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共享经济的三大隐忧?

2018-07-06 10:20 来源:36ke

  David在旧金山的一个小剧院工作,每周只需要工作三天,其余时间他会开Uber来赚钱。车上通常都会放着厚厚的一本书,那是他参演的戏剧的剧本,虽然他不是主角。

共享经济的三大隐忧?

  这是一个典型的Uber故事,你仿佛看到了共享经济正在帮助无数有梦想的人实现自己的理想。

  但共享经济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吗?看完这篇文章,你将会看到硬币的另一面。

  共享经济的核心是使用权让渡

  俗话说,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而一个成功的创业型企业背后都有一个宏大的故事,Uber的故事叫共享经济。

  所谓共享经济,核心是放弃昂贵的所有权,享受性价比更高的使用权。当使用共享单车的时候,在骑行的时间段内享受了单车的使用权;当使用共享汽车出行的时候,没有购买汽车的所有权,但享受了汽车的使用权。

  共享经济的优势是按需经济,需求可以得到即时满足。传统经济是供给经济,虽然每个企业都会以产品和用户为中心,但企业很难做到为每个消费者定制产品。这种模式下,渠道和营销就很关键。但共享经济是需求经济,当想要使用出行服务时,出行需求可以实现立即满足。共享经济可以把每个使用者联结起来,建立短时间的社交关系。

  共享经济有三方面因素在推动

  共享经济的崛起,依赖多个因素的共同发酵。

  首先是4G的普及和应用技术的提升。目前我国4G手机用户量已经达到10.6亿,移动定位和大数据算法等也为共享经济提供了技术支撑(参见图1)。

  其次是生活成本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一二线城市买车成本太高,比如上海一个私家车牌照的拍卖价已经上涨至八九万元(参见图2)。另外,城市公交系统一般在深夜23:00以后就停止提供服务,而一线城市打车难也是近年来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于是共享出行变得流行,工作日搭载顺风车去上班,周末叫快车去看电影或者聚餐。不仅成本低,而且更方便。

硬币的另一面:共享经济的三大隐忧

  最后是宏观经济周期下行。2011年初我国GDP增速还有10.2%,但2018年初GDP增速已经下滑到6.8%;另外,供给侧改革和过剩产能的淘汰,也意味着工作机会的消失。但过去七年,我国并未出现大面积的失业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共享经济的崛起为很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比如滴滴车主数目已经达到5000万,通过共享经济实现再就业也是促成共享经济流行的重要原因(参见图3)。


  需警惕共享经济的三大隐忧

  上面说了共享经济的优势以及共享经济崛起的背景,那么共享经济是颠覆传统经济的无害创新吗?如果你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共享经济至少有下述三方面隐忧,需引起警惕:

  首先,共享经济是有成本的,一旦市场达到寡头状态,成本会上升的更快。

  就国内来说,在初期共享出行市场群雄混战的时候,大家可以享受由VC和PE不断烧钱支撑的低廉价格。后来一旦滴滴成为市场霸主,成本抬升立竿见影,不仅对车主的补贴额度大幅下降,打快车的价格也不见得比打出租车便宜多少。在大家都有打车需求的波峰时段,需要加价1.5倍才能叫到车,出租车时代的打车难变成了共享经济时代的叫车难和叫车贵。

  国外方面,根据纽约审计长办公室发布的报告,共享民宿Airbnb 的火爆导致纽约市民为房租多付了 6.16 亿美元。背后的原因就是通过Airbnb,游客可以很方便地短租到纽约的民宿,这使得纽约的商业租赁房源都转去做短租,最终结果就是布鲁克林等地区的房租上涨了18.6%。

  能够真正摸着良心说,我不以盈利为目的提供共享服务的只能是政府。实际上,我国很多城市都提供公共自行车服务,只是你需要到线下网点办理租车卡,不像共享单车只需要在app上操作就可以把自行车骑走(参见图4)。

  其次,共享经济企业都以服务平台自居,不提供对服务的准入和管理,监管成本下降容易滋生各种乱象。

  共享经济都标榜自己是去中心化的,意味着共享企业只是提供买方和卖方的撮合服务或者信息中介,并不承担服务的准入管理。比如,共享出行企业并不认为自己是出租车公司,app上的车主也不是企业的员工,所以企业没有义务去做车主的严格审查。

  目前国内的共享出行公司最为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对车主的审查不严。出于活跃市场的目的,共享出行企业有动力故意放低姿态,以便让更多的车主加入进来。比如,很多地方都出现过车主注册顺风车车主,却发现自己的身份证信息已经被注册的案例,由此可见共享出行企业对车主的审核到底有多简单。直到空姐遇害事件发生,车主审查才真的变严。

  国外共享民宿方面,当酒店提供住宿服务时,他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消防安全检查;但当普通居民通过Airbnb提供住宿服务时,他没有任何消防成本和税务成本,也不需要进行登记和安全检查。

  所以,共享经济看上去便宜,只是玩了“羊毛出在猪身上”的传统把戏。便宜的原因是共享企业把很多成本直接甩出去了,比如共享单车的车辆管理成本、共享出行的车主审查成本、共享住宿的房屋消防和安全成本等。


  最后,共享经济企业为做大市值,都有泛社交化的天然倾向,这一倾向会偏离共享经济的内核。

  共享经济标榜自己的一大理由,就是在互联网时代重新建立社交和信任。把自己的客厅或者汽车共享给一个陌生人,看起来似乎是不容易的,但共享经济就能做到这一点。共享经济在线下提供了一个新的社交场景,这种场景一般只有在朋友或者同事之间才能发生。

  但社交的宣传会产生逆向选择行为,共享经济的内核从廉价共享变成寻求社交。比如,某共享出行公司大数据显示,免单的男车主中,对女乘客的免单占比高达67%(参见图5)。显然,一旦共享出行公司对车主的补贴力度下降,真正通过共享出行来赚钱的老实车主会退出,而寻求社交行为的车主会继续留下来。那时,共享出行就偏离了共享经济的内核,在一定程度上衍变成一种纯粹的交往工具。

  另外,共享经济建立信任的基础是评分,但打分机制具有很大的漏洞。说起打分,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卖家自己花钱买高分、卖家诱导买家打高分(比如好评赠送饮料)都是比较熟悉的套路。共享出行的打分也是如此,高评分并不意味着车主更加可靠;车主却可以通过其他车主的评价去选择具有社交前景的乘客,而乘客对车主给自己的评价一无所知,更没有删除评价的权利。

  目前,共享出行公司已经删掉了评论功能,但没有评论,如何在互联网工具上建立信任呢?

  总之,不管你信不信,笔者是不会让女朋友单独去坐顺风车的。当然,首先笔者得有一个女朋友……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