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30日消息,据美国科技博客网站Venturebeat报道,美国电子商务技术开发商和服务商NetProspex联合创始人加里·哈利韦尔(Gary Halliwell)周三发表评论文章,对2011年美国社交媒体营销产业的走向进行了六项预测,其中包括社交客户服务拉动厂商营收额、社交营销活动将向facebook和LinkedIn之外延伸、80后成为社交媒体营销生力军以及社交元素将渗透到企业管理结构当中。
以下为哈利韦尔文章全文:
过去数年中,无论是对于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社交媒体的重要性已日益显现。当然,社交媒体本身也是处于逐步演进之中。目前很少有企业用户意识到,社交媒体营销产业正由Facebook、Twitter及LinkedIn等社交网站向更大范围延伸。
2011年无疑将是社交媒体发生激烈变化的一年。在此我对明年美国社交媒体营销产业提出6大发展趋势,以供企业管理者参考,使他们能够及时抓住新的社交媒体营销商机。
1、社交客户服务拉动厂商营收额
2009年期间,美国网上鞋店Zappos营收额超过了10亿美元,这主要应归功于Zappos在其客户服务流程中整合了Twitter服务。美国知名电子产品零售商百思买(Best-Buy)在Twitter网站开通了名为“Twelpforce”的企业帐号,使百思买员工可通过该帐号回答客户的各种问题。正是这种方式,为百思买2010年增加了不少营收。诸如此类的互动式技术支持服务,可及时解决客户的投诉及其他问题,而已经解决的问题和答案也可供其他客户查阅。
可以肯定的是,2011年期间,越来越多的厂商将效仿Zappos和百思买上述做法。
2、社交营销活动将向Facebook和LinkedIn之外延伸
美国哈佛大学最近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各类信息及影响力可在社交网络中贯穿三个级别。换句话说,任何社交网站的用户,他(她)在同亲朋好友交流信息过程中,此类信息会逐步传播到该用户个人社交网络之外,而用户对此并不知情。反过来说,你每天从其他人所接收到的信息,可能已经是经过数人“倒手”而获得。
上述现象正是社交媒体营销者的商机所在。目前每天互联网上会出现大量Twitter信息、博客、电子邮件及其他用户生成内容,而此类信息是以电子格式传输。以前我们所说的“口口相传”,现在应该说是“数字格式相传”。对于市场营销者而言,此类网络信息不但可跟踪,而且也非常有用。
2011年及此后数年中,市场营销者将意识到,所谓社交媒体营销,并不仅仅是在Facebook或美国商务人士社交网站LinkedIn发布一些营销信息,而应该考虑如何使自家推广信息在更大范围内传播。#p#副标题#e#
3、企业高管层会同时了解员工和客户的社交需求
社交网络由“我们”组成。对于企业用户而言,社交媒体营销就意味着如何加强同客户的联系,并及时解决客户遇到的各种问题。但被大量企业高管层所忽视的是,社交媒体中的“我们”,也包括企业员工在内。再以Zappos为例,该公司对客户服务的最高标准是:员工和客户都非常满意。2011年期间,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效仿Zappos的做法,使公司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也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80后成为社交媒体生力军
2011年期间,各大企业将更重视通过互联网同客户加强联系,而“80后”员工将成为推动各大企业这一市场战略的生力军。在2010年于美国波士顿举行的一次社交媒体大会上,500名与会者年龄皆在30岁以上。正因为如此,此次会议讨论的话题多是关于社交媒体的威胁、不确定性和怀疑等。
2011年期间,随着年龄更小者参与此类会议,估计话题将更多涉及社交媒体的巨大发展前景及各种积极因素,而不是将社交媒体视为威胁。
5、社交元素将渗透到企业管理结构当中
NetProspex此前发布了2010年社交商务分析报告,该报告分析了200万个企业用户员工同客户的联系记录。该报告显示,各大企业用户营销战略决策者已成为使用社交媒体最为频繁的用户,其次是人力资源部门员工,而CEO级别高管使用社交网站频率在NetProspex这项排行榜名列第11位,其排名不及产品经理和客户服务代表。
2011年期间,如果CEO级别的高管也能更频繁使用社交媒体,则社交元素将完全渗透到企业管理结构当中。
6、要么实时交流,要么关门
美国数字营销专家戴维·米尔曼·斯科特(David Meerman Scott)在其最近出版的一本营销学书籍当中表示,大量活生生的例子表明,如果企业用户无法同客户展开实时交流,则市场业绩将遭受打击。只有通过与客户展开实时交流,各大企业才能随时了解自己所在行业的最新情况,并及时对各自市场战略作出调整。
对于大型企业而言,由于他们的企业管理结构和方式已延续多年,因此他们并不会主动制定客户实时交流战略。但在互联网时代,客户已在社交媒体中掌握了话语权,因此各大企业也应顺应这种社会潮流,进而主动与客户展开实时交流,否则就会面临着被时代抛弃的危险。可以预见的是,2011年多数企业将经历这种交流沟通方式转型的阵痛。#p#副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