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下午,CCC产品认证平台显示,CDMA版iPhone 4S已经通过中国的3C认证。此前,CDMA版iPhone 4S已通过国家无线电设备型号核准及工信部入网许可,此次通过3C认证意味着,iPhone 4S电信版本的发售手续已全部齐全。有消息称,电信版iPhone 4S将于2月底、3月初在中国内地上市销售。
为此,外界认为,中国联通在中国独家销售iPhone的局面,有望在2012年第一季度被打破。
相比中国运营商即将展开的销售大战,更多的悬疑引起通信业界的关注:竞争态势相似的中国智能机市场会成为美国现状的翻版吗?运营商如何摆脱对单一终端的过度依赖,从而扭转“被管道化”的现状?苹果紧握合作伙伴“咽喉”的情况是否在中国重演?
中国市场成美国翻版?
在苹果正式向中国市场销售iPhone 4S之前,围绕在这款终端身上的光环正逐渐退却:多个版本的网络调查显示,近60%的智能机用户对iPhone 4S兴趣淡然。李开复在其微博中指出,性价比、Siri功能受限与外观无重大革新,将是该产品在中国市场面临的三大挑战。不过,随着京沪两地“黄牛”哄抢 iPhone 4S的首发,一切争议不攻自破。
对这样的销售开局,除了苹果与联通外,同样满意的还有中国电信。iPhone 4S从研发之初,就被设计为两个版本,它们能够分别运行在WCDMA与CDMA两种制式的3G网络下。在以北美为代表的海外市场,iPhone造就了 AT&T的起死回生,以及与Verizon两强对峙格局的形成。
多年来,为了引进iPhone,中国三大运营商的高管奔走在中美之间。2011年6月,作为“储君”的Tim Cook以苹果COO的身份造访中国,并与王建宙进行会谈。多方流出的消息显示,双方的讨论极有可能围绕“LTE版iPhone”展开。
事实证明,个别中国电信运营商很有可能重蹈覆辙:2011年,中国电信共新增CDMA用户3287万,总数达到1.23亿户。不过光鲜数字背后的现实是,电信移动业务的发展与创新明显滞后于竞争者,3G终端战略布局乏力。通信业公开的秘密是,与其他运营商相比,电信还存在“僵尸用户”的问题。
以上海市场为切入点,就不难理解“僵尸用户”这种怪诞现象:为了“增加”移动用户数量,上海电信将固话、宽带、移动三项业务变相捆绑销售,资费全部打入“我的E家”套餐。在实际宣传中,手机被描述为是“免费赠予”消费者。不过这种“赠予”的手机,配置落后,体验欠佳,用户往往将其闲置在家中。依靠这种方式,上海电信在2010年曾公开表示,“已经成功发展了80万3G用户”。
和许多CDMA运营商一样,在iPhone出现以前,中国电信难以寻找到一款具有市场突破意义的终端产品。多年来,尽管无线用户激增,但用户质量以及ARPU值,却难以和中国联通一较高下。以此为背景,电信版iPhone 4S的发售,无异于是一个喜忧参半的结果:一方面,中国CDMA业务在终端层面的短板有望打破;另一方面,对中国电信是否会沦为“苹果销售公司”的担忧正隐约浮现。
布局电信业转型
iPhone 4S登陆中国之后,和苹果中国同样“如临大敌”的还有其老牌合作伙伴——中国联通。新终端的发售,意味着该运营商又将迎来一波用户增长的峰值。不过和早前两次推出的苹果套餐不同,本次iPhone 4S销售之初,联通并没有展开“一如既往”的宣传攻势。而据知情人士的透露,这次联通针对iPhone 4S的补贴,也较初售iPhone 4时要少些。早前,因为巨额终端补贴拖累,联通在用户激增的情况下,利润出现了下滑。2010年中旬,为了扭转这一局面,联通决定减少对iPhone用户的终端补贴——这意味着合约用户将在终端购买上变相支付更多钱。
2010年,联通与苹果合作进入“蜜月期”。在这一年,联通3G用户数量达到了1406万户。和AT&T以及Verizon的显著差异是,仅10%的联通3G用户选择加入iPhone合约计划,大幅少于美国同业。
2010年至2011年,中国WCDMA手机消费潮流的多样化趋势不可阻挡。而联通于2011年实行的新战略,无异于为这种趋势推波助澜:2011年7月中旬,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在“WCDMA终端产业高峰论坛”上透露,千元定制机将成为联通下一步战略重点。他表示,未来两年,联通 WCDMA定制机将有望突破108款。
在全球范围趾高气扬的苹果公司,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尽管在美国,它紧握AT&T的“咽喉”,并“高度影响”通信市场格局。但在中国,其在运营商中所扮演的角色仅仅是1/108。
从现状看,中国运营商和苹果的关系,类似于“围城”——没有与其合作的运营商急于达成iPhone销售协议,已经与苹果合作的联通,却毫不犹豫地落实多元化战略,降低对苹果终端的依赖。
近几年,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精心布局3G增值业务市场,并为之投入巨大成本。不过AT&T的现状让中国同业清醒地认识到,坐视苹果的强大,将使自身盘算已久的转型计划泡汤——在APPS STORE独大的局面下,运营商重金打造的增值业务基地,并没有多少成长空间。即便这些基地甘心沦为苹果的“打工者”,巨头们在与苹果公司的利润分成方面,也没有什么特权。
2007年,苹果推出第一代iPhone产品。之后不久,酝酿已久的中国电信业重组改革方案落地。与“全业务运营商”这一概念同时浮出水面的,还有投资巨大、规模空前的运营商增值业务创新基地。这无异于明确地告诉苹果——中国运营商不愿沦为“手机贩子”。
通信行业无法否认苹果对于3G产业的贡献。因为在此之前,全球3G手机的用户基本上找不到一种消耗数据流量的理想方式。但这种情况毕竟已成历史,电信运营商与苹果之前的紧密关系,已被一个又一个强劲的对手撬动。2012年,当苹果企图在中国复制它在美国电信业的成功时,其所扮演的已不再是“渔翁” 的角色,而是区区1/108。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近期热点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