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应用 游戏 资讯 攻略
多特字典

  • [ ér ]
  • [ n ]
  • 部首:而
  • 笔画:9
  • 结构:左右结构
  • 五笔:
  • 统一码:U+800F
  • 五行:金
  • 笔顺:1,3,2,5,2,2,3,3,3,
“耏” 基本解释
耏 [ ér ]
“耏”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ér

〈名〉

胡须 [beard]

当耏者完为城旦舂。——《刑法志》

耏罪亡命。——《后汉书·光武纪》。注:“轻刑之名。一岁刑为罚作,二岁刑以上为耏。

“耏”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而】 耏·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3

【廣韻】奴代切【集韻】乃代切,????音奈。【說文】罪不至髠也。【註】徐鍇曰:但鬀其頰毛而已。【前漢·功臣侯表】耏爲鬼薪,亦作耐。詳耐字註。

又【廣韻】????也。

又【廣韻】如之切【集韻】人之切【正韻】如支切,????音而。【玉篇】頰鬚也。【釋名】耳耏也。耳有一體,屬著兩邊,耏耏然也。【後漢·章帝紀】冒耏之類。【註】言鬚鬢多,蒙冒其面。

又姓。【左傳·文十年】耏班御皇父充石。

又【玉篇】髵,亦作耏。獸多毛。

 

“耏” 汉语词典解释
ㄦˊér
  1. 頰上的鬚毛。《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沙漠之北,蔥嶺之西,冒耏之類,跋涉懸度。」《新唐書·卷二二一·西域傳下·波斯傳》:「祠夕,以麝揉蘇,澤耏顏鼻耳。」

  2. 姓。如漢代有耏跖。

大家都在搜索
汉字 词语 成语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回到首页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