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言少
做为一个不干正事的武侠迷及武侠剧迷,在张版《侠客行》和《书剑恩仇录》筹拍之际,我太想谈谈大胡子的武侠剧了。张纪中的东西在网上经常骂声一片,其实就算在生活中也是这样,但是,我曾经问过一些骂剧的人,发现他们根本没看过——或者没完整看过——或者没认真看过张纪中的武侠剧,基本是为了骂而骂,为了随大流而骂。或者为了臆想中的潜规则而骂。首先,做为老版《水浒传》、《三国演义》以及《激情燃烧岁月》的制作人之一,大胡子张纪中的专业、文化水平还是靠谱的,至于最近推出的《西游记》,不用争了,老版永远无法超越老版天下第一,因为有不败金身六小龄童,呵呵。回到正题,我的结论也很简单,张纪中的武侠剧的确是有好有坏,但如果当下要我挑出一个靠谱的武侠片制作人,我肯定还是选他,不仅仅因为华策及于妈的雷剧。逐一分析,张纪中的第一部金庸作品是《笑傲江湖》。
作为大胡子作品里比较不尊重原著剧情的作品,《笑傲江湖》也是褒贬参半。港台武侠剧大多是我们 80 后最早接触的武侠剧,也经常让我们犯下先入为主的毛病。相比于天天演帅哥的任贤齐,大波浪卷的马景涛,看起来潇洒多了的吕颂贤成了最合格的令狐冲(请跟我念,灵狐冲,算了不吵了)。其次,电影版和港版的笑傲江湖曲都是经典,尤其是沧海一声笑,而林青霞的东方不败更成了影坛符号,所以张版压力真的很大。不出所料,被骂了。李亚鹏、造型、笑傲江湖之曲……凡此种种,都曾被批评得体无完肤。从个人的角度,我会比较欣赏吕颂贤的令狐冲,但李亚鹏的冲哥也中规中矩,许晴虽然年纪不小了当时,但是没办法,她就是漂亮啊,漂亮就够了。造型嘛,很多好剧都是在尊重历史背景上加自己的创见。虽然以上那张图肯定会被拍砖的,但造型这种东西见仁见智各有所好,只要不是赖水清版木婉清蒙丝袜这么没节操,我基本是能接受的。而音乐,我确实也喜欢电影版和吕颂贤版笑傲江湖之曲,可明显张纪中这版更有琴箫古曲的风格好吧……至于主题曲什么的,“咦~呀!”实在是太能制造话题了……当然,我要克服主观情绪说点别的。这一部,张纪中的优点已经体现出来了。首先是山水实景。直接上图
曲洋和刘正风这对老同志在这样的画面里,真的可以让人杜绝所有邪念,产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逼格。也弥补了港版地域局限性导致的各种草率棚景。也不是于妈那种修图过度的小清新能比拟的。第二点,还是上图
太多作品都是配角比主角出彩,张纪中也是,除了主角之外,他经常能甄选到还原度极高的配角,这部笑傲江湖以清丽脱俗的古典仪琳、邪魅狂狷的林平之、伪君子岳不群为代表,这算是优势,也是劣势,因为很多时候主角实在是……扶额。整体而言,虽然张纪中选角有时会为了制造话题闹得满城风雨,但大部分还是蛮靠得住的。例如
这么多版终于集齐了桃谷六仙,已经够有诚意了好吗。第三,大胡子剧是有点意思的。这个“意思”体现在他的一些想法,在笑傲江湖里,表现在:川剧表演艺术家彭登怀饰演的余沧海
及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的东方不败
之所以不把这条列入第二点选角之优,是因为这些想法很多观众反而并不买账,相反会觉得天雷滚滚,这也是为什么张纪中经常被骂的点之一。我个人是挺买账的。这一点,在张纪中之后的武侠剧表现得更加淋漓。但是,这些小聪明应用过度,有时候会有刻意塑造古典韵味的做作之嫌。既然引到了缺点,那么我也稍微展开。张纪中剧很大的通病是节奏拖沓,比如在笑傲江湖里每次听到桃谷六仙的吐槽就很难受,明明书里的群嘲技能如此欢乐,结果剧中偏偏要慢镜头逐个拉过去念台词,很毁画面感。当然在节奏把握上,还有一个很致命的问题,这个我在后面几部再展开。之后几部,也仍然会按照这些优缺点的思路来评价。因为大胡子的毛病一直没改啊。对了,说到武侠剧,不能不提剧中的武打。张纪中的武指班底还算殷实,而且七小福之一的元彬还是笑傲导演之一……还有疑问吗?很多人不满的是武打的表现形式,都挑剔飞檐走壁飞来飞去不现实,但其实这不是张纪中的专有毛病。老邵氏拳拳到肉一板一眼的动作设计固然经典,但明显很难迎合新时代青少年们的视觉审美。况且,金庸虽然写武侠,但论武术造诣应该还不如旧派一些武侠作家如郑证因,甚至连梁羽生也未必比得上。他的作品虽然一招一式描写细腻,但太多天马行空的东西,动不动就无招胜有招,还有吸星大法、葵花宝典,又不是过去形意拳、八卦掌……你要怎么拍?不得不有创造性的东西,没整好就往飘逸写意去了。总而言之,做为原著党,我觉得处女作《笑傲江湖》剧是合格的,至少我开始期待大胡子还会有什么作品。要是你因此以为我是大胡子的洗地小弟或脑残粉,哼,你就想错了……在组成了以于承惠、巴音、张衡平、杨念生、张纪中本人等等演员阵容为代表的廉价张家班后,张纪中开始了金庸武侠剧的不归路。下一部,剑指《射雕英雄传》。
在这一部里,张纪中大胆启用了上一部的主角李亚鹏,事实证明,他失败了。开个玩笑,说他失败也纯属个人意见,从我当初在网上浏览及电视剧播出的第一感觉来评价,这部似乎获得了更多恶评。甚至出现了诸如“李亚鹏还是适合令狐冲”的言论。平心而论,这部差吗,并不差。运气不好的是,珠玉在前。前面有黄日华 + 翁美玲,再后来有张智霖 + 朱茵,甚至在它之后还有胡歌 + 林依晨这部偶像剧夺取了青少年的市场。首先我们先谈谈这部剧的阵容。鞠觉亮出现在了导演的行列,虽然他拍出了朱孝天版楚留香这坨屎,但是大家别骂了,他也是武侠专业户,当年也是参与导过黄日华版射雕、刘德华版神雕及梁朝伟版鹿鼎记的。不得不说,张版武侠剧都是挺有诚意的,本部射雕的铁木真、哲别、华筝、托雷清一色蒙古演员,扮演黄蓉的周公子娇俏灵动,神韵十足,因为人家本来就是浙江人啊……江南女子没得说……唯一吐槽的是……为什么是周迅原声配音呢……以至于原著中黄蓉初次以女装示人时唱的曲儿都砍掉了。(参见张版第 10 集)
导演你在心虚什么?再说张导富有诚意的演员阵容,我看到水灵灵的穆念慈是蒋勤勤扮演的时候,
真的是眼前一亮。可是等到杨康一出来
老子立马眼前一黑了。
不是名字带个康就都能演杨康啊!比如尔康就不行啊!
还我面如冠玉的小王爷啊!
还我粉雕玉琢的康哥啊!
当然,我们不能为了吐槽而吐槽。尽管杨康这么不合我意,我也依然会觉得,大胡子是个选角有诚意的制片,包括他拉了武松、花荣、李师师等一干实力派旧将,还包括梅超风的扮演者——舞蹈艺术家萍。
延续刚刚的优点描述,这个想法实在是太有意思了,不管你们买不买账,反正我买账。当然,如果从几个见仁见智的选角就大谈诚意,未免太缺乏说服力。在张版射雕里,画面的后期制作色调趋于晦暗——当然也是为了营造大气恢宏的效果,这点在张版的神作天龙里得到了很好的展现。除了大气恢弘,张纪中开始展现了他惊人的、对原著剧情及对白的忠诚。从射雕起,这也成为他贯穿始终的最大优点。整体而言,虽然我个人——仅仅是个人——觉得李亚鹏演郭靖比郭靖还呆很失败,但张版射雕并不差,如果不是黄日华翁美玲及张智霖朱茵太深入人心……有了两部的经验累积,张纪中终于把金庸的巅峰之作搬上了荧幕,也造就了属于他自己的巅峰。
在讲这部之前,先回顾过去的版本。香港拍过几次天龙的题材,其中最为我们熟知的应该是这部:
我不想赘言对比,因为我本人最先接触的也是这部,而且也非常喜欢,当时年少,喜欢陈浩民的段誉,喜欢李若彤女神的王语嫣,喜欢虚竹在冰窖让人羞羞的戏码,喜欢萧峰的大义凛然,错杀阿朱、折箭自杀时,还哭得要死要活,喜欢难念的经,喜欢配乐,喜欢到去看原著,喜欢到张纪中的天龙八部播出时,我嘴边还挂着冷笑。但是看完张纪中的天龙一遍,我就震撼了。再看一遍,我就跪舔了。我认为——仍然是我个人认为,这大概是我看过的所有武侠剧中,拍得最成功的。我初中看武侠小说,大学时不爱动脑,又没武侠小说可看,只好四处寻找无脑剧无脑漫画,终于翻找起各个版本的武侠剧,虽然不敢说看遍所有,但至少还是积累了一定的数量。以至于有些情节究竟是书中还是剧中,我都常常混淆。——讲这些有的没的,只是为了证实张版天龙给我的震撼。每个时代表现手法、风格、技术不一样,纵向对比当然不客观,那么我们改变一种说法,这部天龙是当下武侠翻拍剧中,最成功的。接下来,多图预警。本剧以萧峰为描述重心,萧峰这个角色选的很慎重,也很成功。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以为萧峰就应该带个帽子,随时随地就应该叉着腰正襟危坐脸上一派浩然正气,没错,就是这个样。
但胡军终于颠覆了我的看法。
游戏代言图,非原剧。萧峰也可以是这样
就算是死了,也不能掉了范儿。
黄日华若威武中还有儒雅,胡人就该这么狂野霸气。没错,燕赵慷慨悲歌之士,就是这个模样。以前我爸叫黄日华乔峰,现在改叫胡军乔峰了……┑( ̄Д  ̄)┍找图很累,我就不找了,一言以蔽之,本剧选角几乎可以用无懈可击来形容。如果……鸠摩智和丁春秋是这两货演就好啦。
很少在知乎答题,吃个饭回来看到那么多回应颇受鼓励。不管在哪个社区论坛,不同的声音总是存在的,我不多作争论,先把答案更新完,再表达一些自己的想法。嗯,言归正传。话说天龙八部的选角几乎无懈可击,因为我觉得不管是林志颖的段誉、高虎的虚竹,还是的阿朱,刘亦菲的王语嫣,陈好的阿紫,娘娘的木婉清,基本是形神兼备。有些人说高虎不够丑,但毕竟还要跟名模珍的梦姑上演激情戏码,太丑也糟蹋人家。更何况。。跟林志颖比起来,高虎还算是对不起观众的吧。王语嫣是我读过原著后除了郭芙、袁紫衣外最讨厌的女角色之一,这种木女神,确实很适合刘亦菲演,眉眼之间都没什么戏,就是天真漂亮。而且没记错的话,出演王语嫣时,刘亦菲年纪当在二八左右,挺符合原著。
相比于王语嫣,我还更喜欢木婉清
是的,我们都记得,这是一部极为养眼的武侠剧。段正淳的后宫,段誉的后宫,都没让我们失望。
阿萝你的胸器未免太……夸张了吧……但是我喜欢!咳咳。除此之外,本版天龙有一些反派配角也让人印象深刻。诸如万年反派、会腹语的春华延庆以及演技满格、让人惊艳的舒畅童姥。
难道你们看到舒畅的表演没有“这个角色选得太妙”的感慨吗!诸如角色的演员配置,肯定会有人不认同,我就举这些例子,不再多说。接下来是从整部剧出发,首先,剧情更尊重原著了,相比于港版扩充了石室内婉妹与段郎卿卿我我,以及段正淳之死等情节(不知有否记错)。可惜邓百川、公冶乾又一次失去了存在感……那么剧情就不多说了。氛围基调的把控,大气磅礴真的是被说烂了,如果射雕还只是停留在一种色调阴暗的尝试,天龙的高潮部分无疑到了热血爆棚的地步。直接举几个栗子。第十七集,阿朱之死。这时候,放大招已经不同于港版的激光镭射或召唤金色大龙,不管是六脉神剑还是降龙十八掌,都处理成无形真气攻击。我看到萧峰劲贯双臂,似集齐天地山河之力,我看到他发出雷霆万钧的一击时心里已经一酸,等到假段正淳的伪装碎裂开来,真阿朱如断线纸鸢般飞落桥下,萧峰瞬间明白了什么,奋力冲向前、终于还是没能抓住她的时候——就算知道剧情的后续发展,我还是对着慢镜头的画面失落了很久。想到片尾曲《宽恕》林夕的歌词:如是我闻爱本是恨的来处
胡汉不归路一个输一个苦
宁愿你恨得糊涂中了爱的迷毒
一面满足一面残酷
你给我保护我还你祝福
你英雄好汉需要抱负
可你欠我幸福拿什么来弥补
难道爱比恨更难宽恕
这几幕,真是既壮烈又凄恻又虐心。再举一个栗子,是全书及全剧的最高潮,少室山三兄弟大战。鸡皮疙瘩从 32 集的 2 分 25 秒开始“谁说星宿邪功能够胜过降龙十八掌!”一直到三兄弟仰首痛饮,佐以逐渐升华的背景音乐及俯拍升起的镜头,让我真心觉得,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酒酣胸胆,壮士赴难,也不过如此。
还有一幕,是最后萧峰自杀的时候,书里其实只有短短几句话。但是剧里的表现也极为震撼。天龙剧要吐槽肯定也能找到吐槽的点,但没办法,我对这部太喜欢,就算是萧峰出现的地方必有鼓风机,就算是破珍珑棋局、虚竹怎么进的无崖子密室等等槽点,都无法阻挡我对这部的跪舔。天龙讲“无人不冤,有情皆孽”,八部天龙,法众生相,我如果说这部剧真是将这几个字诠释的恰到好处啊未免太过狗血吧。哈哈。张家班的巅峰也止于此了。因为后面,他陆陆续续拍出了几个槽点纷呈的剧目(除了碧血剑还不错,嗯,后面细讲)。首先,是神雕侠侣。
做为金庸武侠小说的最爱(没办法,我就是这么一个拥有浪漫情怀的人),在我心目中,我已经最大限度抑制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但还是忍不住要说,我心目中的过儿姑姑只有这两个人。
没有之一之二,刘德华陈玉莲也比不过对不起,李铭顺范文芳也是,任贤齐吴倩莲呵呵。于妈版……不要上了他的当帮他炒作好吗!是不是主观情绪爆棚了哈哈。就好比西游记中的六小龄童,红楼梦中的陈晓旭,三国中的唐国强,杨过小龙女不是他们,真的很难引起我的好感!但是……接下来我还是要尽可能客观地评判这部剧的。这部剧最大的成功之处不在刘亦菲黄教主,不在剧情,而在于——九寨沟!
没错,就是那个传闻中手机也能拍出单反效果的九寨沟!当然,会有人跳出来说,只靠山山水水就说是成功之处未免太过单薄了吧?这位看官你没说错,这就是一部这么单薄的作品,剧情进度拖沓到经常让九寨沟的风景喧宾夺主,让人恍生要是一部风景纪录片就好了的感觉。我还是要说节奏太慢,剧情拖沓,有实证。张纪中系列剧太爱尊重原著,导致很多鸡毛蒜皮的无足轻重的东西都往里面装,相反经常把一些重要的东西仓促带过。嗯,我说的就是详略安排。举个栗子。第十集里杨过与郭芙一行趴在树上偷听黄蓉口授鲁有脚打狗棒法被发现,然后装模作样慢悠悠爬下树。就几段话的剧情偏偏费了大半集。诸如这种鸡毛蒜皮的琐事真心浪费前面很多胶卷。等到高潮的时候反而一笔带过,比如重阳宫大战,小龙女莫名其妙就飞出了宫外,杨过莫名其妙就打败了金轮法王一干,这么重要的剧情长度,理应播个一集两集吧,然而本剧很多打斗直接忽略或者砍掉,结果居然和爬树偷听差不多长。这个毛病,等到大烂片倚天屠龙记,简直是发扬光大。当然,这部依然有几个选角不错。
钟镇涛的公孙止、未整形杨幂的郭襄,以及孟广美的李莫愁。后两者争议肯定会很大,但我真的觉得两个人也是形神兼备了,排除化妆因素的话。一定要 ps:李绮红和雪梨同样很好!!但是再好的配角,只要有一个烂主角,整部剧就基本毁了。没错,你知道我在说谁。如果说李亚鹏的令狐冲还有几分真味、郭靖也只是在表现愚钝上用力过度不合我意,黄教主根本就毫无演技可言。情绪基本靠吼,酷帅基本靠装,浮夸的表情,拙劣的表演,直接毁掉了神雕及下一部鹿鼎记两锅粥。这是再美的布景也没法补救的。你们觉得黄教主帅吗
不管有没有修图,实话实说,帅,以他的五官,有些角度还是能打动我这个直男的,但是,每当出现这样
或这样
的情绪释放,我是真的不能忍了!题外话,当年杨过选角在聂远及黄晓明中挑出,凭借着东厂厂花在绣春刀的表现,如果是聂远会不会有不同效果呢……
咳,小杨过的饰演者是叮当,人家当时年纪小也不容易,就不吐槽了,剧组可能也考虑到他的颜值,所以小杨过的剧情,尤其是桃花岛的剧情,直接 cut 掉了。接下来说说刘亦菲的小龙女
我认为,她的形象是极其符合原著的。光从形象而言,甚至比李若彤还贴切些。这点似乎金庸也说过,但金庸这个老滑头类似言论(不管有无造谣)也传出了不少,我倒不是很 care。一个现象是,当初神雕一播,一群人立马高潮说还是李若彤好,等到于妈一播,话风又变成跟刘亦菲怎么比啊……你们最好不要是同一批人,否则我打死你们……之所以这么眷恋李若彤,一还是因为先入为主,二应该是因为演技,三,被黄杨过影响了。刘亦菲倒不像黄教主那么浮夸,但是每次伤心难过哀婉凄绝时,脸上表情好像都没怎么变,同王语嫣一样始终是木木的,私认为她相对表现较好的应该是赵灵儿吧。
然后,吐槽一下张纪中在本剧异想天开的毛病,先上图
这是片头曲的截图,我原以为只是一种类似梦境中的表现手法,没想到,片尾真的出现了啊!雕兄会飞我忍了,可是特么为什么杨过小龙女也会飞啊!你就算飞檐走壁也不能真私奔飞到月球啊!好了,吐槽结束。底下有人提到了道具,我印象比较深的应该是这版的冰魄银针打造得很精美,图暂时找不到,而金轮大王(本版正值金庸新修版出炉,把金轮法王改成了金轮大王,尹志平变成甄志丙)的金银铜铁各种轮子也终于还原了,以前好像手上就拿两个。其他关于历史考据,再怎么牛逼应该也不如汉武大帝这种历史正剧,如果做得比其他版本更好自然足以称道,但关于武侠剧,这块我真的没怎么深究。有人提到天龙里萧远山的石刻是契丹文,港版是蒙古文,没错,这是袁腾飞讲课的原话,后来收录在《历史是什么玩意儿》里。我对契丹文蒙古文没有研究,也不予置评。整体来说,对这版神雕侠侣,我是非常失望的,比李亚鹏的郭靖还失望,可能因为对老版及原著的爱之深吧。纵然有九寨沟的空壳也没法弥补。
接下来以心目中的过儿姑姑结束神雕的篇幅,进入下一部,回光返照的碧血剑。
话说到这,居然还有人以为我在舔张纪中,是有没有认真看我的答案啊……==对于值得吐槽的地方,我会不遗余力地黑,对于我能认可或者我觉得不错的地方,我也会挑出。而且山水实景的确是我认为的张纪中的优点,但我没有说就因此无往不利战无不胜啊,我也是港台武侠剧迷影迷,我没有黑啊请长点心啊……对于这部碧血剑,真的没什么可挑剔的。金庸都已经说了,最还原原著(为了方便找图,我上了百科,发现百科里剧情简介根本弄错了,张纪中的碧血剑里,袁承志根本不是被金蛇郎君救走,而是被袁崇焕旧部。温仪也不是被闷死枯井,而是自杀,得辟谣)。没错,做为金庸的早期作品,《碧血剑》的影响力本来就不及其他几个大长篇神作,包括人物塑造,诸如穆人清、安小慧等人都表现力极其单薄,连阿九的爱情也有点牵强。等等。这也是本剧影响力不足的原因之一。本剧延续以往风格,找到了大胡建的武夷山(当然看到这肯定又有人要说他浪费祖国大好河山这样的论调了),似乎后面还换了象山。好山好水好演员啊。本剧基本是二三线演员,配角也依旧是张家班一干人马,值得一提的是,老戏骨午马出演了温家五老之一,焦恩俊出演了第二男主夏雪宜,老牌衢州美女何晴扮演同纪晓芙一样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温仪。后来的练霓裳马苏扮演没什么存在感的安小慧。
张纪中对于金庸的武侠基调把握的还是很对味的(我知道又要有人喷我了),诸如天龙的大气磅礴,神雕的诗情画意小桥流水,还有,碧血剑的历史厚重感。嗯,历史感,这也是很多人喷张纪中作品不像武侠的原因。但是我有话说,做为与书剑、鹿鼎记一样与中原朝廷有直接矛盾冲突(倚天的江湖门派味道还是偏重)的作品,金庸一修再修,将金蛇郎君地位缩减,重心挪到袁督师、袁承志身上,在书中屡次提及袁崇焕,甚至在后记还加了不少史料,本部武侠的历史味道本就偏重,尤其是在袁承志先帮闯王(李自成)再目睹义兄夫妇惨死、深感无力回天,隐居海外的时候,我真的有一种如蜉蝣于天地、一粟于沧海,身处历史浪潮中的卑微感,既然无法兼济天下只好独善其身,嗯,就像大明劫中的吴又可。张纪中的碧血剑,开篇屡次回想袁崇焕游行街头处斩,最后片尾看到闯王入京后的衰败景象,的确有种苍凉的感觉。奈何,这本该是一部武侠。正因如此,原本的男二夏雪宜又一次喧宾夺主,相比于江湖逍遥,武侠迷们好像更不青睐历史厚重(嗯贱人贱智),不爱心中的侠客网缚红尘,要就桀骜不驯目空王法,做就痛痛快快轰轰烈烈,手起刀落,群雄授首,快意恩仇。所以尽管窦智孔(我真的很想念窦鼻孔,因为他鼻孔真的很大……)这个黑汉子已经演的不错了,还是没给人留下太大印象,有些无奈。
而女一号温青青,是我第四讨厌的金庸女角色,正好由没什么好感的黄圣依出演。这部片子的打斗非常精彩,没有了降龙十八掌、六脉神剑、火焰刀等等需要由大量特效表现出的功夫,却显得更加真实。印象最深的有几场,破五行阵、竹林劫镖、泰山大会。网速很烂,以后再更新分别是哪一集。尤其是竹林劫镖那场应该是我最喜欢的戏码,尤其,阿九出现了。
在整形痕迹还没那么明显的时候,孙菲菲真的有清丽脱俗的感觉。但仍然要理智地说,虽然她颜值满格,却并不像书中一出场单纯天真的阿九。孙菲菲一直都是一副提前步入九难师太阶段的状态。这一部,有一个配角又一次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萧淑慎扮演的风情万种的何铁手。
你没看错,就是那个梁静茹勇气 mv 里天真而奔放的萧淑慎,就是那个演完五毒教主又吸毒的萧淑慎。
最后,继续谈谈张纪中的那一点“有意思”的小想法小创意。这一部他又天马行空了,为了表现金蛇郎君对蛇的图腾崇拜(--||)他的专属武打设计近乎于蛇,这个我买账。但每次放大招就要变一次蛇脸,我是真的有点雷到了。就好比某些九阴白骨爪自带上妆功能,使用完自动卸妆,这个表现手法实在是……接受不能(依然是贱人贱智)。
我并不黑港台武侠剧,但张黑经常拿港版碧血剑抨击本版——对不起,林家栋版的碧血剑除了江华的夏雪宜,其他的,一无是处。没错,一无是处。
碧血剑差不多结束了。接下来,是金庸的又一巅峰,张纪中的下滑作品,鹿鼎记。
捧红了黄教主后,教主贱价(据说一集一万)拍了这部作品,事实证明,他可能还不值这个价。当初曾经炒过由徐峥出演,应该是看中了当官的表现,真的,就算是他年纪偏大了,我也宁可让徐峥上。我一直对港台武侠剧保有自己的意见,认可天龙、笑傲等,加上对张纪中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可能有点和稀泥,放心,鹿鼎记我会像神雕一样,再次明确表明自己的立场,相比于黄教主、梁朝伟、张卫健、周星驰,我比较喜欢陈小春版,虽然他的太太们都不是那么好看。我不是黑张卫健和周星驰,因为他们的作品改编太大,无厘头了。陈小春的版本,剧情基本遵照原著,很多细节(包括刘一舟把韦小宝身份出卖给吴三桂,也拍出来了,原著似乎一语带过,张纪中版也匆匆带过)都处理得不错,等等,我们好像应该是讲张版的。好吧,张版的剧情,依然从情节到对白都尊重了原著(比陈小春版还尊重),可惜罗刹国的部分,似乎是审核时被砍了。那我们从整个剧的角度出发,就显得有点不完整。这是一点。可以看出张纪中做为制片人对本部的用心,道具布景华美,演员阵容应该算是很强大而且基本靠谱的。钟汉良的康熙(我没有说刘德华马浚伟不好)、胡可的苏荃、刘孜的方怡、刘芸的沐剑屏、舒畅的建宁公主、何琢言的双儿、李逵的茅十八,还有万年鳌拜徐锦江、万年男配 tae 的刘一舟、乔振宇的郑克塽。都给我留下不少印象。也有一些不那么适合的,比如应采儿的阿珂,还有陈近南,都不是那么对味。但整体来讲,选角还是合格的。之所以失败,因为致命的、韦小宝的演员砸了。我刚刚已经说,一部剧的主角失败,那这部剧也基本就毁了。这一点于鹿鼎记更明显。展开来说,因为我认为,韦小宝之于鹿鼎记,比其他主角之于他们相应的作品来得重要。为什么?没有一个绝对女一也就罢了,关键是作为最后一部作品,作为金庸颠覆自己传统侠观的反武侠作品,它近似于历史小说,官场小说,却不那么像武侠小说,全书上上下下基本是围绕韦小宝来转的,太多配角如走马观花,一晃而过,茅十八、海大富、吴六奇、刘一舟、胡逸之,甚至是曾柔……我不是说他们可有可无,而是人物出现之杂之繁,着墨之少,反而烘托了韦小宝的绝对主导地位,甚至没有一些真正意义上的最终 boss(鳌拜、吴三桂、冯锡范都是阶段性的)。或者简单、笼统地讲,就是没有一个那么有魅力的配角。雪山飞狐尚有胡一刀,连城诀有那么多泯灭人性的反派,天龙除了三兄弟,还有阿紫游坦之慕容复等等,太多人浓墨描写,射雕还有五绝、周伯通瑛姑,笑傲还有林平之岳不群,就算是出场立马领便当的东方不败,也铺垫了不少。书剑相比之下陈家洛这个软男还不如香香公主霍青桐,神雕还有李莫愁,侠客行有石中玉贝海石谢烟客,倚天还有四女成昆谢逊等一干人,碧血剑里还有夏雪宜。说那么多,就是要表示,韦小宝对鹿鼎记的绝对重要性。当然会有人说康熙毕竟是第二男主啊,没错,康熙在原著非常重要,但他是太过著名的历史人物了,鸟生鱼汤的代表,从影视娱乐角度,其本身的艺术形象魅力并不如武侠虚构人物,而且比起韦小宝在外头不断溜达,康熙的戏份真的不算多。再退一步,勉强勉强要说稍微有点魅力的配角的话,大概只剩旧时代侠客代表陈近南了,很可惜,这部陈近南也是路人脸。因此,韦小宝一旦不会演,整部剧就砸了四分三。所以我说这是张版鹿鼎记之所以失败的最致命的一点。黄教主演韦小宝太帅,兼且耍活宝施诡计基本靠的做作表情、聒噪的表演。整天盯着这么一个出镜率最高、不萌还卖萌的人,我能够坚持看完,完全是凭借着无聊的心境。好了,言尽于此,接下来为了增加观赏性,还是上点图吧。
完虐黄小宝的钟康熙
刘芸的沐剑屏,郑钧的老婆
何琢言的双儿,个人认为还原度较高
tae 的刘一舟,可惜了一张好脸。
乔振宇的郑克塽,恭喜你在古剑奇谭找回了事业第二春。终于快结束了,接下来进入我认为的张纪中最烂的作品《倚天屠龙记》
此前,我们先回顾,我们比较熟知的版本,有梁朝伟、马景涛、李连杰、吴启华、苏有朋版。这也是我从小到大看的顺序。我最喜欢的是苏有朋版,直到现在也是。很可能是因为梁朝伟年代久远,马景涛爱咆哮,吴启华演过 * 级片,李连杰是电影不完整的原因。但是每次看到苏有朋这人畜无害的眼神,我就觉得,那个优柔寡断的、甘于平淡的渣男,就是他了。
回到本部倚天,在张纪中之前的每部作品里,就算是有槽点,我也会尽可能从尊重原著、选角、基调把握、武功设计等方面去举出它的亮点,很遗憾,在这部,我真的找不出。硬要找的话,可能就是张翠山和黄衫女子了吧。
但是,如果说天龙是张的巅峰,这部就是他的低谷,因为无论从选角、节奏把控,甚至是灯光、配音等等,都无比烂,没错,无比烂。开篇终于引进了觉远和张君宝,这勉强让我打起了精神,可惜没有了郭襄。可能杨幂身价也涨了。之后是张翠山的主线,王盘山事件、冰火岛事件,都没什么出奇,草草率率,因为苏有朋版已经还原得不错,所以本版就算尊重原著,也没什么好嘚瑟的。我最不能忍的,应该是周芷若的选角刘竞以及小昭的选角何琢言。致命原因很简单,颜值完全不够。连应该比张无忌帅的书,也变得如同路人。邓超看起来像刚毅的硬汉,却不像温顺善良的张无忌,安以轩,实在逊了贾静雯和黎姿一筹。原本演韦春花的成了武林第一美人黛绮丝,和小昭一样草率带了个美瞳就以为异域风情。这里我没有攻击演员的意思。单纯只是,不适合。
黛绮丝论杨逍不如孙兴,论谢逊不如徐锦江,我真的很难找到一个可以眼前一亮的点。这是选角。其次,节奏把控,仍然是老毛病,鸡毛蒜皮的琐碎演了一堆,等到真正大高潮,如光明顶之战,武当山之战,屠狮大会,都草率压缩剪切在一集半集的篇幅。致命伤。灯光,整部倚天像是找不到自己的基调,一直处于昏黄晦暗的色调当中,举例子
虽然刘诗诗没什么演技,表情木木很贴切黄衫女子,但也不用连脸色都打得如此蜡黄。这些灯光诡异的场景在后期很多地方都有,还有一点,配音。在鹿鼎记里已经出现了一些视频音轨不甚同步的场景、甚至有莫名其妙的杂音语气词,到了倚天简直更为严重。有一点,应该是因为审核的关系(我不知道为什么张纪中经常在审核中中招),“少林派”愣是用不了,最后展现给我们的,全部以“僧人派”、“他们派”代称,当然这也不能怪他,但就是雷点啊。最后的最后,本剧给我的感觉是整个倚天剧组就像找不着北,仓促成军又仓促溃散,后期剪辑一塌糊涂,好像资金短缺捉襟见肘一般。负分滚出。除此之外,张纪中还拍过梁羽生的《大唐游侠传》以及取材于古龙的《小鱼儿与花无缺》,前者没看过,后者……如果不是王家卫,应该很难有人拍得出古龙韵味。不予置评。---- 我是答题结束的分割线 ---- 终于更新完了,针对大家的评论,我有一些话想说。1、没记错的话,张纪中版的武侠剧并没有在导演那栏挂上他的名字,但是一部武侠剧的制作肯定不只导演,还包括资金、选角、编剧、道具、造型、灯光等等,综合考虑,做为总制片人,张纪中的责任应该算不小的。所以,我所说的这些全部都打上了张纪中的烙印。按这个逻辑,一部武侠剧的好坏不能全部归功或归咎于一个人,但确实能体现他的一部分态度和水平。(有些人说水浒、三国的成功跟张纪中没半毛钱关系,我不认为在那个制作严谨的年代,央视会让一个不学无术的人挂闲职。所以要说服我张本人没有任何文化底蕴,请拿出更有利的证据。)2、
所谓中国的武侠艺术主要是出自金庸古龙那一辈的么?有没有更早的先例? - 言少的回答替自己打这个答案的广告。在中国历史上,侠客是真实存在的,但江湖却不一定有。我们这一代所认识的武侠世界,是由司马迁、裴铏,是由施耐庵、文康,是由向恺然、王度庐、还珠楼主,是由梁羽生、金庸、古龙等人所共同描绘构建的,我想在不同人眼中,武林、江湖、侠客,都有不同的形态,他可以是除暴安良,也可以是恩仇必报,他可以是劫富济贫,也可以是为国为民,他可以是浪迹江湖、逍遥自在,也可以是隐逸山林、韬光养晦,它可以是湖山杳杳一叶孤舟,也可以是平沙莽莽大漠孤烟,它可以隐于刀丛,也可以润以诗情,它可以是老邵氏里的胡金铨、张彻、楚原,也可以是八九十年代的徐克、王家卫,既然如此,它为什么不能是张纪中鞠觉亮、甚至于……赖水清、于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尺去衡量,但时间是最好的滤网,无须争辩,真正的佳作会随着他们的态度、天分与努力保留下来。3、我的的确确百分百在中学即看过金庸古龙大多数原著。在这个回答里,我力求理智地去回答我所欣赏所推崇所鄙夷的地方,不会因此拔高一个人贬低一个人,我看过老邵氏看过徐克看过 TVB,我喜欢他们当中的许多作品,我也会果断地表明对 03 版天龙的崇拜,对我认为优秀的作品,哪怕来源相同,我也不会厚此薄彼。以上。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