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地铁11号线的故障再次引发了公众对“致歉信专用章”的讨论。这枚自2018年启用的印章,频繁出现在各类致歉信中,成为上海地铁应对突发情况的“固定动作”。然而,这种做法究竟是对乘客的尊重,还是一种流程化的敷衍?这一问题引发了广泛的思考。
从法律角度来看,“致歉信专用章”并无实际的法律效力,仅具有内部认定的意义。地铁公司解释称,使用此章是为了能够快速发布致歉信,及时向乘客表达歉意并说明情况。然而,在不少网友看来,频繁使用这类专用章反而显得诚意不足,甚至让人怀疑其对问题解决的态度是否认真。
对于许多乘客来说,致歉信更多是用来证明因地铁故障而迟到的正当性。但频繁出现的故障和机械化的致歉模式,是否反映出地铁公司在服务管理上的问题?如果地铁系统能更高效、更稳定地运行,致歉信的存在是否会显得不再那么“必要”?
致歉本应是一种责任和态度,而非形式化的摆设。频繁使用的“致歉信专用章”,或许只是掩盖问题的一块“遮羞布”。地铁公司更需要反思的是,如何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故障的发生频率,让“致歉”不再成为乘客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乘客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