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Gartner预测,2012年将有80%的企业采用云计算的方式构建信息系统。尽管数字看起来很乐观,但其实云计算离大规模应用还相当遥远。其在发展中面临众多问题,如安全问题、行业统一标准、商业模式等。
云计算是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变革之后的第三次IT浪潮,是商业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它已经渐行渐近、触手可及,成为全球IT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尚未得到证明,各家云计算提供商的商业模式尚未成熟,这也是云应用普及道路上的一大挑战。
早在2009年,Gartner的分析师Hugh Macleod就提出了对云计算商业模式的质疑,同时,他也表示云计算会导致超级垄断。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企业在提供云计算服务时,传统业务模式仍将长期存在,原有的商业模式短期内不会被云计算服务所代替,且拥有原有客户基础的传统企业,更有利于开展云计算服务。
事实上,从先行的各大公司IBM、谷歌、微软、Amazon推出的云计算模式看,各家对于“云”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本质上都与其自身产品相关,是现有业务模式的延伸。
以IBM无锡云计算中心为例,该中心由IBM与无锡市政府部门合作建设,依靠政府号召力吸收无锡软件园内的企业成为客户。政府合作是IBM的强项。可以想见,IBM今后将在我国复制出若干个这样的云计算中心。
谷歌走的是终端用户路线。谷歌建立了强大的基础平台、软件系统和信息资源,以信息搜索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从广告获得收益。此外,谷歌还开放了office软件功能的在线文档工具,为用户提供在线内容创建和发布服务。
微软的云计算思路是“云+端”。微软跟谷歌不同,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软件等是它的重要收入来源,不可能立即放弃。因此,微软既强调用户端的软件,声称用户端的功能不能太简陋,同时让云端与用户端无缝连接。
而Amazon则是以用多少付多少的定价方式提供虚拟机、存储以及计算等。开发人员(而不是最终用户)是这种云计算的目标人群。如果开发人员接受了这一平台,则有可能产生像微软那样的开发人员生态优势。越多开发人员掌握了其开发的AWS应用开发技能就有越多的人才。
每一种商业模式都有其鼓舞企业努力为之的诱因,目前已经崭露头角的商业模式都是各公司从特定起点出发进行的商业模式创新。不过,这些IT巨头们在国外被证明成功的模式,到了国内,还需要适应国内的政策法规、电信环境、付费习惯、语言文化等方面的挑战。在上一轮互联网浪潮中,众多国外互联网公司兵败其中,这次技术浪潮中,类似的问题可能还会重现。
在第一波IT浪潮中,主要赢家是IBM、惠普、戴尔等公司,而到了互联网时代,却是百度、新浪、搜狐、网易、腾讯、阿里巴巴等中国公司的天下。答案不难寻找:产品、解决方案几乎是标准化的,而互联网服务则有语言、文化和政策等多方面的门槛。云计算同样是将所有东西以服务的形式供大家使用,那么,语言、文化和政策的门槛就同样会起作用。因为国内还存在消费习惯、设备升级成本的拖累、市场推广难度大等问题,目前我国的“云计算”产业模式多属于片段化阶段,商业模式也较单一,离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尚有不小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