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四川省人社厅发布了一份《关于进一步深化就业领域改革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旨在通过五个关键方面和25条具体政策措施,推动就业领域的深化改革。其中一项尤为引人注目:文件明确要求取消应届高校毕业生的身份认定限制,并调整机关公招的年龄上限。
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长期以来对应届毕业生身份的严格限制将逐渐松绑。在新时代的就业形势下,应届生身份原本是为了保护毕业生,但如今却成为了一种束缚。现在是时候给它松绑,为毕业生创造更公平、更宽松的就业环境了。
事实上,早在四川之前,上海、山东、贵州、广西、湖南、福建等地的人社部门已经陆续出台了类似政策,调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身份认定标准。这些地方明确规定,在省内事业单位等用人单位招聘中,不再对应届毕业生是否有工作经历或缴纳社保等条件进行限制,他们仍然可以按照应届生身份报考。
例如,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2024年9月联合印发的通知中指出,上海市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在招聘时,将向毕业证书落款年度2年内未落实编制内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开放,不对其是否有工作经历或缴纳社保作限制。同样,地方国有企业和在沪央企也在校园招聘中向这两年内的毕业生抛出了橄榄枝。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各地都致力于放宽应届生身份的认定,但具体的调整范围和年限标准有所不同。比如,湖南省规定“高校毕业生”包括近3年内毕业且未落实过编制内工作的毕业生;而广西则将年限放宽至2年内。此外,福建省早在2023年7月就率先表示,上年度毕业生即使有工作经历和社保缴交记录,也可报考应届生岗位。
山东省和贵州省的政策也各有特点。山东省明确各类事业单位在招聘时,不再审核其是否有工作经历和缴纳社保情况;贵州省则规定,高校毕业生在其毕业年度内无论是否签订就业协议、劳动合同或缴交社保,均可按当年度高校毕业生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
随着这些政策的逐步落地,困扰毕业生已久的“缴纳社保便被‘除名’”的情况已经得到彻底改善。相信未来,地域、身份、性别、年龄等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将越来越少。在政策的支持下,就业环境将进一步优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也将更加顺畅,这无疑将为大学生实现更加充分和高质量的就业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