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将在近期的推送的iOS、watchOS和macOS三大系统和相关应用中,中国用户将看到对应的“中文”名字。例如:Wallet将变成“钱包”,Safari后面有了中文注释“Safari浏览器”,Finder将是创意翻译“访达”。
其实苹果的设备不仅仅是年轻人在使用,在中国有很多中老年人手上也有很多苹果设备,但是它们使用的功能却很局限,一般是电话、短信、与微信,系统名词偏英文化是阻碍他们探索更多功能的原因之一。
而这一次苹果将系统名词中文化,看起来接地气了不少,也能让中国地区的用户体验变得更好。让我们来看看都有那些名词发生了改变:
这一次的名词更新分为App类、功能类、系统类、ID相关类、Air相关类、Touch相关类、Magic相关类、TIMe相关类和硬件相关类。
涵盖了几乎所有的苹果设备平台,也看出了苹果打算做好中国区用户体验的决心。
这种翻译其实是考验苹果创意团队的功底。找到合适的中文并不容易,希望兼顾中英文,又要让中国用户能明白。比如,Finder—访达,这种翻译还是兼顾了各方元素,有点“信达雅”的味道。
当然还有很多名词,让人看起来不是很容易接受“隔空投放”“雷雳”等,不知道IT之家的小伙伴对于未来的这些新名词是持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