重点探讨的并非董星辰本身的卓越表现,而是他在即兴演讲环节中分享的一个故事。

董星辰讲到,上个月他在网上给侄子购买了一些玩具,令侄子和他自己都很开心。但他感到困扰的是,自此之后的一个月里,每当他打开手机浏览网页时,总会弹出各种玩具相关的广告链接,而其他类型的信息则逐渐减少。

这意味着,这些看似贴心的个性化网络推送实际上给他带来了负担和干扰,而我们大多数人都在经历类似的情况。董星辰在《2019主持人大赛》中提及的现象被称为“信息茧房”。

当下,互联网愈发发达,信息传递日益繁复,然而,“信息茧房”的存在使得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资讯越来越单一化,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认知,并使我们沉溺其中而不自知。

接下去,让我们一同带着疑问探索“信息茧房”究竟是何方神圣。

01 什么是“信息茧房”

或许许多人未曾听说过“信息茧房”这个词,但却几乎都曾遭遇类似的困惑:

例如,在淘宝购物后,再次登录淘宝时,首页推荐的商品往往与先前购买的类别相同;刷过一段时间抖音上的吃鸡视频后,抖音页面上推荐的内容也会变得与游戏相关......

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凯斯·桑斯坦在其著作《信息乌托邦》中将此类现象称为“信息茧房”。他指出,推送系统倾向于围绕我们曾经关注的领域运作,使得我们失去接触陌生以及与自身观点相异的信息和观点的机会。

长久以来,我们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局限,越来越窄,最终仿佛一只蚕被束缚在“信息蚕茧”之中,难以挣脱,外部世界也无法走进我们的视野。

许多人沉浸在这样单一化的信息环境中,就如同蚕困于茧中。

换言之,网络系统擅长捕捉用户的喜好,像一个拥有超强记忆力的大脑精准定位用户需求:你越是喜欢什么,系统就越向你推送什么。对于你不喜欢的内容,系统也不会将其推送到你眼前。

举个例子,我的一位朋友痴迷于李子柒的视频,只在抖音上看李子柒的作品。渐渐地,抖音页面上只剩下李子柒的视频,仿佛他的世界只剩下了李子柒一人。

更有甚者,我在全网搜索时看到一位网友抱怨,每次打开短视频应用时全是大长腿美女,以至于他的妻子为此三次强迫他卸载该视频应用。

正是基于个人喜好的网络内容推送,使得信息内容呈现出了极致的个性化,正如桑斯坦在其另一部作品《网络共和国》中所描绘的“个人日报”现象。

回想一下,这样的生活方式是否感觉十分惬意?

诚然,的确很舒适。然而,正如一句名言所说:

如果你的生活让你觉得太过安逸,那就应当警惕自己是否已经陷入了其中。

认知局限

长时间处于单一信息带来的舒适圈内,必然会导致认知受限。

那么,久居“信息茧房”之后,会产生哪些明显的负面影响呢?

02 “信息茧房”存在的危害

网络理论专家巴拉巴西在其著作《爆发》中指出,

机器比我们自己更加了解我们。

在网络世界中,我们的每一个点击、每一次浏览,都如同背叛了自己的隐私,而系统则是这场游戏中最大的受益者,全面接收这些数据。在享受虚拟世界的繁华同时,我们也无意识地沉溺于单一信息所带来的短暂快感之中。

1. 狭隘兴趣范围,压缩个人多元兴趣。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告诫:要培养多种兴趣爱好。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表示:

一颗宽广的心灵总会将自己的兴趣扩展至众多领域。

背后的原因只有一个:具有多重兴趣的人更容易对外界保持持久的好奇心,进而激发探求新知的热情。

然而,当我们深陷“信息茧房”时,我们往往会在单一爱好中难以自拔,因此投入在其他事物上的时间和精力便会相应减少甚至忽略。

久而久之,仅专注于某一方面的人,往往会变得乏味无趣。生活中不乏此类例子,比如我有一位12岁的侄子,他沉迷于观看游戏视频,放学回家就躺在沙发上一动不动,不断地刷视频。若提议他去打一场网球,他连看都不会看一眼,直接回答:“不去。”

2. 错误感知,日渐局限认知边界。

身陷“信息茧房”之中,我们既乐意受其“摆布”,又无法抵抗其诱惑,而这种诱惑往往是无形的,会导致两种错觉:

①误以为全世界只为满足个人喜好而生产商品和服务。

我们所能见到的界面里只充斥着我们感兴趣的内容,而那些我们不感兴趣的或是负面信息则悄然消失。这让人产生一种幻觉,认为全球的人都在生产迎合自己口味的产品,都喜欢与自己玩同样的事物,如同坐井观天,极大地限制了我们的视野。

②过度追求喜好会引发虚假快乐。

中国古籍《易经》中阐明了一个原则:

物极必反。

过于执着于某一爱好之后,必然会导致巨大的空虚感。由于系统无休止地引导我们去追逐偏好,进而产生了“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中寻求乐趣更容易”的错觉。加之网络互动相对现实生活较少,以被动接受为主,沉迷其中时间长了,我们会感受到无尽的空虚、与现实生活的脱节,进而产生无比的痛苦。

3. 注意力分散,削弱人际交往黏性。

“信息茧房”营造的环境,使得我们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无限缩小了与他人交流的可能性,换来的是虚幻的快感,丧失的是与他人的亲密联系。

例如,沉迷短视频应用的人通常较少与人交流,平日做事难以专注,沉浸在自己的“孤岛”中游离。

既然“信息茧房”带来了诸多危害,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打破信息茧房,摆脱单一信息的包围呢?

03 打破信息茧房,享受多元化信息福利

常言道:

面对困境,最好的对策就是立即行动。

对于日益严重的“信息茧房”现象,我们需要采取实际行动,提前认识并自救,以免沉沦其中。

1. 转移注意力,拒绝成为机器操纵的“傀儡”。

美国一家调研机构发现,来自低收入家庭的青少年每天在电子屏幕上度过的时间平均约为8小时7分钟,而高收入家庭的同龄人平均仅为5小时42分钟。

这表明,越长时间沉迷于电子产品的人,越容易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而贫穷的最大诱因之一就是注意力无法聚焦。

因此,财富也无法有效累积。李笑来先生曾在一个篇章中强调:

注意力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资源。

道理显而易见。信息渠道的多样性与经济富裕程度呈正相关(如下图所示):

我们不应低估信息福利曲线的重要性,你在何处投入注意力,就会成为怎样的人。

所以,我们要积极转移注意力,即强迫自己从网络世界抽身,拒绝成为网络这台“机器”的奴隶。

具体实施起来,可按以下几个步骤操作:

首先,根据自我控制力的强弱来决定是否保留或卸载应用程序。

如有网友发现自己过于沉迷于美女视频,于是果断卸载了抖音;但倘若自我控制力较强,显然不必轻易卸载。

其次,寻找新的兴趣点。

人们追求快乐的本质不变,削减网络爱好的同时,我们需要找到新的兴趣点来充实生活,如体育锻炼、舞蹈、阅读等。

相比之下,阅读书籍无疑是最佳的寻觅快乐方式。不仅能高效地获取信息,还能提升自己的思考辨析能力,进一步说服自己摒弃单一信息圈是多么必要。

最后,深耕新的兴趣领域,增强使命感。

找到新的兴趣点后,要持之以恒地深入挖掘。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为这个兴趣赋予使命感。

比如有人放下手机开始跑步,若是当作一时兴起,很可能难以持久;但如果你声称“跑步是为了让社会多一位健康倡导者,带动更多人参与其中”,这种使命感将会给予你源源不断的动力。

2. 培养聚合思维,广泛涉猎多元信息圈,拒绝成为“信息偏食者”。

人类思维的一大特点便是惰性。有时宁愿接受别人较差的选择,也不愿费心去做新的选择,而在“信息茧房”中,我们满屏都是自己爱看的内容,沉浸其中在所难免。

但我们务必铭记庄子的教诲:

人生在世,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越是沉迷于网络中的片面化信息,消耗掉的时间越多,为自己未来奋斗积蓄力量的机会就越少。要先改变观念,才能付诸行动。

因此,我们需要培养聚合思维,即:

把开阔的思绪聚集成为一个焦点的方法,最终获得正确的认知。

具体实践过程中,聚合思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广泛涉猎多元信息圈,收集信息。

我们需要多途径获取信息。假如抖音只能提供单一信息源,我们可以选择知乎、微博、今日头条等多个信息平台,并在搜索信息时注重多样化,尽量避免被机器锁定。

比如,今天你关注并多次搜索了明星八卦新闻,明天你可以特意搜索自然生物类的资料,后天再查阅旅游类热门话题等等。

总之,要学会巧妙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避免在网络超级大脑面前暴露无遗。

第二阶段,分类整理

上述就是关于美妆圈的信息茧房有多恐怖_如何理解“信息茧房”: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在享受信息单一化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攻略和资讯可以关注我们多特资讯频道,之后将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duote.com)。

举报
关注公众号“多特资源号”
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侵删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